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与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化的教师,教师职前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转变课程理念;以教师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课程内容;以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完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课程的综合性与高师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对当前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担负教师职前教育的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操作模式提出了挑战.从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的表现形态及特征、课程综合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高师教育的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正被教师教育所取代,高等院校如何为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职前教育打好基础,是今日高校要努力探寻的问题.通过对师范教育一体化中的职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加以研究,可以将教师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构建科学、合理、适用的教师培训课程,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既要体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点,也要反映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和当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应遵循五个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原则、分层设计原则、学校本位原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正被教师教育所取代,高等院校如何为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职前教育打好基础,是今日高校要努力探寻的问题。通过对师范教育一体化中的职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问题加以研究,可以将教师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高等师范院校的职前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高师职前教育明显滞后,不适应新课改对师资培训的要求。基于中文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的现状与反思,旨在重建高师职前教育的理念和行动策略,使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未来基础教育语文教师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教育部在《中学课程标准》试行十年之后,公布了新的《中学课程标准》,掀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把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分级标准和教学建议等融汇到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堂,并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大纲》要求结合,即成为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研究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为例,分析了美国一般大学物理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特点,从中得到我国物理师范本科课程建设改革的一些启示:应重视通识课程建设,形成由多学科组成的介绍性概论通识课程体系。增加物理师范生的通识课程的授课比例;将师范专业定位为职前教育,增加贴近教学实践的教育类课程;压缩高级理论物理课程。降低物理专业课程比重。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素质高下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借鉴世界先进的课程模式,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基础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实践能力的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自主学习。经过对山西省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项目的跟踪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呈现出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幼教改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以幼儿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为导向,审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了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以期能有效解决幼师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实问题,并能对其他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师职前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高师院校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多层面、宽领域的;在知识技能上,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以促进教师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整合为目标.我们应结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现实状况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教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努力构建一种合理的、完善的、适应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5日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 ,会议确定了我国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与以往中小学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差异是确立了在小学和初中将设置、实施综合课程。这也就是说改革后的全国范围的中小学课程将一改只设分科课程的格局 ,课程将由两模块组成 ,即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这体现了现当代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化教学与问题探究式学习、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统一的趋势 ,是我国通过中小学课程结构形式 ,结构组成的丰富、优化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根本举措。无疑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四国数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数学教师培养模式已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职业定向走向专业教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课程结构从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并重,突出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育空间从大学为本转向注重大学与中学的合作。比较而言,我国数学教师职前教育应重视在通识课程中提供广博宽厚的知识背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课程的配置与比例,加强高师课程内容、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育实践的整合,突出高师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能力培养等特色,强化面向中学、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新课程同步发展。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必须拥有课程意识,教师要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设计者,要为课程的开发和改革建言献策,拥有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调查显示,乡镇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普遍对新课程如何教、如何讲比较茫然,感到“心中无数”,而教师课程意识缺乏、淡薄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素质,对促进乡镇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实质上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力量,是一种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为导向的课程创生能力。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基于个体活动三要素的“认知+实践+反思评价”能力结构,基于课程系统要素的能力结构,基于课程思政内容的能力结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发展路径如下:课程本质观重塑是其发展的观念基础,课程思政意识的形成是其发展的自觉心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力是其发展的生长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呈现技巧是其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教师自身的师德魅力是其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广大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培养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中学语文教师就成了高等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探讨一下传统《中语教法》课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机制转换的正式启动下,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教师如何有效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中应具备的条件与途径.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有效的外部支持、学校内部的支持和教师自身加强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荚语教师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英语课程标准基础上,由海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与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的英语语言教育者合作进行了海口市中学英语教师TTR在岗专业培训.据此讨论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校荚语教师教育者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20.
郑少君  马勇 《科技信息》2007,(2):123-124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前提保证,目前由于理论上缺乏对教师课程设置基本问题的充分研究,使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教师培训质量。为此,探讨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基本问题,依据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和设置内容实施课程,对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