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达  陈铭  于淑晶 《科技资讯》2011,(24):54-54
基于遥感与GIS集成技术,利用NOAA/AVHRR图像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土壤含水量,在遥感监测与墒情分析中考虑地理信息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墒情监测的精度和服务水平。经试验得出吉林省遥感墒情分布和干旱面积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汾河灌区土壤墒情预报经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灌区各测站多年实测的土壤含水量资料以及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灌区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建立了土壤墒情顸扳的经验模型,为灌区管理部门用水调度和流域配水提供了依据,为实现适时适量灌溉、充分发挥水资源和灌溉工程的效益、有效调控土壤水分,节水增产、增效益的目的,并为了解和预测灌区旱情分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旱作农业区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土壤墒情测试方法及相应的仪器配置、数据的分析与传递、监测资料的归档整理。  相似文献   

4.
旱作农业区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墒情监测的重要性,阐述了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包括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建立,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的配置,数据的分析与传递,监测资料的归档整理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泉州市旱情自动监测系统组成、系统功能、信息采集终端、系统旱情监测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的农业干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DIS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构建温度植被旱情指数(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作为旱情指标,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重庆市梁平县2006年7月12—27日的旱情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年7月12—27日重旱区主要分布在梁平的东北地区,旱地受旱面积为67.32%,水田受旱面积达55.1%,林地、水田、旱地、其他用地四种用地类型,其受旱比例依次递减,所得数据与该时间段该区土壤墒情站所得的干旱数据基本符合,该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次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为相关部门进行干旱灾情评估制定和实施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地下水监测的工作经验,就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方式选择、信息流程的设计、测站功能设计及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监测系统设计提出了实用性强、效率高的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炼化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监测井的建立使得企业管理部门能够动态掌握企业地下水水质情况,但监测井的维护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应用GIS技术进行地下水监测井的管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监测井的位置、状态以及历史监测数据等信息,对于监测井的管理和维护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炼化企业地下水监测井现状及维护要求,选择ArcGIS地理信息平台软件,通过企业地下水监测井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开发地下水监测井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地下水监测井的信息查询、专题图绘制等,为企业相关部门提供地下水监测井信息查询及技术支持,为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实测土壤含水率资料为基础,通过假设检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土壤含水率为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这一结论为田间土壤墒情监测误差的分析及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涛  吴骞 《科技信息》2009,(24):273-273
由于信阳的降水量年际变化量相关性显著,降水量偏多和偏少时段交替出现,但偏多或偏少时段的长度(年数)和变化程度各不相同,造成了信阳市春、初夏受旱率分别为4年左右一遇,而伏旱则为3年一遇,二季连旱为5年一遏,往往造成严重灾害的三季连旱为25年一遇;通过对信阳市1971--2008年的降水、土壤底墒、蒸发资料统计分析,建立信阳市墒情动态演变的监测模型,同时建立信阳市土壤墒情预测模式,为信阳市旱情(主要是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及有效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信息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选择适合高植被覆盖区旱情监测的标准化植被供水指数及适合热带气候区旱情监测的综合降水距平指数作为参数,通过与同步实测土壤含水量的数据融合构建农业干旱综合指数模型.用检验样点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与实用性评价,检验结果显示均方根误差RMSE为4.65%,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为19.28%,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来监测海南岛的农业干旱.利用模型对海南岛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旱情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旱情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四周平原重于中部山区.2004年10月上旬起旱情持续加重,12月上旬达到旱情高峰,12月中旬旱情略有缓解,但直至监测末期2005年1月下旬旱情依然严重.旱情随着海拔、坡度减小而加重的趋势明显;平地旱情比坡地重,旱情随坡向的分异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凌婷  龙余良  张思 《江西科学》2022,(2):300-304+345
应用卫星监测热点和地面核查反馈数据,以及气象部门土壤水分站资料分析了2013—2015年江西省土壤墒情与林火分布时空特征,并对火险等级高的地区站点进行抽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了土壤墒情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林火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西的西部、赣东北和赣南南部,且冬季林火发生频次和火险等级高于其他季节; 2)土壤墒情月变化特征明显,1月份最高,10月为最低; 3)在垂线方向上土壤墒情呈现“增加-略平缓-减小”的趋势,层次越深土壤湿度随外界条件变化反馈越缓慢; 4) 10~40 cm的土壤质量含水率、连晴天数和月份对火灾的发生影响显著。ROC曲线和AUC值都表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效果较好,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以ArvView GIS3.3软件为二次开发平台,结合阳高县天阳盆地井灌区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返回的水位及埋深信息数据,使用Avenue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自动显示地下水剖面监测井水位及埋深图形.该程序对于提高地下水监测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它是在地理信息平台下开发的实用程序.同其他一般水位监测处理程序相比,它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及"十五"规划为指导思想,以阐述大庆地区地下水现状及项目提出的背景为基础,从建立大庆地区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实施的步骤及建设内容、项目建设预算、项目实施的保障机制和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十一五"的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业旱灾是人类面临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土壤含水量是农业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地表温度(LST)与植被指数(NDVI)结合,可以估算土壤湿度,监测农作物旱情。重点研究了LST/NDVI特征空间中干湿边的提取方法,通过14年全国NOAA/AVHRR的8km合成数据集分析发现,在LST/NDVI特征空间中,曲线斜率与实测土壤湿度显著相关(R=0.78,P<0.01),干边的截距和斜率与湿边有比较稳定的关系,但干湿边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变异性。将全国分为6个区,分别确定LST/NDVI特征空间,根据特征空间干湿边参数反演土壤湿度,在土壤湿度分布图和全国耕地分布图基础上,进行旱情分级,得到全国耕地旱情分布图,可以为农业抗旱救灾提供快速宏观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郭剑峰 《科技潮》2011,(3):27-27
农历大年初三,正是合家团聚、共度佳节的时刻。然而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为了对北方地区进行旱情监测,为科技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抗旱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宋晓宇和同事们却依然在紧张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某纺织厂地块为例,布设11个监测点对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共采集土壤样品37个,地下水样品4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镍、汞、镉、砷、六价铬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地下水中六价铬、硒、砷、汞、铜、锌、镉、钠及挥发性酚类等含量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该设计研究主要针对传统浇灌模式,达到养殖者"解放双手"的新型植物养殖。系统加入智能模块对植物进行水及营养液的定时定量供给,并同时结合土壤湿度监测模块,对土壤进行实时监测。另外,系统还加入了水及营养液的监测系统,在原料缺乏时可自动报警,为植物养殖者提供了诸多便利。该研究设计的智能化植物浇灌器可实现植物的定时预约浇灌及自动补充浇灌的功能,为后续的产品研发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土壤墒情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平原水文模型,参考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蒸散发特点及土层结构和土层蓄水量与土壤墒情之间的关系,构建区域土壤墒情模型,并利用山西省洪洞县实测土壤墒情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物理概念明确,可连续模拟或预报区域土壤墒情,且预报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京某化工厂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为例,探讨了源项分析、监测因子筛选、采样布点、场地地质水文勘探、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选择,进行了土壤及地下水中pH、苯、硝基苯、苯胺的监测和20个点位的地质水文勘探.评价结果表明:受有机物污染的场地共计10833 m2,土壤污染最深处达4m以上.若不修复,苯胺等污染物将随地下水流动而污染周边农田,挥发进入大气,影响人体健康.经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时间较短,费用适中,已有工程实例的换土、翻晒、清洗、覆盖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