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付理叶变换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正常色散区域中群速度色散(GVD)和自相位调制度效应(SPM)对光纤中光脉冲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负的源啁啾脉冲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得到压缩,正的源啁啾导致啁啾脉冲频谱展宽,自相位调制也能使光脉冲压缩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光纤无线(ROF)系统中色散对光载波抑制(OCS)调制光毫米波信号传输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OCS调制方案。使用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通过调整两路输入射频信号相位、基带信号增益和直流偏置电压将2.5Gbit/s数据信号仅调制到(OCS)信号的一个边带上传输。理论分析表明,与传统OCS调制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相比,本文方案解决了色度色散引起的码元走离问题,大大增加了传输距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10km光纤传输后信号的眼图仍然十分清晰,在BER=10-10条件下,信号经过20、40和60km光纤传输后的功率代价分别为0.78、1.7和1.9dB。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光调制和磁光调制的组合光调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组合光调制是利用电光调制和磁光调制进行的一种新的光调制方法,用矢量分析和矩阵分析2种方法详细分析了在组合光调制中2种不同的组合光调制方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不同的组合光调制方式中,输出的光强信号不同,其中电光调制在前磁光调制在后的组合光调制中,输出光强中有功率信息,可利用这种组合光调制进行有功功率和电能的光测。  相似文献   

4.
面向数据中心短距光互连传输的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direct detection, IM-DD)技术,在光纤低损耗窗口C波段传输时,色散效应将引入严重的频率选择性功率衰退问题。从IM-DD系统色散损伤理论分析入手,阐述了利用单边带(single side band, SSB)调制技术实现高色散鲁棒性传输的机理,并对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综述,包括4种SSB信号的生成方式、2类信号调制格式和2种提取SSB信号线性映射项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算法。通过搭建SSB系统仿真分析平台,对信号生成方式、调制格式、DSP算法进行了对比与评价。通过对SSB调制光互连传输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分析、关键参数讨论,将为实际高色散鲁棒性短距光互连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模拟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的光毫米波在光纤中的传输性能.得到了单边带和双边带调制方式产生的光毫米波在光纤中传输后的眼图.结果表明,单边带调制方式产生的光毫米波在光纤中的传输性能明显优于双边带调制.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基于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及双二进制光信息编码技术实现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微波传输(Radio over Fiber)的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第一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构建光双二进制信号,其信号占用频谱带宽比NRZ码降低50%. 通过第二级光电双臂相干调制加载40 GHz超高频载波信号,实现光纤微波传输. 计算机仿真结果分析表明:CW激光光源发射功率为0 dBm,经过多级EDFA光信号放大与色散补偿光纤,在色散系数为17 ps/(nm·km),衰减系数为0.2 dB/km的标准单模光纤中单通道传输,系统码元传输速率可达40 Gb/s、传输距离1 500 km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求解分子离子在电场中速度分布,获得了小调制度近似下,速度调制分子离子光谱信号强度与调制度成正比、线型为Gauss线型的一次微分线型;理论分析了光外差频率调制光谱的线型亦为Gauss线型的一次微分线型,并分析了该两种光谱技术的优缺点.基于此,提出了光外差速度调制分子离子激光光谱技术,理论分析表明该技术测量获得的谱线线型为Gauss线型的二次微分线型,比纯速度调制测量灵敏度提高大约100倍.它不导致复杂的谱线线型,非常适合进行分子离子的振转光谱测量.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起源于三阶电极化率χ(3)实部的非线性折射率所引起的自相位调制现象(SPM)对光场分布的影响,经过一些近似处理,求解了多模光纤中的高斯光脉冲传输方程,所得结果与传统的单模光纤自相位调制理论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零散波长附近的色散缓变光纤及其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出在零色散波长处光脉冲在色散缓变光纤里无畸变传输所满足的色散和损耗的关系,分析了色散缓变光纤调制不稳定性,由于四阶色散的存在,在二阶色散等于零时,仍然存在调制不稳定性,并对比了色散缓变光纤和到时候光纤的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在单模光纤负群速度色散区由基孤子产生超短光脉冲的新方法,即当波长位于光纤负色散区的基孤子信号脉冲和波长位于光纤正色散区的泵浦脉冲在光纤中共同传输,光纤零色散波长位于基孤子波长与泵浦脉冲波长中间附近时,交叉相位调制能使基孤子压缩.数值计算表明,入射泵浦脉冲越强,由基孤子信号脉冲产生的光脉冲的宽度越窄,峰值功率越高,而且所需的光纤长度越短,但是压缩质量减小.当泵浦脉冲的阶数不变、泵浦脉冲脉宽减小时,信号脉冲的压缩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11.
紫外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近距离通信方式,分析了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和系统信道模型,利用紫外光的散射特性来有实现抗干扰非视距近距离通信这一难题;以紫外LED和光电倍增管分别作为通信系统光源、光电探测器,采用脉冲编码调制和循环冗余编码方式,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紫外无线光通信系统样机,实现了小角度的实时数据通信,通信速率为9.6 kbps,误码率1%以内,通信距离为5 m以内。  相似文献   

12.
光纤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作为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重介绍了光纤系统的基本构成,光信号的调制和HFC—光纤同轴混合网。  相似文献   

13.
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分复用(WDM)和频分复用(FDM)技术可用来充分开发光纤的宽频带特性,实现超大容量信息传输。在“八五”期间科研成果基础上,完成了4×2.488Gbit/s双向154km无中继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并已安装于京九九光缆干线广州-深圳段通信线路上作现场试验和试运行。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在5个多月试运行中未发现误码。同时,完成4×155Mbit/s频分复用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频道间距为0.1nm,传输距离为18km。系统实现了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24小时无误码。这一成果为FDM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全光网络中的光开关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整个光通信系统中,光开关是较为重要的光无源器件,在光网络系统中可对光信号进行选择性操作。光 开关的研究日益成为全光通信领域关注的焦点,总结了光开关在全光网络中的应用,介绍了光开关的基本工作原 理及光开关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光通信码间进行抑制抗干扰的过程中,光信号会受温度、大气流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干扰随机性较大,导致传统的调相阵列技术由于不能实时检测,从而无法有效实现光通信码间的干扰抑制。提出一种单周动态补偿的光通信码间抑制抗干扰方法,分析带有干扰的光通信系统,给出外部扰动向量的动态特性,分析无限时域的性能指标,将原系统和干扰系统和期望输出联立,获取光通信增广系统。在调制信号中引入直流偏置信号,将经调制的数据向量划分成不同子序列,赋予各子序列对应的加权系数,依据光通信码间安全工作区域信号范围对光信号进行限幅,通过正信号的切顶信号求出补偿信号。对正信号与翻转负信号进行符号拼接、偏置信号添加等操作,将光信号以光功率的形式传输至光无线信道。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作为信道模型,将负信号置零,进而抑制光通信码间的干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外光纤通讯系统中光弧子传输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1.光纤中N弧子相互作用;2.光纤中的光脉冲传播;3.在色散移位光纤中的飞秒经了-弧子相互作用;4.强耦合非线性参数弧波;5.光纤中有限带宽弧子传播的高阶效应;6.用非线性环形反射射对有限带宽弧子传播中的噪声积累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光纤具有非线性传输特性,根据光纤中的三阶非线性效应(Kerr效应)导致的材料折射率的改变,分析了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效应的产生机理,指出了由于一个波长的功率变化会引起同一光纤中其它波长光信号的变化,以及采用这种现象实现光纤孤子传输及全光波长变换(AOW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光孤子传输中的高阶非线性效应一直是光纤通讯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理想基态光孤子传输方程入手,以数值方法、傅里叶变换为手段,以MATLAB为工具,模拟五次非线性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通过编程模拟得到结果,在入射功率较大的时候(我们取50 W),此时五次非线性效应不可忽略,有γ20时,它将抑制高阶孤子的形成,为自散焦现象;当γ20时,它将促进高阶孤子的形成,为自聚焦现象.同时γ2会导致脉冲产生侧峰.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传输业务量的高速增长以及通信网络中利用光纤进行通信传输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立高可靠性、高生存性的光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通信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当前光纤通信网络现状及其现存问题,给出了一套提高网络生存能力的解决方案,即能完成光通信自愈保护的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实时采集光纤链路产生的告警信息和性能信息,并根据事先设定的自愈逻辑产生控制切换指令,完成自愈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传输设备在通信网中占有较大比重.不同的传输设备在技术上影响着通信网的传输质量,在经济上影响着通信网的成本.因此,选用何种传输设备是通信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模拟微波等是多年来广泛应用的传输方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已不如光纤、数字微波和卫星等新的传输方式,已经或正在被淘汰,在今后若干年内,主要是继续利用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光纤、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几种传输方式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通过分析国内若干通信工程的成本,找出了它们在现阶段用于国内通信的最佳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