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海燕 《科技信息》2006,(12):344-345
不同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往往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本文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模式上的主要差异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书面表达上的差异,旨在帮助习惯汉语思维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克服汉语思维的干扰,主动地运用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2.
刘勇 《科技信息》2011,(19):209-209,237
用英语思维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是许多EFL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EFL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应尽可能地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促进母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为自己创设英语环境,接触地道的英语,坚持用英语去学英语,在多听多读的基础上,注意模仿、运用,培养语感,同时要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培养英语的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玮丽 《科技信息》2007,(18):199-199
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差异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着手,探讨英语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不同国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折射。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本文简述了民族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与英语学习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龙为群 《科技信息》2007,(21):205-205,75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外语学习中束缚着中国学生。了解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英汉思维模式不同,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思维在英语写作句式中的负迁移。文章分析了英汉思维差异的表现,并举例说明这种思维差异导致英语学习者写出不地道甚至错误的英语句子,这些句子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句子的主观倾向性、结构松散、重心置后和主题突出,最后作者就如何减少汉语思维的这种负迁移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安银 《科技信息》2007,(24):225-226
随着英语学习的风行,许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特别是"中式英语"现象已经呈现了一种不容忽视的蔓延趋势,本文作者将围绕这一现象简要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即汉英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的差异以及发音、文化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如何杜绝中式英语的有效措施,从而较好地帮助中国学生扫清英语学习的障碍,以致学到更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思维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介词所造成的困难,说明要掌握好英语介词应该在宏观上把握英语静态的语言特征和英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就是汉语的有灵句式特征和英语的无灵句式特征显著差别。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语言现象。本文探究和分析了英汉有无灵句的形成原因,语用特征。这有助于英语言学习者认识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倾向的差异,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思维试验方法对英语思维形成障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汉语本身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因素、思维定势以及英语思维沟通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当区分“英语思维”和“用英语思维”,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当立足于“用英语思维”突出英语思维的工具价值。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个体思维模式的存在,以建立群体英语思维模式和增强英语思维强制性为重点,突破英语思维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由于各自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语言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受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汉语定式下英语的习得存在一定困难。该文首先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母语迁移理论加以介绍,进而阐述了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最终探讨汉语思维定式下英语教学的有效应对策略,希望通过科学利用汉语思维的正迁移作用,排除和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下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再所难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表达出汉语式英语,即在汉语思维的负迁移作用影响下表达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本文就学生英语表达中出现的种种汉式英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产生这些汉式英语的原因,旨在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提高其英语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4.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维是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的前提。本文在分析英汉思维差异造成的写作差异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维,以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哲 《科技信息》2009,(4):72-72
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母语思维对英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要熟悉掌握英语必须用英语思维。文章认为母语思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存在负面影响,也存在正面影响。我们的母语在诸多方面不同于英语,如果一味地用汉语句式来套用英语句子,我们就会错误百出,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英语学习,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汉语思维,进行汉英对比分析,区别不同点,联系相同点,从而达到尽快掌握英语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西思维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燕 《科技信息》2010,(2):170-170
中西方民族在观察事物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汉英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一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翻译的影响,旨在引起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这一课题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思维模式差异入手,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篇章构建的影响,探讨了符合英语思维模式的语篇构建方式。提出了要从培养直线性思维,掌握英语谋篇图式,运用形合手段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增强语篇意识等方面构建英语语篇。  相似文献   

19.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对照语篇分析学 (contrastivewrittendiscoursea nalysis)的范畴内对英汉思维模式及语篇结构的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中西方不同的思维习惯对于语篇模式的显著影响,从而启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应树立英汉思维差异和语篇模式差异的认识,全面把握英语语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之中国人缺乏适宜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学习者常常会按汉语的思维模式、表达习惯、字面理解等陷入学习误区。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归类分析学习汉英语的典型范例,引导英语学习者尽快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即:习惯用语错误理解,社会用语不当,汉语负迁移的干扰,词汇搭配混乱等,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