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嵌入式封锁子弹药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封锁航母甲板用嵌入式子弹药的设计问题,以子弹药使用平台为约束条件,采用毁伤概率计算分析方法,获得了子弹药数目与单枚子弹药基本结构的匹配关系,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获得了子弹药的具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子弹药结构可实现嵌入航母飞行甲板的战术功能,封锁航母飞行甲板,摧毁其战机投放能力.  相似文献   

2.
先问你个问题,航母打仗靠什么?嘿,当然是靠甲板上那些威风凛凛的舰载机啦。“呼啦”一声令下,舰载机就像一群群大黄蜂一样从甲板上起飞,满载弹药向敌方发起攻击……这不,看了舰载机在航母上威风凛凛,陆地上的战斗机也眼红了,它也想来航母上体验一番。  相似文献   

3.
正上期回顾:大富翁乔治决定把自己的豪华邮轮改装成一艘航母,这可把秘书和财务总监累得够呛。然而,他们现在还只是改装出一个空壳而已。电梯运飞机一艘航母能携带90多架飞机,它们要是全停在甲板上,那还哪有地方起飞?所以甲板的下层舱室要改建出一个机库,用来停放飞机。这还不算,把飞机从下层机库运输到上层甲板,至少需要两台动力强劲的电梯,一次就能运输两架重达3.4吨的战机。财务总监表示,给厨房运送面粉、土豆的电梯动力根本不够,还是多花点钱重新加装电梯。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载机的实际弹射作业情况,建立了蒸汽弹射器数学模型、牵引释放装置数学模型及分阶段的舰载机弹射起飞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航母航速、发动机推力、弹射能量、升降舵预置偏角和舰载机质量等不同参数对考虑弹射杆的舰载机弹射起飞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航母航速、减小弹射能量、下偏升降舵预置偏角和减小舰载机质量都可以降低弹射杆与航母甲板发生碰撞的风险;在发动机推力为200 kN工况下,增加或减小发动机推力都会增加弹射杆撞击甲板的风险;当弹射能量较低时,弹射杆末端距离甲板的高度会出现震荡现象.  相似文献   

5.
郑茂  王超  黄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2):1934-1939
为研究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网络的鲁棒性,建立了舰载机出动回收网络模型.在分析随机故障和敌方攻击2种破坏形式下网络鲁棒性的基础上,针对航母实际特点,提出甲板板块理论,并对航母飞行甲板的功能和效率鲁棒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舰岛和升降机数量对舰载机出动回收网络鲁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舰载机出动回收网络对随机故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敌方攻击的鲁棒性较差;舰岛对出动回收网络的功能鲁棒性作用很大,升降机和斜角甲板前段对效率鲁棒性有重要作用;双舰岛对功能鲁棒性改善明显,升降机数量超过3台对效率鲁棒性的改善有限.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航母飞行甲板进行封锁作战的思想,开展了具有杀爆功能的障碍型子弹药对飞行甲板目标的封锁效能分析. 对于封锁效能的分析归结于终点空间封锁概率. 首先根据飞行甲板的功能和舰载机起飞作战流程,将甲板划分为保障起飞功能的3个特征功能区域:起飞区、调动区和停机区,并分别建立了其起飞功能失效的封锁判据,并且在飞行甲板坐标系中给出了封锁各功能区子弹药的有效障碍点区域确定方法;其次运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子弹药的落点,并利用矩阵仿真等方法给出了各个区域封锁概率的计算式;然后给出了具有杀爆功能的障碍型子弹药对航母飞行甲板的空间封锁概率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航母飞行甲板长度的限制,舰载飞机必须在短时间、矩距离内弹射(或滑跃)加速到离舰速度。弹射起飞过程中下沉量,离舰上升航迹是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特性的主要评定指标。弹射志飞过程中,起落架在航空母舰上呈振荡状态,它的运动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飞离舰姿态角,从而影响下沉量和离舰上升航迹,研究了在固定甲板上,计及起落架伸缩运动的舰载起飞特性,并对重量、下降舵操纵等参数对舰载飞机起飞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咦,奇怪,航母甲板上的水兵们一会儿侧弯腰,一会儿后踢腿,手上还配合着做出各种动作……这到底在干嘛呢?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甲板风引起的航母公鸡尾流对舰载机着舰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航母尾部吹风的尾流主动控制技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别计算了0°甲板风条件下原始工况和采用主动控制技术下的CVN-73航母尾部流场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吹风角度对尾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吹风角度的增大,其对尾流中下洗气流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当吹风角度为30°或45°时,其对下洗气流的抑制效果最佳,可将最大下洗速度减少为原来的1/2,有效改善了公鸡尾流环境,对舰载机的着舰安全性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使劲砸、疯狂炸、拼命咬,到底哪一招才能把航母这个"海上巨霸"拉下水?"自从1917年问世以来,航空母舰就成为当之无愧的"海上巨霸",大是它的优势,却也是它致命的缺点,因为巨大,更容易成为被打击的海上目标。航母上的岛式舰桥、飞行甲板、弹射器、通讯天线等设施,任何一种被摧毁,都有可能是对航母的致命一击。在大海里耀武扬威的航母,  相似文献   

11.
说起丑小鸭,没人不知道,可你知道“丑小鹅”吗?说出来吓你一跳,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塘鹅”舰载飞机。想当年,它首次在英军航母甲板上一亮相,一下子就“丑惊四座”,让所有甲板上的水兵都深深记住了它。快,咱们也赶快来瞧瞧这神秘的“丑小鹅”吧。  相似文献   

12.
长约330米、高约77米、飞行甲板宽约78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至少可搭载75架飞行器和4500名船员,这就是被视为目前世界上最新型、实力最强的大型水上战舰——"杰拉尔德·福特"号航母(以下简称"福特"号)的部分参考数据。这艘海上巨无霸因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而得名,将于2015或2016年加入美国海军。它的问世,引领了新一代航母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软件针对大型复杂舰船在战略武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某航母结构1∶1有限元模型,采用CONWEP方法施加爆炸载荷,研究舰船的动态响应特征,主要分析爆炸当量、冲击波强度等因素对舰船毁伤模式和甲板变形破坏等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爆炸冲击波传播距离增加,其强度沿飞行甲板表面以指数形式衰减,沿不同层甲板则呈现近似线性衰减特征.随着爆炸当量和冲击波强度的增加,舰船甲板变形破坏等级逐渐增加,舰船毁伤模式由局部塑性变形毁伤逐渐转变为总纵强度毁伤模式,接触爆炸时还会发生结构破损总纵剩余强度毁伤.在小当量爆炸且冲击波强度超过1.0 MPa时,飞行甲板、吊舱甲板和机库甲板会随着冲击波超压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失效;在中等当量且冲击波超压强度超过0.2 MPa时,飞行甲板、吊舱甲板在爆炸后基本失效,机库甲板的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在大当量爆炸且冲击波超压强度达到0.2 MPa时,三层甲板均发生局部区域完全失效.相关研究方法有助于大型复杂舰船结构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评估.  相似文献   

14.
舰载飞机自动着舰系统建模是现代航空母舰舰载飞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构建舰载飞机着舰仿真系统的核心内容.围绕舰载飞机自动着舰引导和控制结构,分别建立了海浪和航母甲板运动、舰尾流、甲板运动补偿模型和舰载飞机引导控制等关键数学模型;最后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按照舰载飞机着舰仿真系统各部分功能划分了软件模块,定义了各模块输入、输出关系;构建了仿真程序流程,完成了舰载飞机自动着舰仿真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下令,“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前往海湾接替“小鹰”号航母执行对伊拉克的封锁任务。美国的航母分成好几级,如“福莱斯特”级,“小鹰”级等等。“尼米兹”级是其中最大最新的一级,其代表就是这艘以二战中驰骋太平洋的海军名将尼米兹的名字命名的航母。“尼米兹”号排水量为91400吨,长为332米,甲板宽为76.8米,船体高70余米,最高时速为33海里。装载飞机90余架,遇到情况,平均只要39秒钟就可以有一架飞机起落。“尼米兹”号是核动力航空母舰,舰上装两个核反应  相似文献   

16.
拦阻装置是辅助固定翼舰载机着舰的重要装备,其功能是使不同着舰重量的舰载机在相同的距离内停止在飞行甲板上。通过分析美国现役航母上MK7—3型液压缓冲式拦阻装置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拦阻参数调整、钢索振颤的消除以及如何减小钢索拉力峰值等阻拦特点。  相似文献   

17.
《青年科学》2013,(1):34-35
舰载战斗机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这个“刀尖”有多小?国产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说:战机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必须精确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每根阻拦索间隔10余米,有效着陆区域只有几十米。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全球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有10个,现役航母20艘左右,除"正牌"航母外,各国还拥有不少"准航母"。从战争历史看,航母不仅是摧城拔地、决定胜负的利器,更是大国国力和军力的标志。2012年9月25日,圆满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几代中国人的"航母梦"终于成真。航母梦与强国梦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  相似文献   

19.
航空母舰的空气尾流对舰载机的起飞、着舰有较大的影响,认清航母尾流对舰载机的干扰原因有助于提高舰载机起降的安全性.实验以"辽宁舰"航母的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在多功能循环水槽中研究其尾流结构.利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显示和测量航母的尾流结构随航向角、流速和关键位置的变化.基于模型迎流宽度定义的雷诺数范围为2×10~4~4×10~4.研究表明,舰首滑跃甲板存在上洗气流且两侧产生流向涡,该涡结构对舰载机滑跃起飞时的升力产生影响;舰岛和舰尾后方存在着大量脱落涡,会对舰载机着舰时的气动力产生扰动,增加着舰操纵难度.  相似文献   

20.
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母舰载机调运作业环境差、空间狭窄、调运设施特殊等特点决定了航母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需要合理的规划设计,以避免调运的无序混乱,提高调运作业效率.以俄航母舰载机出库操作任务为原型,构建了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交通网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对调运作业流程时序提出了建议及优化,可为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