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学认知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可为促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8-2018年贵州省83个县域单元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城乡一体化3个维度构建了县域单元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方法探析贵州省县域单元城镇化质量水平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8年贵州省各县域单元城镇化质量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城镇化质量中等别的数量不断增加,低等别的数量持续下降,但高等别的占比仍然偏低.(2)贵州省县域城镇化质量内在耦合协调水平偏低且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稳步提升型主要分布在贵阳市区、六盘水市区、遵义市区以及仁怀市,缓慢提升型主要分布在贵阳市区周围以及沪昆高铁沿线,低水平保持型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3)贵州省县域城镇化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城镇化质量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沿线区域;城镇化质量热点区域保持在贵阳、遵义及其周边区域;次热区域毗邻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中地区;而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贵州省应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补齐社会发展短板,持续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和努力缩小区域差异;夯实黔中地区对贵州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县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关天经济区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土地城镇化、社会发展、生态环境5个方面,建立了衡量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earson法对各指标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高质量地区(西安)、较高质量地区(宝鸡)、中等质量地区(铜川、咸阳)、较低质量地区(渭南)和最低质量地区(商洛、天水)。结论 1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存在差异,呈现出两端发展低,中间突出的特点;2西安作为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迅猛,但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最低,其他城市各项指标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不大,但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3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揭示市域城乡协调时空特征,为实现乡村振兴寻求策略.通过构建乡村发展与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6、2011、2016年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2006年以来河南省乡村发展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愈发显著;(2)各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差异鲜明,呈...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新疆昌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及耦合分析法评价2002-2015年昌吉市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阶段及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水平变化差异性明显。其中经济和社会城镇化对昌吉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影响最大,生态环境响应对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2)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整体波动上升的演变趋势,两个系统发展水平差距呈现变小的趋势,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时期内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其变化范围是0.4419-0.8316。(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阶段性特征。2002年属于非协调阶段,其类型为衰退类-轻度失调城镇化滞后型;2003-2011年为转型期阶段,其类型分别为发展类-初级协调城镇化滞后型和中级协调发展类城镇化滞后型;2012-2015年属于协调阶段,其类型为发展类-良好协调城镇化滞后转向生态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SWOT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提供了可行有效的分析视域.本研究就青海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归纳总结了建设的基本经验,着重分析了建设的内部优势、内在劣势、外部机遇及风险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创新发展策略.研究发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应当创新S-O(质效型)、S-T(合作型)、W-O(扭转型)、W-T(内生型)发展策略,统筹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索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规律,可以为提升流域城镇化质量和促进流域城镇化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以汾河流域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数理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地理探测器分析相结合,对2000—2018年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汾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绝对差异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逐渐减小;2)流域内各县(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明显,且随时间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逐步形成了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临汾市区为中心的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及文水县、汾西县和万荣县等形成的城镇化发展的边缘区;3)流域内大部分县(市)的城镇化发展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以太原市区为核心的周边县(市)区域形成的高-高集聚及岚县、翼城和周边县(市)形成的低-低集聚;4)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和政策等对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由地理探测器的定量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和政策投资是影响汾河...  相似文献   

7.
试析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发展效应,发展速度5个方面得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以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  相似文献   

8.
选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子系统共14个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标,构建贵州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并用结构熵权法和均方差决策法计算权重,通过逐层加权法对2000—2013年贵州省9个市(州)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市(州)城市化发展质量整体上呈上升状态,但上升速度缓慢;各市(州)之间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差异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但在个别年份上有拉大的现象;贵州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为"一核多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城市交替演进.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16-120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科学界定,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安徽省2012年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最高(合肥),较高(芜湖、铜陵、淮北、马鞍山、淮南、黄山),中等(池州、宣城、滁州、蚌埠),较低(六安、安庆、亳州、宿州),最低(阜阳).不同城市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同一城市不同准则层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0.
当前,能源在居民生活中的消耗日益增长,已经成为碳排放的新增长点。为了解居民生活用能现状及影响因素,以贵州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为切入点,分析2000~2014年贵州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特征,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贵州省生活能源中煤炭消费比重、城镇化水平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人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比重、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则动态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冲击效果和影响程度。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