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探索导管超声在活体犬心腔内辐照心肌的可行性,及辐照后对心肌组织、细胞的生物效应.研制超声辐照导管在X线影像引导下经介入法进入活体犬左心室腔,在心腔内以频率4.3 MHz、声能1w/cm2的超声照射心肌1 min;即刻观察超声照射后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和细胞病理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导管超声辐照后光镜见心肌轻微充血,电镜发现线粒体普遍轻微肿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肌浆网扩张;血流动力学检测则显示有心肌收缩增强的趋势.超声辐照导管在心腔内辐照活体心肌安全可行,具有增加细胞膜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等生物效应、并且未产生毒副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与心动周期有关的胸部冲击时刻对钝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精细人体心脏生物力学模型,并针对40例处于不同心动周期的心脏进行胸部冲击仿真.心脏模型几何来源于医学影像,包含四个心腔、瓣膜以及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通过Abaqus中基于面的流体腔方法考虑冲击过程中血液与心脏的流固耦合作用.心脏的不同状态采用各心腔内压力与瓣膜的激活与否来表征.仿真结果显示:(1)建立的心脏模型在胸部正面冲击下心内血压曲线在试验范围内,能够正确反应心脏的冲击响应.(2)乘员胸部正面冲击下,左心房的血压峰值为(164.91±17.33)kPa,明显高于右心腔,使二尖瓣损伤风险高于三尖瓣;右心心肌的应力值为(1887.07±168.74)kPa,远大于左心,导致右心更容易发生心肌破裂.(3)心脏处于心室充盈期受到冲击时,心肌应力为(1901.3±150.7)kPa明显高于其他时刻,更容易发生心脏损伤.(4)心腔内的初始血压对碰撞中的峰值血压影响不明显,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2;而瓣膜的开闭状态对心肌的损伤风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钝性心脏损伤机理,为车辆安全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动负荷对左心室收缩性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游泳耐力训练为模型,研究了不同负荷下大鼠左心室心肌收缩性能指标dp/dtmax,d2p/dt2max和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一般训练d2p/dt2max明显升高,左心室肥大,心肌发生生理性代偿;过度训练dp/dtmax,d2p/dt2明显降低,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的病理变化;因此训练程度不同,左心室机能和结构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62例大学生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等指标在递增负荷后的变化,讨论SV(每搏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VO2max(最大摄氧量)、VAT(通气无氧阈)、HR(心率)等有关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男子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及不同体能受试者在不同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映。普通大学生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值为最大心率的51%~88%之间,此范围是最大摄氧量的34%-70%,是最适宜的运动负荷强度。大学生运动员组的适宜负荷强度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且大学生运动员在每分输出量后的心力储备仍有一定水平,建议普通男子大学生以心输出量开始下降时心率为安全运动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雄性大鼠的心肌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的适宜 训练方式。方法 选用 6 周龄健康雄性大鼠 48 只,建立大鼠耐力跑台模型。将选取的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安静对 照组(C 组,12 只);低强度组(L 组,12 只);中等强度组(M 组,12 只);高强度组(H 组,12 只)。4 组大鼠进行为期 6 周的跑台实验后,用生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内容包括: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4 组大鼠经不同强度耐力运 动训练 6 周后,结果发现,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的 SOD 活力在中强度组显著上升,而在高强度组显著下降 (P < 0. 01);GSH-Px 活力在低强度组和中等强度组显著上升,而在高强度组显著下降(P < 0. 05 或 P < 0. 01);与安 静对照组相比,高强度组的心肌组织 MDA 水平显著增高(P < 0. 01)。结论 低中强度的耐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心肌 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中等强度的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6.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模型,通过测定不同组别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灸神阙对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心肌、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训练隔药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训练组(P<0.05),GSH-Px活性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训练组(P<0.05),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由此提示,隔药灸神阙可减轻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骨骼肌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机体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明显延长耐力训练大鼠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7.
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一种损伤力学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核反应堆中压力容器和管道的破前漏(LBB)分析为背景,从连续损伤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压力容器和管道中环向和轴向半椭圆表面裂纹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扩展问题。以标量损伤因子表征材料的疲劳损伤,由裂纹尖端的损伤演化导出了与Paris公式形式相似的裂纹扩展方程,给出了Paris公式的物理意义。由此发展了一种分析表面裂纹疲劳扩展过程中形状演化问题的损伤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LCA进行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肿瘤由窦样腔隙构成,内皮细胞大多扁平,但腔壁上有少量乳头状结构凸向管腔,血管间含多少不一的纤维组织。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中LCA常合并恶性肿瘤。结论:LCA是罕见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LCA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密切观察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BCAA对运动员训练期间血清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研究在冬训期间补充BCAA对晨血中及不同负荷运动后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发现补充BCAA对清晨血清中NO和NOS没有影响,但能明显降低运动训练中清晨血清CK、LDH的活性及专项耐力训练后血中CK、LDH活性。结果提示:补充BCAA能有效保护肌肉组织,减轻肌肉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对油气管道的损伤进行实时监测,是建立管道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压电阻抗技术进行油气管道腐蚀损伤识别实验,实测不同损伤类型的管道损伤前后及不同损伤状态下的PZT阻抗谱,探讨了管道损伤与PZT阻抗信息变化的关系.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与损伤类型相对应的统计特征指标变化规律,能够判断管道损伤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IGR)老年人胰岛素敏感性和提升肌力、心肺耐力、平衡和步态表现的运动方案,招募75名IGR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下肢肌力、耐力、平衡和行走能力等测试,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将受试者分为肌力训练组(M组)、心肺耐力训练组(C组)、平衡训练组(B组),按照每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各组训练皆以3~4人团体进行运动,每次30~40min,每周4次,总共48次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干预结束后3d内进行后测,项目与前测一致.结果:C组和M组对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取得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平衡训练组虽具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髋屈曲肌、膝屈曲肌、踝跖屈肌和踝背屈肌肌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M组和C组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采用肌力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方案的老年人6min行走测试后测结果显著优于接受平衡训练的老年人(p0.05).M组、C组、B组受试者平衡能力均取得显著进步,且C组在串联行走测试的结果显著优于M组和B组(p0.05);心肺耐力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行走步频、步幅均显著增加(p0.05);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步频、步幅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心肺耐力训练组显著高于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p0.05).得出心肺耐力训练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等得到显著改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灌服蜂胶小鼠的渐进负荷游泳训练实验模型,测定了小鼠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了解蜂胶对运动小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灌服蜂胶以后药物组小鼠运动后骨骼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安静组SOD活性显著高于运动组和药物组(P<0.05);药物组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安静组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组(P<0.05).但安静组和药物组MD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蜂胶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氧化损伤的能力和作用.服用蜂胶能有效减轻运动所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对小鼠骨骼肌组织的破坏,有利于增强小鼠的运动能力和延缓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损伤机理及预防方法,采用临床实验跟踪和生理指标测试方法进行心肌性能测试和损伤评估,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出高强度运动训练下心肌损伤预防方法。分析在高强度运动训练下的心肌生理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以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心率HR显著性差异特征为测试指标,测试运动员的氧脉搏O2P,在进行长时间的有氧供能下,进行心肌损伤的功能指标分析,得到高强度运动训练下运动员心肌功能的参量体系结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均表示统计学上的特征分析,进行心肌红细胞分布概率密度特征分析,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肌损伤的代谢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氧脉搏O2P的测定,烯酰胺以不同的幅度下降,2,5-二萘基和2,5-二噻吩出现催化剂失活效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心肌损伤的代谢以72%的氟谱产率产生Ni(NO3)2·6H2O,采用40%~60%的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训练,得到RQ=0.85,氧脉搏O2P=1.23,LOADmax的差异性特征为P0.05和P0.04,实现心肌功能修复。实验显示,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心肌功能的修复,加快高强度运动训练的疲劳性缓解抑制,改善心肌功能,实现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强度训练(HIT)与高负荷训练(HVT),对健美操运动员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针对健美操选手进行为期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并于运动前、训练中、训练后对受试者血清肌肉损伤的生化指标、体脂率等进行监测.结果:(1)高强度复合式训练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体质量、体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素氮浓度;(2)提升血液葡萄糖、乳酸、肌酸酐浓度,增强天门冬胺酸转胺酶及肌酸激酶活性;(3)血液中的肌肉损伤指标值的提升与体脂下降率呈负相关,这暗示高强度复合式训练有利于肌肉再生,从而促使脂肪组织下降.结论: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使健美操选手体脂明显减少、血液中肌肉损伤指标值提升,表明该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肌肉再生,吸引全身含碳资源重新分配,使脂肪组织下降、肌肉组织增加,强度越高,碳资源重新分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肌肉疲劳及肌肉损伤机理自由基学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许多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由肌肉收缩所导致的肌肉损伤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直接影响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制约了运动技能的维持和发展,严重者会导致运动生涯的缩短。目前运动负荷所致肌肉损伤的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据此,本研究通过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调节损伤修复的生长因子层面,系统分析和探讨了肌肉疲劳及肌肉损伤和损伤产生的机制,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大鼠递增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模型,测定了灌服茜草提取物对大鼠心肌、肝组织某些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茜草提取物可以增强运动后即刻状态下心肌和肝脏组织中CAT、T-AOC、T-SOD、LDH、GOT、GPT的活性,可以显著增强大鼠心肌和肝脏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心肌和肝脏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抵抗脂质过氧化的功能,对增强大鼠运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耐力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之一 ,有氧耐力又是耐力的基础 用接近无氧代谢阈的速度进行持续跑训练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 持续跑时 ,练习强度控制在血乳酸值 30mg % - 33mg % ,心率 2 7次~ 2 8次 /10秒的跑速 ,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18.
运动会使机体血氨升高,短时间剧烈运动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嘌呤核苷酸循环,长时间力竭性运动主要是由于支链氨基酸的大量降解;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均会影响运动后血氨的变化情况,运动性疲劳也与氨的积累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应用血氨指标评定运动强度和量度、训练水平、疲劳程度和机能状态.文中还对该指标在应用时几点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大鼠骨骼肌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槲皮素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跑台训练建立动物模型,测定了大鼠运动力竭时间和肌糖原含量、骨骼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服用槲皮素后大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肌糖原含量升高;力竭即刻骨骼肌组织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酶CK活性的上升幅度显著降低。结论槲皮素能通过增加肌糖原含量,减轻骨骼肌自由基损伤来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可作为一种运动保健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力竭运动组、训练加力竭运动组.前组在安静时,后两组跑台力竭运动后,即刻取股四头肌测定红、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1)安静时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较红肌的高;(2)力竭运动使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降低,红肌的则升高;(3)5周的递增负荷训练对白肌肌纤维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对红肌的几乎没什么影响.此结果提示了递增负荷训练中可能慢运动单位较少参与运动,所以该训练方式可能只对白肌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