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遗传算法和智能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遗传算法主要优化模糊神经控制器的隶属度参数和第三层的网络节点。对优化后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遗传算法和智能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遗传算法主要优化模糊神经控制器的隶属度参数和第三层的网络节点.对优化后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反馈系统原理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在传统PID控制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模糊神经免疫自适应PID控制器,阐述了该控制器的特点、控制规律和整定方法.控制器参数P、I和D分别由模糊神经免疫反馈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线修正.进行了恒张力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并与数字PID和模糊PID控制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免疫自适应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控制输出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和鲁棒性好,较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后因无法在线自动调整而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FNN, Fuzzy Neural Network)的自适应FNN-PID控制器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模糊神经网络良好的自适应自学习能力和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与训练,使PID控制器能够根据被控对象的变化而适时在线调整自身参数KP, KI和KD,从而达到理想的控制性能。将该控制器应用于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自适应FNN-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结合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新型的PID智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主要特点是选用遗传算法整定的PID参数值作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的初值,然后再对模糊控制的相关参数用遗传算法优化,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仿真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同样也优于单独模糊PID控制器和由遗传算法寻优而设计的PID控制器.同时,在研究遗传算法寻优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适应度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模糊优化控制及其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记忆细胞精英抗体遗传策略,能强化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和抗体浓度调节机制,从而使免疫遗传算法更快速、稳定地收敛到全局最优点.在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联合编码基础上,通过上述改进型免疫遗传算法实现模糊控制器参数的同步优化.另外,由于模糊规则库和隶属度函数通常都具有对称的特点,控制器优化时可将搜索空间减半,从而使稳定性、收敛性得到显著提高.将这种新型模糊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闭环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遗传算法(GA)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为了克服反向传播算法(BP)的缺点,通过遗传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亦即对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通过优化后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控制一个带有纯滞后的非线性对象,仿真结果证实了其性能较常规模糊控制器优越.  相似文献   

8.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结合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新型的PID智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主要特点是选用遗传算法整定的PID参数值作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的初值,然后再对模糊控制的相关参数用遗传算法优化,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仿真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同样也优于单独模糊PID控制器和由遗传算法寻优而设计的PID控制器。同时,在研究遗传算法寻优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适应度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波  吴捷  杨金明  赵世伟 《河南科学》2004,22(2):179-182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分级模糊控制器一用分级控制实现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降维,用遗传算法对各级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优化,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自调整、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了该系统的编程,并以风力太阳能混合发电的能量管理系统为例,与常规分级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对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起重机的定位和防摆控制,设计了两个模糊控制器,分别对小车的位置和负载的摆动进行控制。并将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隶属度函数、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进行优化,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从而实现了起重机的精确定位和消摆,提高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控制的智能火力/飞行综合控制系统(IFFC),设计了采用论域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给出了控制器输入输出的隶属函数,设计了相应的规则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给出了遗传算法各个参数的选择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的智能火力/飞行综合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颇有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逻辑控制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于模糊逻辑控制器优化的遗传算法,实现了模糊逻辑控制器参数和结构的同步快速优化。该算法对经典的简单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良,设计了一种带区间限制的十进制编码方案,实现了模糊控制器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的联合编码;并设计了受限分步一致交叉和变异算子,改进了经典赌轮选择法,避免了病态个体产生,加快了收敛速度。通过对典型的一阶和二阶工业对象控制器优化的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一般的遗传算法,该算法在群体规模较小(20或40)的情况下,能够在20代左右快速收敛到理想结果,并且在进化过程中很少产生病态个体,因此能够在小群体规模下,实现模糊控制器参数和结构的快速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该设计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的优化.算法中引入了优良模式自学习算子,改善了遗传算法的性能.通过对典型的非线性对象CSTR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模糊控制器的运行参数自调整公式以系统响应的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及稳态误差为性能指标,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Ke,Kec及比例因子Ku公式中相应的最优基准值Keo,Keco及Kuo和微调参数K1,K2及K3,设计一个根据系统当前的动态误差e运行参数可在线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以确保系统的响应具有最优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该控制器已用于控制由作者设计的智能人工腿中的执行电机.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运行参数固定的模糊控制器相比,这种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变量模糊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规则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确定并优化多变量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推理规则,适合于对一大类复杂非线性对象的控制.数值仿真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秦星  刘艳丽 《科技信息》2010,(22):104-105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优化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选取的效率及其控制效果,本文通过在基于矢量控制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速度环模糊控制器上应用遗传算法进行量化因子优化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设计模糊控制器的直接方法,该方法运用GA(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器参数寻优,具有设计速度快、人工干预少的特点.仿真说明采用该方法结果优于PID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冷轧机轧制中带钢恒张力这一特点,设计了四辊冷轧机恒张力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含有电压、电流和速度三个内环,最外环为张力环;电压环和电流环采用一维模糊控制器控制,速度环和张力环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控制。为了加强模糊控制的自适应性,采用了一种模糊控制的遗传算法将外张力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系统对带钢恒张力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即使在变工况下(大范围变负荷下)也保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的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使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能力,本文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使用遗传算法对模糊子集进行划分的优化方法,并根据模糊控制的特点,给出了改进的编码方法和交叉算子,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应用该方法对锅炉过热汽温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优化方法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GA学习的模糊小脑模型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学习的模糊不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即利用遗传算法学习和优化FCMAC控制器的连接权重,构成一个GA-FCMAC控制器,该算法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对于倒立摆非线性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本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