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不同皮肤切口与伤口愈合有无关系。方法:1995年1月至2002年6月,延安市宝塔区医院做剖宫产术140例,其中70例皮肤为横切口,70例为纵切口,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用抗菌素均一致。结果:横切口甲级愈合68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2例。结论:横切口甲级愈合率97.2%,纵切口甲级愈合率92.9%,横切口甲级愈合率较纵切口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二次剖宫产的临床资料,指导临床对剖宫产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02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剖宫产腹壁纵切口粘连少,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恰当的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07例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临床观察,除3例腹膜外剖宫术失败外,均手术成功。与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乳汁分泌充足,切口美观等优点,同时可避免手术器械、敷料、羊水进入腹腔以及腹腔脏器损伤,感染,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1年开展了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主要参考了侧入法和顶入法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组织解剖学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的术式,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1991年1月—1993年1月采用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110例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共行剖宫产386例,其中采用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110例,98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2例采用局麻加杜冷丁强化。二、手术指征和禁忌症:凡已到预产期,正式临产,宫颈消失或基本消失,宫口开大2—3cm或以上,有剖宫产指征而无剖腹…  相似文献   

5.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最常用的方法。为了寻找更快捷、更美观、更易掌握且术后并发症更少的方法,将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改进,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是指在行剖宫产术中皮肤切口取耻骨联合上2—3厘米的PFamnen seil皱襞横向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纵向分离腹直肌,横向剪开腹膜,因腹壁张力线呈横向,故横切口部宫产术恢复快,拆线时间早,美观,深受产妇欢迎,我院于89年开始这种手术,因与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在护理上有所不同,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此,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柳艺  陈虹 《科技信息》2013,(18):137-137
目的:探讨寻找科学合理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对术后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某医院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进行手术指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指征中难产比例慢慢下降,社会因素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手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严格护理以及恢复指导,给予精心的护理后均恢复出院。结论:无手术指征的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须提高人们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使用剖宫产,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和观察,从而提高患者对术后手术切口恢复情况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控制剖宫产率上升,探讨手术指征的合理性,提高母子生存质量。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底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孕妇337例回顾性分析。结果:六年共住院2489例,剖宫产337例,剖宫产率为13.540%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开始明显升高,后四年明显比前两年高(X^2=23.42、P〈0.01),但最高小于18%、六年平均小于14%。六年剖宫产指征由高到低前三位分别为头位机转不良、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和巨大儿。各年前三位排列不一,主要以这几组及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前出血妊高征组为主。337例剖宫产术前指征经术中证实273例合适,64例相对合适,其中头位机转不良、胎儿官内窘迫、其他(社会因素、单纯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等)分别为25,28,11例。结论:剖宫产率控制较好、低于国内水平,剖宫产指征较合理,减少了母子损伤及难产,需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手术在解决难产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当胎头高浮和/或胎儿巨大、麻醉效果欠佳等情况时,徒手取胎头较为困难,尤其是随着对美容要求的增高,为了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减少远期并发症如切口疝的发生,选择腹部横切口甚至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已愈来愈多。同时也给助娩胎头增加了难度,借助原有剖宫产产钳等器械助娩胎头亦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笔者采用改良剖宫产产钳(获中国专利局专利,专利号ZL96216394.5)助娩胎头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吉林省吉林市妇产医院进行腹膜内剖宫产术的572例患者与腹膜外剖宫产术的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选择、归纳、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两种剖宫产术式在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副损伤、术中失血量、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腹膜外剖宫产对比腹膜内剖宫产有术后腹胀轻微、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是腹膜外剖宫产术对比腹膜内剖宫产术操作者能熟练掌握技术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术后排气时间较早,切口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概率低,疼痛小,有利于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肛裂纵切横缝改良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纵切横缝改良术治疗)22例,对照组(传统的减张纵切横缝法治疗)2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做切横缝改良术可进一步减轻缝扎时的精度,对防止术后缝扎组织坏死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肛裂纵切横缝改良术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剖宫产手术,提高剖宫产生物净化效率,获得SPF级基因工程小鼠。方法结合小鼠妊娠时间,触诊判断胎鼠发育情况推测剖宫产手术时间,优化剖宫产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以提高手术效率;改进剖出仔鼠由SPF级ICR小鼠代乳以提高成活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剖宫产净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触摸胎鼠四肢清晰,头部与躯干长度相似,且胎位朝下为剖宫产手术最佳时间,改进手术细节使成功率达( 97. 9± 8. 25) % ;选择分娩时间和手术时间间 隔 最 小 的ICR母鼠代乳,间隔时间< 24 h,可提高仔鼠的离乳率,平均窝离乳率为91. 2% ;经剖宫产净化技术成功获得的仔鼠检测微生物级别符合SPF级。结论 提高实验小鼠的净化效率,为基因工程小鼠的生物净化奠定基础。剖宫产净化技术的优化可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会阴、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占84.61%) ,1例为腹壁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7.69%) ,1例为无创伤史的左侧腹直肌前鞘内膜异位症(占7.69%)。最早发病者为产后7a,最晚为产后10a,平均6.2a。12例在切口处有痛性结节 ,大小与月经周期有关 ,仅有1例无任何临床表现。结论:会阴、腹壁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重在预防 ,应尽量避免宫腔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医原性播散。治疗以手术切除异位病灶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运用价值,对比分析了165例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及其主要术式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165例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随访6~48个月均无复发;102例/侧Lichtenstein手术5、9例/侧Rutkow手术和12例/侧IPOM手术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的统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羟乙基淀粉预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剖宫产手术60例,随机分为2组,HES组(n=30)给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进行预扩容,LR组(n=30)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进行预扩容。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麻黄碱的用量及术中液体用量的情况。结果:HES组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黄碱的用量及术中液体用量均低于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预扩容能更好维持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65名接受计划性剖宫产的孕产妇陪护家属根据孕妇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5),分别按常规诊疗护理模式和基于临床路径的程序化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褥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知识达标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达标率、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产褥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及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分别91.76%、94.12%、89.41%和96.47%,优于对照组(80.00%、72.50%6、1.25%和7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9.41±1.21)较对照组(10.03±2.14)短(,P<0.05);干预组无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临床路径对陪护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更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康复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弯曲血管可渗透边界条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传质的影响。计算表明随着Dean数的增加,定常层流开始失稳。血管截面内侧区是浓度分布较高区域,并且随着Dean数和Peclet数的增加,内侧区浓度明显增大。证实了在边界可渗的情况下,大分子更易聚集在弯曲血管内轴向速度较低的低剪切区。这也可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发生部位多在弯曲血管内侧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23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与同期23例经典式子宫切除术(B组)对比,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差异。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