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TS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改革潮流,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兼容;注重将科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地将STS教育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系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探索并尝试了高师化学专业开展STS教育的做法,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张国镇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43-143,43
探讨了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STS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优势,渗透着科学技术、生产、社会、生活的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STS教育是现代理科教育倡导的理念,在概念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既有利于对学生化学学 科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又有利于他们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化学概念.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基本策略是:与生活实际结合,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化学概念的欲望;实验探究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用化学史展示概念形成的阶段性以及概念的形成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与自然和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直接的学科之一.苏教版化学《必修1、2》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些内容中有大量体现STS教育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理论研究,从STS教育的特点、STS教育与化学教育改革实施、STS教育在化学新课标下的具体定位等几个方面对化学教育中的STS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STS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前提下,STS教育对科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STS教育思想对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他们除了在校园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外,还要走出学校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具备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知识和安全意识是必要的。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化学要为大众服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的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自然界和化学实验等,并通过应用服务于社会。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教育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的屏障。化学课程与生活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同时,通过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是 STS 英文 Science Technolohy Souciety 的缩写,意为科学、技术、社会.STS 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是当今物理教改的重要途径之一.STS 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是当今物理教改的重要途径之一.STS 的教学目标是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同社会经济、技术、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影响,激发  相似文献   

9.
STS(即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简称STS)教育是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越来越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是实施STS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STS教育的科学内涵,阐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实施的策略,以期对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化学学科教育与STS教育的关系,介绍了高等职业院校化学教育中渗透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理论的意义,阐述了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一些途径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测了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状况。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英语教学法;在未来的十年中,英语的教和学可能产生的变化;探讨了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及他们学习英语原因的变化;英语语言及网络的发展可能对中国的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师们如何看待未来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借助Bauer定理给出了一个猜想的简短证明:如果图G含有k-因子且是2-连通的,并满足σ2(G)≥n-k,那么图G是哈密顿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战后日本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对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进行历史分期,归纳起来,战后日本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大致可划分为六个时期:(1)强调生活目标时期(1945—1957年);(2)强调基础运动能力与技能时期(1958—1967年);(3)学校体育的发展体力时期(1968—1977年);(4)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时期(1978—1988年);(5)自我教育时期(1989—1997年);(6)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时期(1998—今)。研究对各段时期课程目标的侧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罗非鱼海水养殖鱼种运输、海水放养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中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分析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重视旅游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湿地的研究进展,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并探讨了近年来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恢复和重建等四方面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国中之国”问题是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大问题。笔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当今中国仍存在着的冠有“国”字称谓之政权组织的分析研究。得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国中之国”都不是现代国际法语汇中的“独立国”,更不是相对中国而言的所谓“外国”。它们或为中国改朝换代时遗留的“残存国”,或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缔造时期的“并立国”,或为中国巩固时期的“藩属国”,全部都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结论。有力批驳了“台独”、“疆独”和“藏独”谬论,阐明了台湾、新疆和西藏自古就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