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建设"新医"的努力--《医学周刊集》与丙寅医学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丙寅医学社主办的《医学周刊》及其合集《医学周刊集》,是当时华北地区很重要的一份医学刊物。丙寅医学社成员以该刊为宣传阵地,主张创立适应近代中国社会机制以及民众需要的新医学,努力建构中国近代新医学的科学化、学术化、民众化、社会化、国家化形象,用近代医药卫生知识对民众进行洗礼,重构民众日常医药卫生习俗。  相似文献   

2.
三月三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日本引入其名称乃至部分习俗,后来与中国习俗融为一体,延续至今。中国三月三节俗的基础内容和含义起源于祭祀高Mei,与生育、乞子,迎接生命的复苏与诞生密切相关。日本三月三节俗在驱灾避邪、保护生命这一点上,与中国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大相径庭。中国节俗主要表现为对生命的呼唤和迎接,而日本节俗则主要表现为对灾祸的放逐和驱除,以保护生命。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来,徽州民间普遍存在着朝山习俗,各地民众根据距离的远近、个人经济能力之高低,选择不同的地点朝山进香。其中,最为重要的进香旅程是前往九华山和齐云山,俗称"朝九华"和"上齐云",以及随后出现的融为一体之"华云进香"活动。本文利用田野调查收集到的一批民间文献,结合口碑资料,研究此种朝山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从民众的信仰生活、僧俗关系以及村落会组织的运作来看,"华云进香"习俗为我们探讨地方社会与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具体而微的徽州民间文献,可以从史料的角度"较近距离"地窥见民众日常生活的诸多侧面,考察一地社会经济、文化、民间信仰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展示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育儿习俗中的"种树"习俗就是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布依族"种树"习俗隐含了布依人对生命意蕴的深刻、透彻的理解,在布依人的思想意识里生命是应被人类所敬畏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才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生命的成长包括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且情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透过布依人对生之意蕴的阐释,人们不得不对现代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王云清 《科技信息》2013,(20):153-153
抗战时期,随着日寇的大举入侵,国民政府迁移到西南重镇重庆,大量移民和工商文教团体迁入西南,西南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服装和居住等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卫生习惯、婚姻习俗等的变化。这些变革,最终影响了西南民众平和、宽容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在西南地区近代市民社会变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革新。以城市普通民众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城市普通民众的政治观念、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辛亥革命影响下城市普通民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城市普通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都把春节当成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来过。宝岛台湾的过年习俗与大陆相差无几,但更为隆重、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来说,台湾的过年习俗分为“尾牙”、守岁、新年和灯节四个时间段,前后持续一个多月。“尾牙”刚进入农历腊月,台湾过年的气氛就浓了起来。腊月十六日这天是“尾牙”。所谓“牙”,是祭拜土地神的仪式。台湾人非常敬重土地神。在他们看来,土地出产五谷,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只有祈求土地神尽心护民,才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商人的生意才会财源茂盛、日进斗金。因此台湾民众最喜欢…  相似文献   

8.
哭嫁在我国是一种流行范围较广的婚俗,许多民族都有此俗。藏族哭嫁习俗与众多民族的哭嫁习俗有些不同,本质的区别就是不唱哭嫁歌,藏族女孩被迎亲时要哭,即在穿嫁妆打扮时开始哭,其形式只能是默默地流泪或者发出“嗯嗯嗯”的哭声。她们通过这种方式将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兄嫂、姊妹难以割舍的别离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未卜的复杂心情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试论抗战时期西南城市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大量移民和工商文教团体迁入西南,西南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变革。主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卫生习惯、婚姻习俗等的变化。这些变革,最终影响了西南市民平和、宽容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在西南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长篇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为我们描绘了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人们之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乡情和丰富的传统民间习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中华民族的宽恕与厚重.更重要的是,她为我们细腻地阐释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宿命观影响下的女性生活和命运.  相似文献   

11.
祖墓风水对客家民间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客家人入桂时,有背负父祖骸骨随迁的丰富记载。广西客家祖墓有骸骨葬、衣冠葬、银牌墓及招魂葬等多种类型。祖墓不以有无祖先骸骨为条件。客家祖墓风水信仰,具有精神归宿、文化认同、精神激励、道德教化等极其重要的宗教功能,是祖先崇拜的支柱之一。客家二次葬或多次葬习俗的形成,是客家民众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家祖墓信仰宗教圣境之建构,与灵魂观念、祖先观念、土葬与墓祭习俗、风水观念,以及民众的宗教需求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风水与赣南客家人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在赣南客家传统社会的丧葬习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赣南作为风水两大流派之一的江西形势派的发祥地,风水在此地区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同时赣南客家地区的丧葬习俗保留比较完整,也颇有特色。本文以地方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从介绍赣南风水的概况入手,进而分析风水观念下的赣南客家丧葬习俗,并就民众在丧葬习俗中笃信风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赣南客家风水与丧葬习俗之间关系有个较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台湾客家流传的"年初三送穷鬼"故事,是古风"送穷"习俗口头叙事的表现。藉此传说故事,探讨其习俗由来,而传说流传与习俗分布的区域相当,显见两者有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彼此强化的现象。"送穷鬼"故事藉由送穷鬼行为,表达民众祈求财富的愿望,以故事阐释民俗,其情节也吻合民俗的意涵。"灶君"故事则常与此类型故事复合,然不是灶君故事必要的情节,可见民俗之间存在交叉混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习俗的差异问题,而习俗中的禁忌则是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运用民俗学的理论拟从禁忌习俗的产生、中西禁忌习俗的个性特征和中西主要社交禁忌习俗三个方面剖析中西方社交禁忌习俗,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汉族民间信仰中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占卜风水、禁忌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功利性的特点。造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民众心理的失衡,汉族地区宗教的宽容性等。  相似文献   

16.
从藏区的传统宗教形态、藏区的农牧文化以及藏区的民间习俗入手,分析了这一高原地区僧俗民众的建筑色彩应用及服饰色彩特征,探讨了藏区色彩形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7.
“我从哪里来”这简单又神秘的问题困惑着诸多孩子,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把“性”这个问题’当做洪水猛兽,教材里没有答案,老师予以回避,在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呵斥或误导。我在设计本次活动时,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晤、去认知: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让学生体会到应该珍爱生命,学会感激。  相似文献   

18.
巫山曾有三大盐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巫咸、巫国、神女部等赖此而生,并为盐而战;而当巫山地区不能承受养育更多的民众时,巴族则逐渐向外迁徙;巴族以盐立国,以盐兴国,得盐而兴,失盐而衰,巫盐长盛,巴族长兴。  相似文献   

19.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民间宗教研究的重要方法。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们差异又多元的世俗心理需求。融入到民众生活内部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深刻存在,是转经习俗得到稳固传承的隐形动力,甚或成为藏传佛教长期扎根于青藏高原的民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南北盘江是珠江上游的主要河流,不仅养育了南北盘江流域的生命,同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河流文化,将如此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对发展地方经济、弘扬地方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