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论媒体语言     
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体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其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媒体语言是语言与媒体相结合在传播中形成的,有着与其他领域语言不同的特征。媒体语言有多种分类形式。媒体语言必须规范。加强对媒体语言的研究,提高对媒体语言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晏  韩毅 《科技信息》2011,(32):285-285,28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C语言在国内各个院校迅速普及,几乎所有的工科大学不仅在计算机系开设了C语言课程,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了C语言课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将C语言列入了考试范围,因此,学习C语言已经成为大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4.
幼儿说话能力培养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部他,它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2-4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最关键时期。幼儿交往以语言为媒介,语言也是幼儿向家长、老师表达意思的纽带。交往从本质上说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与用途,2-4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幼儿语言教学大纲》也对语言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它使幼儿教育者体会到: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幼儿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听是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本身是有声语言,没有听也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语言输入就不会有语言输出,也就不会有语言习得。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据统计,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听力所占的比例达40%以上。所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听力水平,交际就无法或者很难有效地进行下去。因此,在目  相似文献   

6.
虽然法律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周密性,但是法律也不完全排斥模糊语言,这也就使得某些法律条文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法律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得某些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简洁性和适应性;主要有三种原因造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中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具有互补功效;要防范法律中模糊语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英语教学,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邓清华 《科技资讯》2009,(20):244-244
电视是一门视听兼备的传播艺术,重视听的有声语言的研究,固然。相当重要,但对时时处处作用视觉的体态语言也不能忽视。体态语言在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体态语言又称“人体语言”、“行为语言”,它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述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也正是通过他们一颦一笑,一蹙一展,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表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也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并在语言中鲜明的表现出来。诅咒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也必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语言,无论是叙述性语言还是小说人物语言,无不渗透着情感情绪;《红楼梦》的语言,不仅贯注着小说人物的主观情绪,也贯注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情绪。对于《红楼梦》创作主体及其小说人物的考察,最基本的着眼点应该是小说语言。也可以说,对于《红楼梦》精神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其语言情绪意义的探讨。本文对于《红楼梦》语言情绪的探讨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1):63-65,71
语言崇拜是指对语言本身及其功能的神化。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崇拜现象。语言禁忌作为语言崇拜现象之一,它根源于人们对于语言的崇拜心理,建立在语言神秘感、语言魔力信仰的基础之上。另外,趋吉避凶、求雅避俗、就富避贫的心理也会导致语言禁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欧阳 《青年科学》2009,(4):16-17
动物也有语言,虽然不像人类语言那么丰富,但也可以表达它们的思想感情。除了叫声之外,动物语言另一重要特点在于行动,不同的动物有没的语言。那么,动物又是怎样通过这些“语言”来听和看呢?  相似文献   

13.
薛璟 《科技信息》2011,(25):I0017-I0017
借词,又称外来词,是从其他语言引进的词汇。任何一种语言多多少少都会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成为借入语言,反之任何一种语言也会借出它的词,成为借出语言。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法语对英语借词的使用进行比较,更好地认识借词这一语言现象,以及两种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语言作为工具,人们将无法交流和相互理解;与此相对应,文化也通过语言来体现,各种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文化。透过中英植物类词语,可看到不同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同的语言对其文化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上女权主义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性别歧视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忽略甚至否认语言中也同样存在大量对男性的歧视。此观点多少带有一定的激进性,狭隘性,和片面性。本文从多方面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英语语言中同样也存在对男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化因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得以传承。语言既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映像。没有离开语言的文化,也没有离开文化的语言。以色彩为例,不同文化对具有相似物理性质的色彩有着近似或迥异的理解方式;不同的语言系统赋予了色彩词汇相近或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个民族分居于地球的两侧,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体系,受到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熏陶。因此,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对色彩词汇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色彩词汇的对比分析,说明红色色彩在两种文化中的文化涵义对应关系,并指出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的文化因素,削弱文化差异的消极影响,进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变异是对语言常规的超脱和违背,在语言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往往有着突出的修辞审美作用,也是形成语言幽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本质是一种文化,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是语言教学中通病,脱离语言背后的文化所习得的语言是没有载体的沟通工具。就会部分失去语言本身的功能和语言的丰富性,趣味性和社会性。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应该重视英语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隐喻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文化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的隐喻现象也是大相径庭的。而某个相同的和文化有关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暗含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果缺少文化信息和当时的具体语境,都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的理解起阻碍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的渗入,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把握能力,这些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讨论电影语言本体问题既可以从结构主义视角加深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也是以后结构主义理论阐释电影的门径和基础。电影语言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电影即没有语言系统的语言”。电影可以被隐喻性地称为语言,但在电影中不存在天然语言中的记号系统或结构。电影是部分的和欠缺记号的系统。电影的影像充满丰富讯息,其内涵丰富但符码却很贫弱,其系统也十分简单。不同于天然语言的语法,电影语言的语法特征表现在叙事内的陈述中。电影语言能指和所指的表意功能被归为电影修辞格,同时即文化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