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10年6-9月期间,对卡拉白鱼、泥鳅和鲢鱼混养池塘的水质及浮游生物组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池塘水型为CM61水质,属于高pH碱性水体,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2)浮游植物有5门11种,蓝藻门在数量上占优势,生物量则是硅藻门占优势;(3)浮游动物有4门10种,轮虫在数量上占优势,生物量则是桡足类占优势;(4)卡拉白鱼与泥鳅、鲢鱼鱼种混养的产量分别为46.5、52.7和9.2 kg/(100 m2),效益增值6.84元/m2;(5)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卡拉白鱼混养塘为重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2.
医用水蛭     
《大自然》1989,(3)
1985年8月,英国威尔士的生物药品公司紧急空运30条医用水蛭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梅德福一家医院.一条水蛭很快放到一个5岁男孩的再植耳朵上.吸着肿胀耳朵里的淤血.8条水蛭先后用来吸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奇迹出现了:再植的耳朵保住,孩子也完全康复了.负责这次手术的显微外科医生约瑟夫·厄普顿说:"如果没有水蛭的帮助,植上的耳朵肯定报废了."医用水蛭(Hirudo nipponia)又名日本医蛭,属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身体狭长,背腹扁平,体长30~61毫米,宽4~8毫米.背面黄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池塘养殖的1龄舟山褐牙鲆生长特性及肥满度等。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的1龄牙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0.0003W4.1455,R2=0.9753。(2)舟山褐牙鲆1龄鱼7~9月生长速度较慢,10~l2月生长速度较快。(3)舟山褐牙鲆的肥满度随着鱼的生长而增大;提出了提高池塘养殖舟山褐牙鲆肥满度的措施。(4)池塘养殖1龄牙鲆成活率为77.5%,2龄牙鲆成活率为58.8%。  相似文献   

4.
建立正品水蛭(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的DNA分子鉴别方法。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宽体金线蛭和日本医蛭的特异性引物,将其应用于水蛭药材正品、常见伪品菲牛蛭以及含水蛭的中成药脑心通胶囊的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使用引物WF1R2或WF2R2均可以特异性扩增宽体金线蛭的DNA,产生大小为200 bp左右的条带;而引物HF1R2则可以特异性扩增日本医蛭,产生大小为142 bp的条带;这3对引物在伪品菲牛蛭中均无扩增条带。且用引物WF1R2和WF2R2均在脑心通胶囊中检测到宽体金线蛭,与胶囊所用投料药材一致。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可以分别对宽体金线蛭和日本医蛭进行特异性鉴别,且无需测序;而引物WF1R2和WF2R2可直接用于脑心通胶囊中所用水蛭正品的检控。该DNA分子鉴定方法简便、准确,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可作为对传统基原鉴定方法的补充,进一步提高水蛭药材及含水蛭的中成药脑心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从泰国引进的淡水养殖鲶类—(鱼芒)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根据6年的生长测量数据,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式为W=0.1193L2.549,3龄以前为幼鱼阶段,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其生长适合于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曲线的拐点在2—2.5龄间,故池塘养殖(鱼芒)鲶生产周期不宜超过2年.  相似文献   

6.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相似文献   

7.
几种水蛭抗凝血物质提取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3种提取方法对菲牛蛭不同处理品的抗凝作用,采用筛选的最佳提取方法分析了5种水蛭各处理品的抗凝血酶活性,并比较了3个不同地理分布野生菲牛蛭和2个不同饵料饲喂菲牛蛭各处理品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表明:丙酮浸提法在菲牛蛭各处理品中均具有最高的提取得率,所测抗凝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方法(P<0.05);5种水蛭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非吸血蛭类的湿体匀浆液和干体无或微弱的抗凝活性,而吸血蛭类(日本医蛭和菲牛蛭)具有较高抗凝活性,且菲牛蛭的抗凝活性显著高于日本医蛭(P<0.01);不同地理分布野生菲牛蛭和不同饵料饲养菲牛蛭的湿体匀浆液、干体粉末和唾液腺分泌物抗凝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菲牛蛭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凝血酶活性,且人工养殖对菲牛蛭的抗凝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淡水鱼养品种主要有:四大家鱼、罗非鱼、鳜鱼、鲌鱼、黄颡、黄鳝、加州鲈鱼、长吻鮠、河鲀、泥鳅等养殖鱼类,这些鱼有的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有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养殖技术比较复杂,但大部分品种的养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下简单介绍一下罗非鱼的养殖模式,供大家参考。1鱼塘建设及准备鱼塘要求:1)无工农业污染,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2)底质最好为沙质土;3)池塘面积5亩以上为宜;4)水位深浅适宜,鱼塘的水深1.5米  相似文献   

9.
漓江水系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8年2~3月调查漓江水系31个样点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共鉴定出底栖动物82科136属169种.其中昆虫纲9目143种,占所有底栖动物种类的84.61%;个体数46 959头,占所有底栖动物数量的94.86%.甲壳纲、软体动物类、寡毛类等底栖动物个体数占底栖动物总量的5.14%.漓江支流底栖动物平均分类单元数(47)是干流的3倍(15),对水质敏感的EPT平均分类单元数,支流(25)是干流的8倍(3).漓江干流底栖动物以耐污种为主,而支流则以敏感种类为主.漓江干流和支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差异可能与干流受污染较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几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连环湖他拉红泡(卡拉白鱼放养场)的水质季节变化动态及浮游生物组成。结果表明:该水水质透明度为23~35cm,pH=8.00~8.82,硬度为1.2854~3.3315mmol/L,碱度为6.8796~9.6179mmol/L。水呈碱性,水型属碳酸盐类、镁组Ⅰ型水(CME)和软水。水中COD含量为8.56~11.36mg/L;主要营养元素总氮为0.5455~0.7618mg/L,总磷为0.4315~0.4950mg/L,属于中富-富营养型湖泊。湖水中多数理化组分在季节分布上差异不明显,个别测定值在5月(枯水期)较高,9月(平水期)出现回落。浮游植物5个门37个种属,其中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3个门有34个种属,占98.93%;浮游植物总平均量为687.56×10^4ind/L,生物量8.8883mg/L。浮游动物共4类31个种属,数量上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占77.67%,生物量桡足类最大,为1.1930mg/L,浮游动物总平均量为270.690ind/L。  相似文献   

12.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艳  蔡德建  邹杰  彭慧婧 《广西科学》2010,17(2):175-177
2008年8月19日至2008年10月22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进行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Linnaeus)中间培育阶段苗种的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共设3种不同的池塘底质,分别是海泥沙底质(1#)、中细河沙底质(2#)和中细河沙加配合饲料底质(3#),每口池塘面积0.2hm2,平均播苗密度为每公顷600万条。试验结果表明,中细河沙加饲料底质(3#)的池塘中培苗种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出苗数量最多,而中细河沙底质(2#)池塘的中培苗种次之,海泥沙底质(1#)池塘的中培苗种相对较差。1#、2#、3#池塘方格星虫苗种成活率分别为56.3%,78.%,80.2%,出苗数量分别为67.6万条、93.6万条、96.2万条。铺设适宜底质,投喂适量人工饵料,是提高方格星虫池塘中间培育技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9年广西桂平市东塔鱼类产卵场水质调查监测结果,选择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产卵场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卵场水质为类,不符合天然鱼类产卵场水质要求;重点污染物是总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产卵场沿江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产卵场水域环境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产卵场水域环境,更好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利用露天海水围塘进行等边浅蛤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粉砂与土含量占77.0%的泥沙底质由于水流交换不畅会导致等边浅蛤幼苗死亡,而平均壳长1.139 cm以上的等边浅蛤却能在这种底质中生存并快速生长。围塘中的等边浅蛤生长速度快于自然海区,在壳长1.139 cm之前,等边浅蛤以壳长增长为主导,此后转为以体重增长为主导,其壳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田螺厣片作为生物模板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与纯水体系下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对照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水体系所得为刺球状的羟基磷灰石,其直径平均为50nm,而田螺厣片的诱导作用可形成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且其结晶度更好,并对其形成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吲哚美辛微生物及自然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型环境微污染物,由于其“假”持久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微生物和光化学降解是这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消减途径.以武汉地区春季太阳光为光源,引入固相萃取方法研究低浓度吲哚美辛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及自然光降解.考察吲哚美辛固相萃取条件,以及不同浓度、基质(Cl-、HCO3-、NO3-、Fe3+、腐植酸)及共存物(萘普生、呋喃唑酮)对吲哚美辛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吲哚美辛在东湖水中微生物降解速率较快,而在长江水中降解很微弱.浓度范围为1-500μg/L时吲哚美辛的光降解速率常数(k)与浓度(C)成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以及钙、镁和铝离子对慢性氟中毒的拮抗作用,为研究地氟病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断奶1周的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高氟组、氟+镁+铝拮抗组和氟+钙拮抗组.全群饲喂3个月,每隔两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处死前3d,每天留取24 h尿液,测定尿氟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加钙拮抗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对照组快,也比高氟组快;2)高氟组的尿氟含量高于其他组,加镁铝拮抗组和加钙拮抗组比高氟组低,但仍高于对照组;3)各组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氟中毒会减缓动物个体的生长速度,而在饮水中添加镁、铝或钙离子能够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钙离子拮抗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大獭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2年秋季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育苗基地和海滨公园育苗场进行大獭蛤(Lutraria(Psammophila)mascima Jonas)工厂化育苗研究。在育苗过程中采用成串的塑料片作为稚贝附着基立体附苗,使单位水体出苗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大獭蛤壳顶后期浮游苗至稚贝平均变态率为23.5%,小苗(大于8×10^4粒/500g)的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5.16×10^4粒/米^2,大苗(小于或等于8×10^4粒/500g)的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1.42×10^4粒/米^2,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为3.29×10^4粒/米^2。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一株从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的光合细菌,对生活污水和养殖池塘肥水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光合细菌使生活污水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COD分别降低66.7%、66.6%和54.2%,使养殖池塘肥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态氮和COD分别降低57.3%、74.8%和46.1%。该株光合细菌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