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宁  孙旭 《科技咨询导报》2009,(32):179-179
在过去10年里,我国人均广告接受量迅速增长,其结果是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程度,敏感程度和信赖程度都大大降低。所以广告必须讲究艺术,因为广大消费者不仅仅是生理的物质的消费,还有精神心理的消费,本文具体分析了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入手,揭示了广告与心理及文化的关系,强调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而引发的消费心理的不同,建议人们在进行广告英语创作时,要充分注重这些文化心理上的差异,这样才能创作出成功的英语广告。  相似文献   

3.
广告语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言主要是指在广告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广告活动与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在广告文案的写作中它与写作技巧、广告的策略创意以及消费者心理密不可分,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其不同的特点。但是它根本的特点应该源于广告推销的本质,即为推销目的所决定的“夸饰性”、“劝说性”和“承诺性”特点。正是这三点使广告语言与其他语言明显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
依据话语的交际功能理论,结合受众的心理体验,从广告英语的语气、人称指代等角度探讨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着重分析了广告话语中语气表达的运用和人称指代的变化与受众心理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而使受众成为潜在的消费者。同时,分析语气和人称指代的恰当使用,将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商家为了促销而有意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营销手段.为了确保广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广告设计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运用心理分析策略,把握住消费者内心深处最关心的事物,通过形象思维进入情感体验.着力于创造构思,选择最佳媒介,并力求克服广告接受者的排斥心理,满足其情感需要,以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引导消费者,刺激人们的消费热情,实现广告促销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进口商标的文化意蕴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双霞 《甘肃科技》2004,20(8):195-196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短缺的作用。所以.语际问的翻译便构成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商标及广告的翻译.同样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需要研究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及审美价值的差异,决不是逐字逐句地把一种语言切换成另一种语言。它涉及到语言学,社会经济学,心理语言学,经济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和审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实践已经证明,成功的商标和广告的翻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成功的商标和广告不仅回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公司或国家的形象。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商品商标和广告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通过刺激消费神经,缔结商家与消费者情缘的丘比特的神箭.为了打动消费者,广告的消费群不同,广告创意的元素和内容也就不同.因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进而导致男女心理上的差异,而心理上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人对事物看法和行为模式的差异,这样导致男女对同一种商品的消费兴趣和注意力也不同.因此,同样一个产品,面对消费者的性别不同,那么它的广告创意的各种元素和内容也要随着性别差异而不同,要打动消费者,要针对消费者性别的差异来制作针对性的广告.  相似文献   

8.
抖音广告的消费者受众主要呈现出新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跟风心理等四种心理。精准把握受众心理,洞察、迎合消费者心理动机,清晰受众群体的“痒点”和“痛点”,是抖音广告营销成功的关键。为快速实现抖音广告的营销效果,营销人应采取注重受众心理的情感营销、病毒营销、饥饿营销和关系营销等策略,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其好奇心,满足其情感上的体验和认知需求,并抓住受众的从众心理,生成消费黏性。  相似文献   

9.
李科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58-159
在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广告处处皆是,琳琅满目,已成为商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决定投资和消费策略的重要信息来源。广告语言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翻译的特殊性,广告语言中所运用的修辞特征也是在翻译中值得斟酌的重点。笔者将语言修辞功能和翻译方法与广告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探讨英语广告的修辞特征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态语言的重要内容,生态批评话语主要从环境及生态两个角度出发,实现对生态语言运用情况的批评分析。缺乏生态关怀、过度强调消费欲望、滥用绿色营销等是英语广告中的非生态性干扰因素。消费者需充分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不被产品广告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应对生态危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