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本身的一些写法具有特殊性,反映了该批甲骨刻辞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前言》“花园庄东地H3甲骨刻辞常用字字形表”中所列一些常用字字形的基础上,对其中没有涉及到,但亦见于花东刻辞中的其他写法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未解读甲骨字考释研究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未解读甲骨字考释难度量化方法,可帮助研究者优先选择出难度较低的甲骨字进行针对性研究,避免在考释难度极大的甲骨字上做大量无用功。先把所有甲骨刻辞构建为一个庞大的甲骨刻辞网络;再通过网络节点间的关联关系,计算出未解读甲骨字和已解读甲骨字之间关联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未解读甲骨字考释难度的量化数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14世纪晚期~前11世纪中期,在中国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和兽骨,因其文字被契刻在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殷墟的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因而成为我国语言文字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该文从甲骨档案的发现、历史起源、历史影响及历史意义几个方面阐述了殷墟甲骨档案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甲骨字形是直接来源于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的字形,是获取高质量甲骨文字形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书写材料本身质地的原因以及受到污染和腐蚀,字形图像边缘锯齿形状明显,很多地方会有突起的毛刺,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对字形图像进行平滑修复处理。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和分形插值逼近的甲骨字形修复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迭代函数系统与分形插值逼近的基本原理,接着分析了甲骨字形笔划轮廓的分形特点,提取了甲骨字形笔划轮廓的特征点,利用特征点数据构造了分形插值函数,对提取到的离散特征点数据进行分形插值与逼近,在保留甲骨字形整体风格的同时对字形笔划边缘进行平滑。实验结果显示,这一方法对甲骨字形图像的修复效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甲骨字形是直接来源于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的字形,是获取高质量甲骨文字形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书写材料本身质地的原因,以及受到污染和腐蚀,字形图像边缘锯齿形状明显,很多地方会有突起的毛刺,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对字形图像进行平滑修复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和分形插值逼近的甲骨字形修复方法。首先介绍了迭代函数系统与分形插值逼近的基本原理;接着分析了甲骨字形笔划轮廓的分形特点;提取了甲骨字形笔划轮廓的特征点;利用特征点数据构造了分形插值函数,对提取到的离散特征点数据进行分形插值与逼近;在保留甲骨字形整体风格的同时对字形笔划边缘进行平滑。实验结果显示,这一方法对甲骨字形图像的修复效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月"、"夕"二字的构形,一般认为在早期甲骨文中以"月"字无点、"夕"字有点占优势,后期甲骨文中则以"月"字有点、"夕"字无点居多。《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则以为花东卜辞中"夕"字无点,加点即为"月"字。笔者通过系统考察后认为,此种论断有失严谨。花东卜辞中依然存在着"月"、"夕"构形混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与文字考释、词义研究相比,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最初处于附庸地位。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才开始将目光转移过来,句法研究渐多。从对句法系统、语序、句类、句型和句式、省略专题五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找到继续探讨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针对殷墟甲骨文字整理过程中大量模糊字形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境的统计分析和Hopfield网络相结合的模糊匹配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语境分析生成的候选字库得到对应的甲骨文语义构件向量,然后结合基于Hopfield网络的识别结果计算待识别的甲骨文模糊字的匹配度,根据匹配度确定目标甲骨字。实验表明,该方法对部分甲骨拓片的模糊甲骨字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卥"类字形初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形成时间稍晚于"卥"。两者是从同一个原始字形,经不同途径发展演化而来的。后来,由于书写方便等原因,"西"类字形后来居上,使用渐多。经过秦始皇统一文字、汉字隶变,"西"最终确定为官方认可的"常用字"。汉末,在隶古定潮流的影响下,先前被淘汰的"卥"类字形为楷书笔法转写,形体因此固定下来,并长期为好古的文人雅士所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甲骨文字形多变、异体字多等特点, 通过对甲骨字的构成分析, 提出一种基于语义构件的甲骨文字库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动态描述库为基础, 通过算法提取甲骨字的构件特征信息, 重组笔元生成语义构件, 再给语义构件加上特征描述生成构件知识库。通过仿射变换重复使用语义构件自动生成任意甲骨字。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甲骨文无字库输入的实现, 还可以解决甲骨字编码、构件统计、未释字的考释等。  相似文献   

11.
书籍的变迁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后来逐渐进化成简易的形声文字。殷商时代,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因此以甲骨为材料制成的龟册,就是我国最早的书籍。书籍的问世比印刷术的发明大约要早两千年。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中的■字从网从双手,会意,像两手张网之形,在卜辞中用为动词。■字从鱼从■,会意,像两手张网以捕鱼之形。或以为二字乃一字而异体,误。从新近出土的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亦可与诸如豕、■等其他动物组成文字。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中的 字从网从双手,会意,像两手张网之形,在卜辞中用为动词。 字从鱼从 ,会意,像两手张网以捕鱼之形。或以为二字乃一字而异体,误。从新近出土的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 亦可与诸如豕、 等其他动物组成文字。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中的(愛)字从网从双手,会意,像两手张网之形,在卜辞中用为动词.(魚愛)字从鱼从(愛),会意,像两手张网以捕鱼之形.或以为二字乃一字而异体,误.从新近出土的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愛)亦可与诸如豕、毚等其他动物组成文字.  相似文献   

15.
从女偏旁字看古代妇女的尊卑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民族近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妇女的社会地位曾几经沉浮,大抵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处于极尊;自父系氏族公社以迄殷商时期,处在由尊到卑的转折和过渡中;周代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逐渐下降到极卑地步;至其地位回升以与男子平等,则是近世之事了。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极尊约万年前,我国历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在约五千年的漫长时期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崇高,这可从现已考知的当时的社会组织和丧葬制度、神话传说、甲骨卜辞及刻辞记载、姓氏起源诸方面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在三峡地区一些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常发现有用于占卜的甲骨,甲骨的原料主要选用于鱼鳃骨和龟腹骨,与北方中原地区的甲骨原料多用牛肩胛骨、龟甲及鹿、羊、猪骨等有一定差异。三峡地区甲骨上的钻孔数量是由早期数量少到晚期逐渐增多。甲骨的制作方法除了受到北方中原甲骨文化的影响外,其自身特色也十分明显。三峡地区的甲骨无文字,而北方中原地区甲骨上多刻有文字。从甲骨使用的时间上看,甲骨延续时间长。通过对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巴人遗址中的甲骨研究和分析,可明显观察出其甲骨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而为“巴文化土生土长说”的观点提供出一些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7.
伏牛山文化圈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有三种:八卦造字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近一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证明,伏牛山文化圈与汉字起源相关的早期刻符非常丰富.伏牛山文化圈远古刻符演进的脉络完整清晰:符号性质由人类最早的刻符开始,逐渐演进为特定记事性质的刻符,类似甲骨文字风格的刻符,部分进入商代甲骨文字系统的刻符,并与成系统的成熟的殷商甲骨文字相衔接.伏牛山文化圈是汉字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于"廷"字的使用,国人都习以为常,殊不知它是不规范的,而规范的写法应是"廷"。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将"廷"的字形改为"廷",含"廷"的一组字形也都随之改形。该组字的新旧字形并存了十四年之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混乱,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2009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又拟改回"廷"组字形。"廷"字混乱,挑战国家语委之权威;"廷"字复原,拷问国家法律之尊严。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果断采取措施为"廷"组字正名,使汉字规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撰著提要     
一文学哲学史地类 甲骨文字之发现及其考释──清光绪廿五年,甲骨文字发现於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之小屯。分甲归刘鹗者一千馀片,归罗振玉者三万以上。甲骨刻辞,乃殷虚遗文,较之许慎所见大抵为姬周文字,实称更古。自经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释之后,已得结果如下。(一)关于小学者:(甲)象形文字多恍若图书。(乙)会意文字,有特殊字同者;例如牢,或从牛,或从羊,其义则一。(丙) 正说文:说文中形体之讹者,因此证明者甚众。(丁) 正经文:罗氏从殷墟卜辞中发现阶段 字之本形,知古文 散二字形似,经书中多讹诈为散。(戊)参证金文:骨甲文中足为金文…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传媒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是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的,媒介在其中甚至起到关键性、主导性作用。检视文学的发展即可印证这一点。从口耳相传到刻在甲骨之上,文学克服了声音稍纵即逝的局限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成为历史性存在,纸张的使用和活字印刷的出现又使文学在共时性维度得以大面积传播,从而扩大并巩固了文学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