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一类反应扩散过程的Hydrodynamic极限。利用对偶公式,证明了它的Hydrodynamic极限下列反应扩散方程之解。 相似文献
2.
单生反应扩散过程的最优耦合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建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1):10-17
论述了单生反应摭用过程最优耦合的存在性,并应用最优耦合对一类单生反应扩散过程的国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遍历准则。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液体硫酸氢根吡啶([Hpy][HSO4])作为催化剂,对乙酸和正丁醇在反应精馏塔中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在缺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使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方法预测了离子液体与其他物质的汽液相平衡,得到了离子液体与反应体系的二元交互参数。基于共沸精馏概念设计了带有分相器的反应精馏塔,实现了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分析了反应精馏塔总塔板数、进料模式、进料塔板位置、再沸器热值和塔板持液量对于产品质量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精馏塔塔板总数为28,反应物从第4块塔板同时进料,离子液体从第2块塔板进料,且塔板持液量为0.05m3时,乙酸正丁酯纯度和乙酸转化率均可达99.9%。 相似文献
4.
徐士河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6)
利用迭代方法与比较原理讨论一个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项和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得到了一些充分判据。 相似文献
5.
黄力平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
本文证明了在矩收敛的意义下,多物种线性反应扩散过程的极限是相应的反应扩散方程的解,而且当初始分布接近于各位置的Poisson测度的独立乘积时,过程的分布在任意时刻t亦接近于各位置的Poisson测度的独立乘积。 相似文献
6.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双分子反应扩散系统中的化学波。建立该系统的理论模型,给出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存在化学波的必要条件化学波波速的最小值,并用数值方法模拟不同参数情况下反应物和催化剂的浓度分布波形。 相似文献
7.
徐士河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44(6):75-78
利用迭代方法与比较原理讨论一个具有Beddington DeAngelis 功能反应项和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的捕食-食饵反应扩散模型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得到了一些充分判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二维Selkov反应扩散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演化,模拟出Selkov反应的均匀定态、极限环、图灵斑图、环状波等空间结构,表明在模拟求解流速为零情况下的反应扩散方程时,这种方法是现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LiCl水溶液垂直降膜吸收过程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以空气除湿为目的的LiCl水溶液的吸收实验和模拟工作。建立了垂直结构的吸收器实验系统;研究了LiCl水溶液与空气的液气体积流量比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垂直降膜结构吸收器性能的影响;发现垂直降膜结构的吸收器优于鲍尔环填料结构的吸收器。实验与一维稳定分子扩散原理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操作条件下,该装置可以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6%~35%。 相似文献
10.
张刚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6):4
利用耦合的技巧,建立了Ising模型与基本接触过程的联系,并由此来估计二维和三维基本接触过程的临界值,它们分别是:1/3≤λ(2)c≤3.10,1/5≤λ(3)c≤0.52.特别对三维基本接触过程的上界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的影响则不明显;并且散堆装填的液固接触效率明显好于规整装填,两者效率之比为1.72倍,并采用液固接触效率关联了传质Sherwood数,得到了如下关联结果:Sh/Sc^1/3=4.65Ф^1.1ReL^0.245。 相似文献
12.
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精馏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霞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27-330
以实际工业生产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精馏过程模拟与优化问题?建立了过程非平衡级模型,引入了分离效率函数,求解、模拟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良好、成功地解决了复杂反应精馏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计算了操作条件,同时用VB语言开发了完整实用的仿真软件?软件可用于碳酸二甲酯反应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操作过程分析和参数调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反应精馏耦合吸收工艺生产硅烷,用于提高反应精馏塔塔顶温度.在Aspen Plus中建立流程进行模拟,使用平衡级模型,其中反应过程考虑了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和化学平衡的限制.通过调节塔顶采出量和回流比确定操作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该流程的硅烷收率接近100%,塔顶温度为-17℃.考察了吸收剂的量、循环物流进料位置和持液量等影响因素.同时,对反应精馏生产硅烷的单塔流程、双塔流程和吸收流程进行了经济评估,结果显示吸收流程具有塔顶温度高、设备维护成本低、操作成本适中等优势,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反应分离过程模拟 Ⅰ.反应精馏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发生平衡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精馏过程模型,减少了迭代变量,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并易于采用普通精馏的计算方法。针对新模型非线性增强的特点,以松弛法得到初值,以Newton-Raphson法为算法主体,分别对含惰性组分和不含惰性组分的MTBE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5.
反应精馏合成乙基叔丁基醚过程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反应精馏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及应用过程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以反应精馏合成乙基叔丁基醚为例 ,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 ,建立了通用的数学模型 ,并用部分牛顿法进行求解 .经实验结果检验 ,发现实验值与模拟值基本吻合 ,证明了模型是合理可用的 .利用模型对反应精馏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寻优 ,发现存在部分最优的工艺条件值 :最佳总板数为 16 ,乙醇最佳进料摩尔分数为 0 .5 ,最佳进料流量为 0 .2 4×10 - 3mol/s ,同时也发现体系的共沸对反应精馏有负面影响 .这对实现反应精馏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优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6.
复合吸附式制冷的动态模拟及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收缩核模型的方法对复合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针对蒸发温度为5℃,活性炭纤维浸渍SrCl2(SrCl2:活性炭纤维=4.27:1,m:m)的复合吸附的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传热传质的初步分析.模拟结果与由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减压塔的结构特点,采用减压蒸馏装置的模块化模拟分析策略,把减压塔作为闪蒸过程与多个复杂吸收过程的串联流程,然后按照序贯模块法求解。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与优化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过程的模拟优化分析系统,可用于在线模拟分析、数据校正与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8.
Texaco气化炉激冷室热质传递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Texaco气化炉激冷室 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吻全良好。通过模拟揭示了现行激冷环损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激冷环长周期运行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激冷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刮膜分子蒸馏传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对刮膜式蒸馏器蒸发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分子蒸馏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液膜温度和浓度在轴向、圆周方向和径向上的三维变化规律,反映了进料温度、浓度和流量以及刮膜器速度等参数对分子蒸馏过程的影响,适用于恒壁温以及绝热等不同操作情况.分别用龙格—库塔法和平均隐式差分法对头波常微分方程和液膜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该数值方法求解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直径600mm有机玻璃模拟塔内以空气-水为实验介质,对比研究3种结构型式底盘菌帽塔板在深液层鼓泡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传质效率及塔内液相返混状况。并给出估算总板压降及气含率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