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鸟类羽毛微观结构的差异,并据此鉴别鸟类。【方法】选取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大白鹭(E. alba)的飞羽、胸羽、尾羽及蓑羽4类羽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4类羽毛的羽小钩、腹齿及纤毛等微观结构的数量,利用SPSS 18.0对所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飞羽中除腹齿数外,有钩羽小枝基柄长、羽小钩数、纤毛数以及无钩羽小枝基柄长在白鹭和大白鹭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羽和尾羽有钩羽小枝的基柄长、腹齿数、羽小钩数、纤毛数以及无钩羽小枝的基柄长和腹齿数在白鹭和大白鹭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蓑羽纤毛数和基柄长在白鹭和大白鹭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除飞羽的腹齿外,所选的其他指标均可为白鹭和大白鹭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鸟羽显微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种间特异性,鸟羽显微结构特征,可为鸟类物种的鉴定提供依据。应用扫描电镜对暗腹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与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的飞羽、绒羽和尾羽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飞羽和尾羽主要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构成;绒羽主要由节状羽小枝构成。对飞羽和尾羽的羽小钩数、纤毛数、腹齿数以及绒羽的节直径、节间距和基节长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尾羽的羽小钩数、纤毛数、腹齿数、绒羽的节直径与基节长在二者间差异显著,而绒羽的节间距和飞羽的几个指标在二者间差异均不显著。利用羽毛的显微结构来区分暗腹雪鸡与藏雪鸡时,尾羽的羽小钩数、纤毛数、腹齿数和绒羽的节直径、基节长是对二者进行识别的可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鸮形目7种鸟类腹部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涉案野生动物的鉴定中,羽毛常作为现场物证成为鉴定依据。为探讨鸮形目7种鸟类腹部羽毛作为鉴定依据的可行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腹部羽毛的羽小枝间距、节间距和节直径等显微结构。结果发现:草鸮科与鸱鸮科鸟类可通过羽小枝间距和节间距鉴定区分。而在物种水平上,羽小枝间距、节间距和节直径等虽然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灵敏性的差异,但其种内变异度大,作为鉴定依据还需结合更多的显微结构指标。研究结合涉案动物鉴定的实践应用需求,发现羽毛显微结构具有作为鉴定依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根据羽毛异味的来源和特性,从消除异味和防止日后异味重现二方面,较详细探讨了在现在和可见的未来,羽毛灭菌除臭的手段和灭菌除臭剂的配制技术,寻找到一种相对绿色环保并且灭菌除臭效率比较高的羽毛灭菌除臭剂。  相似文献   

6.
复合酶降解羽毛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物理法与酶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种复合酶的酶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羽毛粉经高温高压处理后,采用不同复合酶浓度和不同酶解时间对羽毛粉样品进行酶解,通过测定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胃蛋白酶消化率来考察其酶解效率,并且对酶解上清液中多肽和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有效降解羽毛产生的多肽、寡肽和游离氨基酸,并且酶解上清液中多肽和氨基酸的分子量均在6 kDa以下.  相似文献   

7.
经典Q-learning强化学习模型中学习率为一固定参数,无法有效反映认知学习的动态过程。提出了一种将学习速率表征为时变参数的Q-Learning强化学习模型,给出了利用近期历史行为数据估计阶段性学习速率的方法。为了评估验证该模型的性能,设计了条件刺激与操作行为奖励无关→相关→无关三个阶段动态试验范式,用以观察和分析鸽子在随机强化、固定强化,以及固定强化关系消退等不同条件下的学习行为变化过程,采用动物触屏行为系统完成了3只鸽子颜色刺激-啄屏抉择认知训练,利用训练过程中不同session的行为数据对动态学习率进行了最小二乘估计。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获得更小的行为预测误差,误差下降收敛的速度更快,同时学习率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有效的反映动物认知行为训练过程中的内在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作者采用家禽羽毛粉代替鱼粉作为配合饵料中蛋白质的主要原料,研制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方法以及以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为对象进行生产性喂养获得成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孔雀羽毛的绚丽色彩启发人们考虑是否能够将羽毛的结构色和动态色中的光子晶体应用于印刷品、纺织品中。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孔雀羽毛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参照二维光子晶体结构模型,深入探讨混合色的形成机理及结构变化因素对颜色合成的影响。同时结合纳米仿生制备技术,提出了人工仿生结构生色思路,初步探讨结构生色在印染、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何时出现信鸽通讯是学界至今未触及的问题。通过对中国野鸽、驯鸽、信鸽、传书鸽及海外舶鸽相关记载的详细考证,可以确认中国信鸽通讯是在公元702年以前由张九龄独自发明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基础上,对支持向量机近年来在羽绒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实践和实验证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羽绒自动识别是羽绒检测领域的一个创新和尝试,最后,指出了支持向量机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对其在羽绒识别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取得合成羽绒洗涤剂的最佳方法,通过单纯形优化试验,分别寻找到由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时最有经济比较优势的二个配比:非离子型CTX-4=32;CTX-5=9;CTX-6=11;CTX-10=28;JC增溶剂=6;水=14。阴离子型:CLAS=21;CAES=12;CTX-10=8;CNENOL=4;JC增溶剂=6;水=49。通过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洗涤剂的洗涤试验对比发现,常温时非离子型洗涤剂在经济性和强度上有明显的优点;温度接近水的冰点时,非离子型洗涤剂优势不再明显。并就不够新鲜的羽毛在洗涤时采用反自然零电位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对合成类似洗涤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羽毛水解生产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对利用鸭毛酸水解生产复合氨基酸的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脱色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6mol/L,固液为1/3,水解时间为12小时,其水解率可达58%。水解液脱色最佳条件为:脱色温度80℃,活性炭用量9%,脱色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15.
以羽绒/羽毛集合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不同含绒率条件下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压缩、保暖和透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度和保暖性随含绒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绒率达到75%后其蓬松度和保暖性变化不明显;集合体的透湿量在含绒率从0%增加到15%时迅速提高,而后随含绒率的提高缓慢提高;集合体的厚度在压强增大的开始阶段快速下降,而后随压强增大其厚度减小幅度减缓.羽绒/羽毛集合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羽绒和羽毛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以白番鸭为父本,SD-白鸭为母本,有人工授精方法繁殖的白半番鸭,生长快、肉质好、白率达88%以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肉用鸭。  相似文献   

17.
在39只家鸽用横切脑干、电刺激、电损毁和记录神经细胞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延髓各部与呼吸调控的关系。实验发现刺激延髓前部(A1.0-P1.0)主要引起程度不同的呼吸抑制作用,刺激延髓中后部(P1.5-P2.5)两侧可引起显著的呼吸加强或抑制反应;在P1.5-P2.5脑段两侧区域进行损毁或在此范围内(而不在此范围之前)进行横切,可使动物呼吸停止而死亡;在P1.6-P2.5两侧网状结构中记录到了呼吸相关性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家鸽延髓呼吸中枢位于中后部(P1.5-P2.5)两侧网状结构中。  相似文献   

18.
水解羽毛粉替代进口鱼粉饲养肉鸡和生长肥育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0只21—63日龄肉鸡和32头20—50kg生长肥育猪生长试验表明,用水解羽毛粉替代肉鸡日粮中50%、75%的秘鲁鱼粉时,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不变;用水解羽毛粉替代生长肥育猪日粮中50%、75%、100%的秘鲁鱼粉时,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亦不变。用水解羽毛粉替代秘鲁鱼粉生产肉鸡和生长肥育猪日粮,每吨可降低费用60元,同时应适当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  相似文献   

19.
通过病理解剖和镜检确诊,成都某肉种鸽场暴发的流行性疾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并确定传染的主要来源是由于乳鸽饲料加工不当引起的,采用硫酸铜饮水,配合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