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1-11,23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通过地震异常综合判识,圈定有利矿体目标.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三维叠前偏移成像、阻抗反演特殊处理技术,可准确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形;同时,以单源单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海底高频地震(HF-OBS)资料为基础,利用二维测线数据的伪三维宽角叠加等特殊处理方法,消除假的速度异常并获得真实的精细速度结构,从而精细刻画水合物矿体的内部结构;实现水合物矿体定量评价并准确实施钻探是水合物勘探阶段的最高目标,研发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地震异常信息综合检测技术,以及多参量空间数据体的精细解释技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和钻探目标资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深入,在地震调查特别是准三维地震调查中如何降低补线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成了关键问题。利用潮汐与羽角预测技术,预测一个时间段之内潮汐变化规律,合理安排作业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0-20
天然气水合物是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潜力十分巨大。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近年调查研究圈定了南海有利远景区,并经钻探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芯样品。深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富集规律和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意义。本课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9CB2195)所设8个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研究目标为确定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地质环境及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南海北部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中,采用了单源单缆的采集方法,这样常规的二维数据采集方式能够较好地识别地质目标体,但是由于二维观测系固有的缺陷无法准确定位地下目标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研究并应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实现了数据二维采集的三维处理,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准确定位,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随着面元方位角的减小,地震剖面上的“马赛克”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对准三维成像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不断深入,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以后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很有必要采取方位角较宽的地震勘探方法,以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5.
该成果来自于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承担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课题的目标任务是:开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拟实验,为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拟及资源评价提供基础参数,并研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拟实验功能模块软件供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单道地震探测技术的工作方法,总结和探讨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油气井场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并对单道地震探测技术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空间上描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部展布形态及精细刻画其内部结构是井位优选的首要目标。单源单缆准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提高了水合物矿体的三维成像质量,其重要研究途径就是通过对导航动态定位精度分析,控制误差产生的因素,达到提高动态定位精度的目的。通过对罗盘及电缆等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大圆圆弧”数学模型,优化了采集参数并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测井因其高的纵向分辨率,已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要手段。目前南海海域水合物测井评价主要使用常规测井数据。常规测井曲线主要反映岩层矿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关于储层结构信息较弱。测井曲线的分形维数曲线可以间接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文主要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曲线具有分形特征;根据分形理论,讨论并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曲线的分形校正;求取并采用关联维数对水合物储层做非均质分析,对分形理论用于水合物测井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11-12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心关键技术主要是通过研制特殊取心工具和配套技术实现在天然气水合物区域内的钻探取心,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性能不稳定,易于挥发,在常温、常压下变成气体,给取样工作造成困难,因而需要研究特殊专有的取样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6-17
1研究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兴建的一批重大水库所发生的地震加以鉴别,开展水库地震鉴别工作研究,建立水库地震震例数据库。充分利用上述课题所获得的龙滩、新丰江和三峡水库库区地壳精细结构资料,建立起水库区精确的三维物理模型,使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技术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区域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变化特征,提出预测水库地震发生地段和震级上限的方法,以及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性评定技术和预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17-17,23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为:①自主研制几种地震现场急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适用于我国结构特点的灾情监控、人员搜寻、建筑物快速鉴定等专用仪器装备,填补国内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研制的技术空白,为今后大规模生产相应装备奠定前期技术基础;②研制基于模拟现场建筑物破坏场景的救援技术系统,为开展救援培训和现场救援方案制订奠定基础;③制定现场救援技术标准与救援行为系列规范,为规范地震现场救援工作的程序、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评价救援能力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35-36
主持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人:石绥祥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攻克基于网格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技术、网格环境下的信息发布技术、信息交换、远程多维动态可视化等关键技术,为海洋环境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技术进行技术储备,并为业务化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阐述了浅层剖面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对其在地质灾害调查、障碍物探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s)是一种由气体和水形成的冰状白色固态晶体,常在一种特定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和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以及极地地区的永久冻土层中.现有研究表明,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未来的优质、洁净能源,其蕴藏量约是现有地球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总碳量的2倍;它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最大载体,又可能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引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被称为21世纪的新能源,是一种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的战略替代能源。据估计,全球水合物所含有机碳总量可能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含量的2倍,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库。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与开发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该课题在2010年获得立项,实施计划为2010~2013年,期限4年。由于涉及单位较多,技术难度较大,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依托单位提出将课题实施年限延迟至2014年12月,并将课题负责人由中国海洋大学的李三忠教授更换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郑彦鹏研究员,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办公室的批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2-12,17
1课题简介基于水库数字地震观测及主动震源观测技术,研发精细探测水库三维地震活动及地震震源特征、介质和应力环境的技术,通过在新丰江、龙滩和三峡3个典型水库的示范应用,结合具体水库水位的动态过程、水库规模、库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深浅水文地质以及岩性等因素,探测水库地震的发生条件,  相似文献   

19.
1 课题简介 1.1 课题目标 研发地震预测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构造活动动力过程及前兆机理的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研究,发展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开展区域预测预警判据和指标研究,提出典型地区分级地震预警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在日常地震预报工作中获得实际和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地震经验性预报向物理预报过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验收. 课题在集成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研制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OBS)、研究和开发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BP)与混合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系统(HSI)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