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微机控制的钨极脉冲氩弧焊在引弧时控制系统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压脉冲引弧装置。在主电路拓扑结构上采用特殊的输出变压器构成逆变升压电路,在控制电路上实现了单脉冲引弧,改变了传统的高压脉冲中叠加高频成分的设计,这样既保证了可靠引弧,又减少了对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使引弧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大大降低。在50 m加长电缆的工作条件下,引弧距离可达10~12 mm,同时也能实现微机控制系统的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2.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引弧时间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引弧过程中焊丝与工件接触处的加热过程,建立了GMAW接触引弧时间预测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引弧时间不仅与焊丝的热性能和电性能有关,而且与焊丝直径、引弧电流和接触电压有关;基于预测模型计算的引弧时间与实验所得引弧时间基本一致,该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认识GMAW引弧机制以及对焊接电源引弧阶段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脉冲式高频振荡引弧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脉冲变压器取代工频变压器.使脉冲引弧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引弧迅速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信号-高速摄像采集系统记录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TIG-MIG)复合焊引弧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信号和电弧图像,研究了TIG焊和MIG焊的电极极性接法、MIG焊保护气体种类对TIG电弧辅助MIG焊引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IG焊采用直流反接是TIG电弧辅助MIG焊依靠细长放电通道实现非接触引弧的...  相似文献   

5.
引弧稳定性是制约焊剂带约束电弧焊接方法实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为解决引弧不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焊接控制系统,实现了引弧阶段和焊接阶段独立控制.实验发现:引弧工艺参数是影响引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引弧延时时间为0.8~1.2 s、引弧电流为160~170 A、引弧电压为22~24 V时,能够稳定引弧,电弧不会出现攀升现象,焊缝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晶闸管整流式平特性弧焊电源主电路,分析了其工作过程。通过主回路、引弧电路、稳弧电路的共同作用,解决了一般弧焊电源输出脉动大、功率因数低的缺点。实测证明,采用该电路的电源可获得优良的静动特性,能很好地满足CO2气保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Pascal蜗线型齿轮滚切加工模型推导出Pascal蜗线型齿轮滚切插补算法,探讨了不同插补算法中程序段弧长和机床运动轴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对比程序段弧长的均匀性,提出了程序段弧长均匀度的概念.实例结果表明,在最小曲率半径处,工件等极角插补程序段弧长最长,工件等转角插补程序段弧长变换较为平稳,工件等弧长插补程序段弧长相等;3种插补算法程序段的弧长均匀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工件等弧长插补、工件等转角插补和工件等极角插补;采用工件等极角插补算法时机床运动轴无一恒定,不便于控制,采用工件等转角插补算法的滚刀控制复杂,而工件等弧长插补算法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焊接自动化程度和焊缝质量,研制了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的弧长自动跟踪和自动接触引弧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弧长采样,省略了采样电路中A/D转换环节,使控制系统不仅有良好控制性能,而且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接触引弧技术,引燃可靠,钨电极污染极小,并避免了高频高压引弧对电子线路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对于较先进的NSA-500-1型钨极交流氩弧焊机线路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原设计高压脉冲回路不理想,热耗大、效能低,从而提出了改进线路。不但简化了设计、降低能耗(原用250伏安控制变压器,现用100伏安),而且提高了稳弧效果。由于脉冲回路高压电容器与引弧稳弧性能密切有关,故从工艺及设备几方面对不同电容值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2微法电容器优于传统线路中的4微法电容器,从而提高了焊机性能。原设计要求配用专用焊接电源,本文设计试验了双脉冲线路,以图采用普通的弧焊变压器,就能在较低的焊接电流下进行氩弧焊。最后,测量分析了隔直流电容器上可能出现的高压,对原有线路加以改进,达到了安全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焊接自动化程度和焊缝质量,研制了以MCS-51刊单片机为核心的弧长自动跟踪和自动接触引弧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弧长采样,省略了采样电路中A/D转换环节,使控制系统不仅有良好控制性能,而且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接触引弧技术,引燃可靠,钨电极污染极小,并避免了高频高压引弧对电子线路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根据磁阻效应产生电磁转矩的机理,提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相电流斩波和角度位置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关断延时、相绕组开通励磁开关断续流相对位置,就可控制起动转矩和发电电压,不同控制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和样机实测表明:对于低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高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调整起努状态,调节相绕组开通及关断位置角可可实现恒功率起动控制;对于发电状态,依据原动机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具体情况,同时或单独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相绕组开通、关断的位置角,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稳态发电品质和动态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摩托车起动电机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要求高的特点,以及起动时直轴电枢反应和交轴电枢反应对永久磁铁的去磁作用,推导出最大去磁磁势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根据最大去磁磁势选择磁钢的方法,并通过实测证明电枢反应对起动电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宽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调压范围,简化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双凸极式变绕组双模起动发电机;即通过绕组的变换,实现起动状态与发电状态变原理运行,在保证电机具有开关磁阻电机优良起动性能的同时,简化了发电状态的调压控制系统。基于该电机的特殊结构和控制特点,搭建带整流管的不对称功率变换模块和绕组切换模块;运用等效磁路法研究定子极弧系数对励磁绕组自感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定子极弧系数;应用场路联合仿真对电机起动过程和发电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电机及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以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给出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图、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结构图和控制软件框图,并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相比于直接起动,使用软起动器的异步电动机,其起动电流约为稳定电流的4倍;电动机起动完成并达到稳态时,直接起动与软起动过程的起动电流倍数分别为6.66和2.96.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降低起动电流,且起动过程平稳,无冲击和振荡.  相似文献   

15.
对电子软启动器在垦利水库泵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工作原理与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由于其具有启动电流小、对电网无冲击、保护功能齐全、节能、无机械触点、稳定可靠、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适合各种大功率电动机启动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井中型水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型水泵中使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交流软启动装置的建议,并详细介绍了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交流软启动装置的原理、应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控制IGBT逆变埋弧焊机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IGBT逆变埋弧焊机设计了基于单片机80C196KC的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控制原理.焊接电源采用PWM控制技术,通过电流反馈PI控制算法调节电源输出外特性.送丝及行走小车调速系统采用MOSFET型开关电源,采用电弧电压反馈PI算法,实现了送丝速度的闭环控制.研制的焊机具有参数预置、数字显示和自动引弧收弧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样机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感应电机起动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应用可变电抗式软启动器降低起动电流.建立了软启动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晶闸管导通角与电机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晶闸管导通角与电机电流的数学解析表达式,为降低起动电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软起动采用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机,如压缩机、水泵、风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启动器,并在MATLAB的环境中,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的结果证明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起动方法可以使电机空载或者带一定负载起动时起动电流比较小,同时起动过程也很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