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与武汉长江有线电厂紧密协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精冲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实现了精冲模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显著提高了模具的设计质量,可提高工效五至十倍,为改变我国模具技术的落后面貌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精冲工艺     
本文论述了精冲过程机理,讨论分析了有关精冲工艺计算公式和数据,为精冲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了依据。文中介绍了国内首次研究成功的精冲液压装置,该装置的通用模架的设计为精冲模CAD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并行工程的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集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系统集成原理、设计技术以及级进冲模设计过程中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分布规律,建立了设计过程与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矩阵,用并行工程思想构建了级进行冲模并行设计体系结构,确定了并行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级进冲模CAD系统集成框加同象出基于并行工程的模具CAD系统集成框架,该框架作为对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并行工程实施的描述,可以为各种模具设计实施并行工程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精度、细、密小孔冲模设计,制造工艺方案确定时,如果保证模具的安装精度及方便安装.  相似文献   

5.
冲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冲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协助人们进行冲压模具的全过程设计,包括图样的输入、冲压零件的合理描述、冲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设计的曲面分析以及最后冲压结果的输出,如冲压工艺卡片的输出、模具图样的绘制、为后续工序准备冲压设计的数字化模型等等。利用冲模CAD的虚拟样机技术(Virtllal Prototype)的虚拟装配技术可将设计的冲压模具零件在计算机上预先进行装配。冲压模具的虚拟装配技术,可将许多错误消除在设计阶段,从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冲压模具的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6.
并行工程及其在级进冲模CAD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行工程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对并行工程的起源、原理、发展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是并行工程实施的主体.结合级进冲模的特点、技术以及CAD软件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级进冲模CAD软件的问题,并对并行工程应用于模具技术领域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并行设计集成框架、模具产品信息建模和模具并行设计实现方法和技术是基于并行工程的级进冲模CAD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冲模CAD/CAM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思想,提出并论述了基于冲模CAD/CAM系统开发平台软构件库中之软构件的定义、分类、描述与管理机制以及软构件库的树形结构图与软构件库系统——SCBMS(SoftwareComponentBaseManagementSystem)的功能模型及其实现思路,开发了一个原型SCBMS.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并行工程支持环境的过程模型和功能要求,在过程模型中用IDEFO功能建模方法分析冲模产品与工艺开发过程并产生产品与工艺开发过程模型图,在功能要求中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并产生冲模产品与工艺开发的功能图,然后详细论述了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建议工具、信息沟通和共享能力、产品数据管理、和过程控制4种并行工程支持环境的系统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UG和3DS MAX的结合实现冲模三维虚拟动态装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UG建立了冲模装配体及其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结合3DSMAX,从后往前制作拟实动画,把冲模装配的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处理.实现了冲模三维虚拟动态装配,利用这一方法能保证冲模设计的准确性,同时可指导装配轻松地完成冲模组装.  相似文献   

10.
李雪梅 《太原科技》2014,(5):103-104
蜗轮减速器补偿垫采用聚氨酯橡胶冲模加工,该模具设计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造简单,冲裁出的多种规格的补偿垫零件平整、成形一致、毛刺小、严格控制了蜗轮、蜗杆的补偿间隙,使蜗轮副转动灵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电机发热冷却系统数学模型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各参数灵敏度变化形态,从而为电机设计、制造、计算和评估提供分析基础.以参数灵敏度分析为依据,简化系统数学模型,得到四次简化数模,与精确数模计算比较表明,简化数学模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深入分析天津推动智能制造的战略意义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天津制造业需要重新自我定位,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国际智能制造研发基地为目标,以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为关键要素,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精益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新模式,认识到精益化与智能化融合对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实现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锋 《科技信息》2009,(33):111-112
本文介绍了基于UG的冲模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着重介绍了在UG中利用建模、“自上而下”的装配以及关联设计的方法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以及如何根据冲模图纸规范出总装图和零件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义系统的最优调节器问题,如果系统的状态轨迹含有脉冲响应,相应的二次型性能指标为无穷大。因此只有排除脉冲模,广义系统的最优调节器问题才有意义。本文不象往常那样,把广义系统分解为指数模部分和脉冲模部分,而是采用它的一种标准形式,以便对系统施加几乎任意的状态反缋,来排除它的脉冲响应。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一种广义系统最优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高峰  曲森  刘强  王银涛 《科技信息》2011,(18):116-117
本设计的零件为踏板杠杆锻造,经过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完成踏板杠杆锻造设计与制造,经分析该锻件需要五道基本工序,即:自由锻上拔长,模锻上锤锻(滚挤、弯曲、终锻),切边模上切边,校正模校正,精压模精压。通过对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该零件的最佳工艺方案。分析了模锻技术应用现状、国外新技术、模锻成形关键点及其制造工艺方案,介绍了制坯工艺、成形模具设计以及模锻工艺要点。同时也说明采用多工序组合方法制定工艺,依据金属塑性流动规律设计模具,在确保锻件成形精度和内在质量的前提下探索连接环锻件模锻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冲裁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HPC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主要模块的设计原理.系统的研制采用智能化、优化和交互式设计方法,系统搜集和存储了完整的模具标准数据.  相似文献   

17.
TMA系统是专门用于设计部门及输电铁塔制造企业进行绘图和放样,将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起来的国内首家基于自主平台的三维实体绘图放样技术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和组件(COM)技术,将CAD行业内的线框模型与边界表示模型融合一体,实现了三维实体放样与二维平面出图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冲模压力中心计算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形状复杂工件用解析法确定冲模力中心,计算繁琐,工作量很大,因此提出了简化解析法确定压力中心,采用本方法可大大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工作量,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般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分析,采用面向对象思想,窗口界面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适合一般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三维可视化仿真软件,为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分析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0.
采用AutoCAD内嵌的Lisp语言实现冲模工艺专家系统(SDPES)的三个主要功能模块:规则库,事实库和推理机,从而使冲模CAD(SDCAD)与SDPES能够无缝集成在总的开发环境AutoCAD下,该方法适用于其它塑性加工ES的建立以及相应CAD与ES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