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意象的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即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承续”与“层递”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的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相似文献   

2.
人类之思维方式有“逻辑”与“形象”之分。其中“逻辑思维”能使人思考细密,而合于条理。如落于辞章来说,则与所谓之“篇章逻辑”相关。所以经由“篇章逻辑”之分析,是可以灵活地带动人做好“思考训练”的。  相似文献   

3.
意象之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逆推"与"并置"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之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相似文献   

4.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真”的理论在他的逻辑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逻辑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他的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之理论展开的,“真”之理论是弗雷格逻辑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由于章法是建立在二元(阴柔、阳刚)对待之基础上的,所讲求的是篇章“多、二、一(0)”的逻辑结构,因此其风格之形成,便与这种由二元(阴柔、阳刚)对待所组织而成之“多、二、一(0)”结构与其“移位”、“转位”,息息相关;而其中之“二”,除一面彻下以统合结构与节奏之“多”,一面彻上以归根于“一(0)”,凸出一篇之主旨、韵律与风格等,发挥彻上彻下之功用外,也用于指核心结构之阴柔或阳刚属性,可以说乃关键性之“二”,居于既能收束又能发散的地位,在其它各辅助结构(多)的支持下,形成“调和”(阴柔)或“对比”(阳刚)。  相似文献   

6.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真”的理论在他的逻辑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逻辑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他的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之理论展开的,“真”之理论是弗雷格逻辑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建构艺学当代形态,需要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双重背景上,把学理论放到以它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系统中去研究它,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专门研究学理论本身的逻辑必然性与学理可能性的新学科——“学理论学”,以解答“学理论中的认识如何能够成为可能”的问题,从而为学理论的学科建构和观念更新找到其必然有效性的逻辑之“根”。董学的新《学理论学导论》系这一论题的原创之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治《人间词话》,从“两种阅读”契入,以溯望“境界范式”之生成(Becoming),通过手定本与原稿之逻辑比较,论及对一种诗学体系之可能的真理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思想家,对西汉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天命论”为指导、以“人性论”为基础、以“德主刑辅”为主要内容、以“经权要义”为法律实施依据的逻辑体系,而在法哲学的框架和视角下,则可以从法之本源、法之功能作用以及法律渊源三个维度对其中的法律思想进行理解,这样他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将会更加显著和清晰。  相似文献   

10.
龚益新  眭和平 《广东科技》2013,(20):202-202,201
经济在转型,课堂也在转型,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明天,前行的方向已然明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诚然,这是一个很美丽的梦境,为实现之,课堂无论是“静悄悄地改变”,还是“颠覆性”的突变,我们都必须围绕“人”和“课堂”,找到其中的最佳结合点,以学生“学”的逻辑结构来精心组织好今天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魅力,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赵树理的方向”。认为“赵树理方向”与“赵树理的方向”不是同一个概念。“赵树理方向”的内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政治功利的实用立场,以新文艺为基础,以民间旧形式作为“补充”的文艺形态。“赵树理的方向”的内涵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农民利益立场,以民间文化为本位,融合其他资源开创出的一种崭新的“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词头的"兆"和作为数量单位的"兆"在含义上分歧很大,造成了"兆"在使用上的困扰。取消"兆"作为"百万"词头以及重新定位其表示"万亿"的含义,不仅具有较高的理据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黑炮事件》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一个"另类",影片主人公赵书信被刻画为具有二元对立的"赵书信性格":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理,另一方面则遇事唯唯诺诺,不断地检讨自己,自轻自贱。这一典型体现了一类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善良而笨拙、聪颖而固执。  相似文献   

14.
自清季赵尔丰奉命治边,实施改土归流开始,西康始出现师范教育。赵氏在西康以“兴学”为“收拾边地人心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短短几年问,西康师范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遍及西康各地。民国始肇,西康师范陷入沉寂,几乎被摧毁殆尽,虽然历时甚短,但其对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一方面新式学堂广泛建立,受教育者增加,边民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民族间交流进一步加深,维护了边疆稳定。其历史经验、成效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一文言辞犀利、分析透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朝鲜李朝时期的文人赵龟命、崔有渊受其影响也作了两篇侯公说项羽辞。与苏轼拟辞相比,赵文可称为一种"叛逆式接受",在文章结构、论说立场、中心观点上都体现了革新精神;而崔文在文章框架、核心论点上对苏文都有所借鉴,可称为一种"支持式接受"。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在现在的萍乡市境内渡江时获得一个吉祥物——萍实,可是,现代的生物学和药学中,没有"萍实"一词。"萍实"是何生物,成了千古一谜。最近,我们发现:"萍实"是武功山巨型灵芝,并根据历史事实和文史资料,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论证破解。本文介绍我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破解"萍实"之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的六个世纪里,儒家经学在少去了汉代利禄政治的喧闹环境下平静而自在地发展,“春秋学”表现尤为典型,它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分离与整合、创新与蜕变几个不同的阶段。特别是中唐时期啖助等人颠覆汉魏注疏之言,舍传求经,创“新春秋学派”,为唐宋儒家文化的复兴开启了思想大门。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赵友培以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著称,曾试图从批评中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纲领",并打开一条"实践之路"。此三者,构成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全部。三民主义文艺运动的工作中心,在于"创作"。  相似文献   

19.
赵执信是清中叶山左著名诗人,也是“清初六大家”之一,历来为诗评家所关注。文章立足于郭绍虞等先生编辑的《万首论诗绝句》,从中稽查到评论赵执信的论诗绝句39首,代表了清人对赵执信诗歌及诗论的看法。因目前学界只重视各种诗话及序跋中对赵氏的评论,而对清人论诗诗资料鲜有涉及,文章特援引论诗绝句中的有关评说,以为学界参照。  相似文献   

20.
但凡论及何其芳,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话语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结构,着力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这其中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价值被突出强调,而在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的个人选择及其合理性,则在某种程度上被漠视。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一书,借助人文互证的"双重证据法",试图弥合这一分裂,并呈现出何其芳奔赴延安及其后为人为文道路背后的多重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