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海南岛7种野生灵芝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岛采集到7种野生灵芝,根据形态和r 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南方灵芝G.australe、布朗灵芝G.brownii、桂兰灵芝G.guinanense、无柄紫灵芝G.mastoporum、灵芝G.sichuanense和紫芝G.sinense。本文提供了7种灵芝的形态描述和宏观图17条分子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灵芝属的分子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为准确的保护和利用海南岛及我国的野生灵芝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科学》2021,39(3)
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是一种在2014年发现于西藏的新型灵芝,其菌肉呈白色,故称为白肉灵芝。白肉灵芝中含有多糖、三萜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癌等生物活性,拥有众多药理作用。本文对白肉灵芝的活性成分及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白肉灵芝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黔产青冈椴木赤灵芝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灵芝子实体(整支)、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未破壁)和灵芝菌盖中5种营养成分和24种无机元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灵芝中营养成分与无机元素间具有一定的相关特性;灵芝不同部位的水分、灰分、多糖和三萜及甾醇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灵芝孢子粉(破壁)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糖和三萜及甾醇含量;元素Sn、Mo、B、Be和Ag在灵芝不同部位中均未检出;As在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未破壁)中未检出;元素Pb、Cd、As、Hg和Cu在灵芝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均低于最大限量值;Al在灵芝子实体(整支)中超标率为100%;Cr在灵芝孢子粉(破壁)中超标率亦为100%。  相似文献   

4.
灵芝,其子实体、孢子粉均可食用或入药,其中灵芝孢子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灵芝孢子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氧化、神经保护、保肝和抗糖尿病等药理作用,但由于灵芝孢子壁具有一层坚硬的几丁质外壳,不易破碎,影响其功效的发挥.为了灵芝孢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灵芝孢子的破壁方法及其药理作用,以期为灵芝孢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灵芝科资源及其地理分布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标本,列出了中国的灵芝科(灵芝属灵芝组)种名、同物异名及其地理分布和生境。并以海南岛为例,简述了灵芝科的生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生料栽培灵芝的可行性,研究了6种杀菌剂对杂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灵芝菌丝的影响.其中代森锰锌和克霉灵对灵芝菌丝生长影响很小,与熟料栽培无显著差异,可供灵芝生料栽培使用;氢氧化铜、高锰酸钾、硫粉、百菌清对灵芝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与熟料栽培有显著差异,因而不适用于灵芝的生料栽培.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灵芝多糖和灵芝孢子粉对昆明种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OD及MDA等指标影响的差别.结果表明,与灵芝多糖相比,灵芝孢子粉对小鼠胸腺、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对SOD、MDA指标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灵芝孢子粉与灵芝多糖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此剂量下,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提高明显优于灵芝多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大多需要标准品且标准品稀少、昂贵问题,通过UPLC-Q-TOF-MS技术,对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定性检测和鉴别.结果表明,在灵芝孢子粉提取物中共鉴定25种灵芝三萜化合物.可为创建灵芝三萜指纹图谱库,灵芝三萜的检测、药效评价及品质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灵芝系一种珍贵药材,目前已从珍贵罕见发展至大量种植。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拓灵芝使用领域,介绍灵芝棉的制法与应用。 灵芝棉是一种含有灵芝药性的灵芝纤维,呈棉絮状,柔软细致,并散发出灵芝药性香气。 图1为灵芝棉的制造方法流  相似文献   

10.
将大豆粉作为氮源用于灵芝发酵液的培养,可明显改善发酵液口感利于灵芝醋的生产。试验表明,灵芝发酵液培养基配比为在20%的马铃薯汁中加入葡萄糖2.0%、大豆粉1.5%、KH2PO40.2%、MgSO40.05%,经发酵制取的灵芝发酵液多糖含量可达到0.94 g/L,同时制成的灵芝醋各项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1.
深层发酵生产灵芝菌丝体多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赛金  涂晓嵘  黄林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7,25(3):292-294,301
采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进行灵芝菌730菌丝体多糖扩大生产,在500 L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深层发酵工艺条件获得灵芝菌丝体、灵芝多糖。结果表明:发酵70 h,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的芽头和锁状联合,菌丝体有少许自溶,无杂菌。灵芝菌丝体的浓度达到30%左右,胞外灵芝多糖和胞内灵芝多糖分别达3.5g/L和4.8%。  相似文献   

12.
灵芝,又名赤芝、紫红芝、神芝、灵芝草、还魂草、神仙草、灵芝仙草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无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  相似文献   

13.
正在贵州朱家山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种独特的灵芝品种——青冈芝。优渥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顶级的品质。灵芝,素有"仙草"的美名。而在贵州,有一种独特的灵芝——青冈芝,其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和灵芝三萜远高于其他灵芝,堪称灵芝精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在广泛分析研究中国灵芝科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药用灵芝化学成分及药用状况等研究进展,并对中国灵芝这一具有重要医药、商业和科研价值的物种的问题上提出了我们的观点.考虑到汉名“灵芝”曾被长期误用于国内长期进行人工栽培的“四川灵芝”Ganoderma sichuanense J.D.Zhao&X.Q.Zhang,本文建议将误用名“灵芝”正名为“四川灵芝”;将长期被误称为“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ill的种名正名为“漆光灵芝”Ganoderma lucidum (Curtis)P.Karst..  相似文献   

15.
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历来被国人称为草木精英。灵芝孢子(G.lucidum spores)是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对灵芝和灵芝孢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伦  张珍明  洪江  张林 《贵州科学》2015,33(3):41-43
本文介绍了茶园间套栽培灵芝的生产方法。茶树与灵芝要合理搭配,以1∶1的比例间套种植,以0.8 m×0.4 m的株行距计有茶树2 100株/667 m2,在茶树下间套栽培灵芝可天然遮阴保湿,遮光率达55~70%。茶园间套栽培灵芝属于多投入、多输出、多时空变化、生物性生产的人工复合系统技术领域。充分利用茶园土地资源,不仅能使茶农获得茶与灵芝双重经济收入,而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茶枝为灵芝主要栽培料,节约木材资源;出过芝的灵芝菌包作为茶树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有利于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7.
灵芝真菌发酵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方庆华 , 钟建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 0 0 2 37)  摘要 :提出了灵芝真菌同时高效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发酵过程。在摇瓶中考察了氮源、接种量、起始糖浓度和装液量对灵芝细胞生长及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膏和蛋白胨复配作为氮源有利于细胞生长。接种量对细胞量有一定影响 ,但是对产物积累量影响更大。在50 g/L起始糖浓度下 ,细胞干重达到 1 6.7g/L,同时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灵芝酸分别达 1 .1 9g/L,0 .854g/L和 2 1 2 .3mg/L。考察装液量发现 ,…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4,(8):85-85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仙草”灵芝能有效抵抗肿瘤,针对灵芝开发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从最先的灵芝精粉、口服液一灵芝孢子粉一破壁灵芝孢子粉,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一次新产品的飞跃,灵芝产品的功效就大大提升几十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光谱对粤北灵芝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灵芝各部位及不同品种灵芝丙酮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灵芝各部位的红外谱图基本相同,峰型相似;不同品种的灵芝子实体的红外谱图也基本相同;而不同品种灵芝的丙酮提取物的红外谱图与原样的谱图相比,存在不同的差异,可用于鉴别灵芝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魏赛金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5,23(6):702-705
实验采用将9味中药的水提取液浓度0.125g/mL分别加入灵芝二级摇瓶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培养,观察中药对灵芝茵液体培养中生长量及产灵芝胞外多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四味中药板蓝根、茵陈、垂盆草、茯苓不同浓度对灵芝液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茵陈、垂盆草、火巷、桔梗、黄苓、板蓝根、连翘7味中药能抑制胞外多糖的分泌,茯苓可明显地促进灵芝的生长,增强胞外多糖的分泌。茯苓浓度在0.045g/mL-0.165g/mL能增加灵芝生物量,而在浓度0.045g/mL-0.085g/mL时能促进灵芝胞外多糖量,茵陈在浓度0.045g/mL-0.165g/mL范围内时对灵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胞外多糖存在抑制作用,垂盆草、板蓝根对灵芝胞外多糖量和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