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碧云在其小说创作中大谈人性, 强烈暴露出人性中最深层黑暗的一面.如此钟情于对人性黑暗面的剖析和鞭笞, 正缘自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黄碧云在其小说创作中大谈人性,强烈暴露出人性中最深层黑暗的一面。如此钟情于对人性黑暗面的剖析和鞭笞,正缘自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主题导引】有人说,生命是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蕾;有人说,生命是夏日里暴风雨过后的彩虹;有人说,生命是秋风中翩翩飘落的黄叶;有 相似文献
4.
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李佩甫长篇小说《等等灵魂》中人性的异化,并探讨了人性异化的原因,指出权力、金钱是人性异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在作品中,作家还借用人物的"童年情结"尽力剖析人性异化的深层次渊源。通过故事叙述,作品还在阐释从人性异化走向人性回归,这个过程需要精神来救赎。作家正是在描绘人性异化、表达精神救赎的过程中,揭示了小说《等等灵魂》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5.
刘崇学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3):10-13
人生阅历造就散文创作的基调和主题.明静散文的心境基调是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其主题包括:第一,对大千世界生命现象的执着思考;第二,对芸芸众生人生际遇的细致探索;第三,对主体生命自我心灵的自由畅想.心境基调和主题思路是一个创作系统,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审视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时,往往从主人公保罗在其成长过程中同其母亲葛楚德之间超乎正常阈限的亲情关系切入,将小说析介为诠释和确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范例。本文变换视角,把父亲瓦尔特·莫雷尔的悲剧性命运同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非人的劳力条件、生活状况扭曲了他的精神世界,破坏了他的家庭和谐,摧残了他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认为该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更重要的是从人的精神困境中寻找社会方面的原因。因此,《儿子与情人》除了个人性的心理学主题之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7.
储少菁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87-91
詹姆斯的"国际主题"是跨文化且动态发展的,历经了从早期强调欧美文化冲突到晚期探索完美人性的演变过程。从文化和人性双重视角分析詹姆斯早、晚期代表作《黛西.米勒》和《金碗》,可看出其"国际主题"发展的轨迹。詹姆斯对文化和人性的研究体现了詹姆斯对集文化融合和人性完美为一体的人类理想文明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写实代表性作家的刘恒,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他的小说总是对人的存在状况进行一种执著的挖掘和勘探,在传奇式叙述的同时又通过本能还原等方式解构着自己的传奇,从而展现了小说蕴含的独特的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9.
《竹取物语》被认为是日本物语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篇,唐代传奇是中国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从创作主题上将《竹取物语》与唐代传奇在人类的真实姿态——爱情与离别的悲伤、对人性的好奇以及对现实的世态批判与人性批评三个层面加以比较分析,挖掘潜藏在《竹取物语》文本深层的人性主题,探寻其中所蕴藏的中国唐代传奇元素,以及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0.
11.
D·H·劳伦斯和艾米莉·勃朗特相隔近一个世纪,他们的作品都深深地带有各自时代的烙印.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各自所处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对社会进行了批判.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中社会批判主题是爱情主线下的客观产物.劳伦斯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浸润着作者的主观意识,他从多角度、多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作品中对完美的爱情、婚姻的探讨从一个侧面对社会进行了批判.另外,劳伦斯把解救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完美的两性关系上.两位作家对不同爱情婚姻的描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爱情观、婚姻观. 相似文献
12.
黄玲青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以女性为中心,关注女性命运,较好地从女性自主意识的失落和泯灭、生存的困顿和生命无常的苍凉、女性的异化和内心的悲哀等方面真实地再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遭遇,其主题具有极丰富的悲剧性,但张爱玲的深刻和思想高度是紫式部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与张爱玲同是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是写畸形的家庭和畸形的爱,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同,他们用不同的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对人性进行了揭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相似文献
14.
李雨庭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2,(2):61-62
主要就严歌苓“文革记忆”题材中对“穗子物语”系列进行总体上的把握,从小穗子的成长和变化中透视文革年代可怕的成人世界对儿童心理摧残,造成人性的嬗变,使天使与魔鬼奇怪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左姝斐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5):36-39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狗的自述》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格莱一家的纠葛,折射出人性与理性相抗衡的过程。格莱先生代表的科技理性战胜了我代表的人性,正式宣告了人类由人性向兽性的堕落。 相似文献
16.
牟晓鸣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4):87-89
西方文学史中有一个黑袍家族。他们内在神学理念和外在行为举止上的极度相似,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由于长期受着宗教神学的桎梏,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人性。通过对双重人性的分析,揭示神职人员们在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挣扎的悲剧现实,阐述宗教对人性的迫害。 相似文献
17.
生命本体拘囿于时间的范围,死是不可避免的命运。本文以新时期女作家毕淑敏对死亡的描写为例,从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两方面加以分析,意在促使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呼吁只有珍惜生命的质量,才能获得精神的超越。接受死亡,直面死亡,既而超越死亡,这才是我们对死亡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同是广西的青年作家,东西和杨映川小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先锋文学性质的创作,另一个是当下热门的都市女性文学创作,似乎没有可比性。然而,就人性层面上来说,他们似乎又有着无尽言说的可能。比较东西、杨映川的小说,揭示他们创作中共同的主题:人性的诉求、人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方燕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2)
蒋韵的小说以女性为视角,从现代女性的性别苦难、精神主体意识以及君子文化人格等方面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终极体验和对人性的审美关怀,展示了一种高远、纯粹、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刘庆邦的乡土小说可分为两类,重点是描述现实乡村的一类,本文将以《雷庄户》为主要范本着重分析一下这类小说的人物个性及造成这种个性的原因、叙事方式;另一类是田园牧歌型的小说,本文将只简单分析一下受作家钟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