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猪冠状动脉血平滑肌细胞(PCASMC)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生长特征.方法:酶联合消化法原代分离猪冠状动脉来源的CASMC,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台盼蓝法、绘制生长曲线法测定冠状动脉PCASMC传代细胞的成活率和生长特征.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3d后呈梭形生长,7~8d后生长迅速可传代;第2代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3~5d即可见典型"峰-谷"状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成活率为97.5%;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分离和培养PCASMC的方法,细胞均稳定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研究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理和病理的实验研究模型,试建立一种新的简易机械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先采用机械分离方法分离子宫平滑肌,再用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混合消化法消化,可获得90%以上具有正常代谢活性的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存活的细胞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原代培养3d后细胞贴壁生长,约2周后细胞汇合成片,所培养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呈梭形和典型"峰-谷"样生长,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采用本法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生长良好,纯度高,可用于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评价其生物可行性.分离和培养SPC,采用CMDiI进行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效果和传代后的细胞标记率.同时,进行细胞爬片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记后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情况.进行台盼蓝排斥实验、细胞粘附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标记后的SPC存活率以及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培养4d左右可见SPC开始生长,一周后出现SPC克隆.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M-DiI标记率为96%左右,连续传代2周后标记率仍在40%以上.标记后的细胞可表达α-SMA、Calponin和PCNA.同时发现,标记后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降低,细胞粘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无明显改变.本研究证明采用CM-DiI标记SPC操作简便,效果好,不改变细胞表型,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和粘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作为SPC的荧光示踪剂.  相似文献   

4.
同时分离和培养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和内皮祖细胞(EPC),为组织工程膀胱的构建和血管化提供种子细胞.分离新西兰兔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SPC和EPC的分离和培养;同时,培养兔膀胱平滑肌细胞(BSMC)作为对照.细胞爬片,观察细胞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UEA-1的能力;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KDR、eNOS和vWF的表达情况;进行细胞增殖实验,观察PDGF-BB,VEGF对SPC和EPC的增殖作用.结果发现,培养1周后出现SPC克隆和EPC克隆,SPC呈梭形,长短不一;EPC形态均一,呈典型的鹅卵石形;培养的BSMC形态均一,为长梭形,呈峰谷样形态.利用克隆环分离SPC和EPC克隆,继续培养可得到高纯度的SPC和EPC.SPC不摄取Dil-AcLDL,不结合FITC-UEA-1;SPC表达SMA、Desmin和KDR,不表达eNOS和vWF.EPC同时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UEA-1;EPC表达eNOS、vWF和KDR,不表达SMA和Desmin.BSMC仅表达SMA和Desmin.PDGF-BB仅能促进SPC增殖...  相似文献   

5.
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树鼩小肠分离小肠上皮细胞,探索分离培养方法和条件,为药物开发和病原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并且为建立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及DTT联合消化树鼩小肠组织块,得到的细胞经完全培养液培养,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角蛋白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细胞。结果经优化分离法得到的肠上皮隐窝细胞团在24 h后贴壁,6 d汇合成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团延辐射状向外长出铺路石样和多角状的细胞;第二代后,每隔2~3 d可传代1次;细胞接种3~6 d为对数生长期;细胞角蛋白18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小肠上皮细胞。结论本实验成功地从树鼩小肠分离到了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建立了树鼩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兔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扩增,测定其生长曲线,用相差显微镜、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生物学性状及功能特点.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有效分离并且纯化兔的骨髓基质细胞.传代细胞均一性较好,呈纺锤形,细胞增殖快,加入地塞米松(Dxm 10-5 mmol/L),β-甘油磷酸钠(β-GP 2 mmol/L)、L-抗坏血酸(AA 50 mg/L)可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von kossa法检测骨钙素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稳定,增殖力强,可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7.
为在体外观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种植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上的生长情况.采用TritonX-100联合胰蛋白酶、核酸酶去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从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后.将从外周血培养的EPC种植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上,用HE、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种植效果.结果显示猪主动脉瓣内的细胞去除彻底,但纤维支架保存良好.人外周血培养出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ac-LDL和UEA-1阳性,提示为内皮祖细胞,种植后行HE染色可见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表面单层内皮细胞生长,并且表达von Willebrand因子和CD31.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幼年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原代培养 法。结果 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贴壁5~8d后可见细胞自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长梭形,核位于中央,呈辐射状 向四周生长。两周后细胞长满瓶壁。经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α-smooth muscle actin monoclonal antibody, α-SMA)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获得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结论 豚鼠气管平滑肌组织块培养法可快速获得数量充足 的气管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长特征,建立了快速、稳定的优质饲养层细胞培养体系.从不同日龄的胎鼠均分离到胚胎成纤维细胞,但最佳分离时间为13.5~14.5d;三种分离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中胰酶消化法效果最好,能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大量原代及传代细胞;MEF细胞形态以小梭形为主,呈漩涡状、火焰状生长;增殖速度较快,每1~2d可传一代,按1∶3比例常规传代;5代以内适宜制作饲养层用,5代以后细胞开始变形呈现典型的衰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探讨体外大鼠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的实验方法,观察不同代次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手术分离大鼠双膝内外侧半月板,采用胰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结果表明,原代半月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轮廓清晰,8~10d可铺满瓶底;传代后的1~3代细胞,其贴壁及增殖能力加强,生长状态良好;传至4~5代尤其是第5代之后,细胞表型不稳定,密度稀疏,形态以长梭形为主且不规则,清晰度下降,传代周期延长;细胞鉴定结果呈阳性.双酶消化和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半月板细胞,第4代之前的半月板细胞可以为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绵羊睾丸细胞,分别对原代细胞24、48、72、96h的细胞形态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对1、3、5、12月龄的绵羊的睾丸细胞活力进行生长速度和传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前期细胞多呈三角形活多角形,后期细长呈梭形,并且睾丸的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传代次数越多,细胞活力越强。  相似文献   

13.
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在体外生长增殖的生物特性。冲洗手术弃骨骨髓,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呈现梭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CD44,CD54抗原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是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复苏细胞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长曲线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培养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初步了解该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研究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细胞成活率达80%,培养细胞呈梭形,从第3天呈对数生长,第4-5天进入平台期.结论:改良组织块法能简便快速地获得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乳腺上皮细胞系是研究动物泌乳调控机制的理想细胞模型。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了戴瑞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基因表达检测和细胞染色体数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乳腺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形”或“多角形”,细胞生长周期符合一般生物学规律且细胞染色体数为2n=54;细胞稳定表达CK7、CK8和β-casein基因,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也显示细胞表达CK7。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戴瑞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系,为奶绵羊泌乳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心肌细胞体外生长特性,作为高原环境研究心肌细胞功能的实验基础。方法:将心肌细胞系复苏后使用体积分数为0.15的高糖DMEM培养基接种于33mm培养皿中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成活率,并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心肌细胞最初接种时呈圆形,24小时后细胞贴壁生长;4天后细胞有伪足伸出,细胞呈梭形、多角形等形态,大小均匀,生长迅速,7天后细胞逐渐形成细胞簇,11天后细胞簇相互连接成片生长,达90%融合时进行传代;计数1000个细胞,蓝染细胞48个,成活率为95.20%;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三个阶段。结论:高原环境能够进行体外心肌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长春花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探讨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长春花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周期均为27 d,细胞增殖率曲线呈"S"形;其生长势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呈现一定相关性.光照对长春花细胞的悬浮培养是有利的,最佳收获期为18 d到21 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从猪的原始生殖细胞分离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胎儿取自怀孕26~28d的实验用五指山母猪。分离胎儿生殖嵴获得PGCs,接种于STO饲养层上,以DMEM+2mmol/L谷氨酰胺+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0.1mmol/Lβ-巯基乙醇+100I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5%FCS作为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结果培养的细胞传至4~5代,形态多样,经AKP染色、SSEA-1免疫荧光染色、Oct-4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鉴定为阳性,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myocardin是促进平滑肌细胞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微小RNA(microRNAs,miRNA)在近年来已经证实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平滑肌的表型转化.然而在平滑肌分化过程中myocardin与哪些microRNA具有相关性仍有待于阐明.通过将外源性myocardin转入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al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HA-VSMCs)中,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分化标志基因肌动蛋白α2(actin alpha2,ACTA2)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过表达或敲低myocardin对miR-93-5p水平的影响;构建miR-93-5p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yocardin对mi R-93-5p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上述结果证实myocardin可能通过激活miR-93-5p的转录,上调其表达,进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原代细胞培养,从引产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干细胞,然后进行生物学鉴定,旨在体外建立培养胎儿骨髓干细胞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四个月的引产胎儿骨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贴壁筛选法,在含有15%胎牛血清的L-DMEM/IMDM(1:1)混和培养液中培养,7 d后细胞可长满瓶底.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传代后,在8代以内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将其命名为BMMS-03.在第3代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于细胞标志物的生物学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免疫荧光染色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97.2%的细胞呈CD105阳性反应,66.0%的细胞呈CD106阳性反应, 9.2%的细胞呈CD34阳性反应.阴性对照组阳性反应为0.5%.生物学鉴定的初步结果提示,从胎儿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成功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细胞形态学特征、CD105 、CD106 和CD34-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培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所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纯度较高,增殖较快,适用于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