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微子在标准模型中是没有质量的,而在R宇称不守恒的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却可以产生中微子质量。本文采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希格斯场和费米场双重态,并根据在高能标的最初的双重态和它们的真空期待值定义了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双重态。  相似文献   

2.
希格斯场是标准模型中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核心,通过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直接赋予质量,构建了粒子质量来源的机制.与希格斯相互作用的夸克质量本征态和参与弱相互作用的夸克味道本征态不重合使得不同代的夸克发生混合,即CKM机制,是目前唯一确定的CP破坏来源,但所提供的CP破坏远不足以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因此,在实验上对希格斯粒子和CKM矩阵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寻找新的CP破坏来源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值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本文将介绍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以及味物理中CKM矩阵参数特别是相角测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上的最新进展,回顾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团队在希格斯粒子及味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献礼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百十周年.  相似文献   

3.
现今,“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所有基本粒子质量的来源,也是标准模型预言的最后一种粒子,目前,物理学家普遍认为不排除未来可能会发现其他带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许多物理学家认为:事实上,希格斯玻色子组成希格斯场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理论模型,而这些理论模型预言了应有五种不同的希格斯玻色子,它们不仅带有电荷,还有可能带有色荷,而且质量也不相同。希格斯场遍布在宇宙中,该文就这五种不同希格斯玻色子及其组成的希格斯场,作一理论模型预言之图表解析。  相似文献   

4.
带有单个电荷和双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和H±±)是希格斯三重态模型中的特征粒子.主要研究在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带电的希格斯玻色子与W玻色子的联合产生过程:e+e-→W+H+H--.计算了该过程的产生截面、末态粒子的横动量和快度的分布,并分析了标准模型的背景.结果表明,产生截面在一定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几个飞靶的量级.只要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很大,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实验中可以通过该过程探测到这些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工作讨论了标准的六层子模型中的层子混合角问题,分析了混合角的实验值范围,在这些讨论中都没有考虑中性重轻子和中微子在弱作用中可能存在混合的问题。如果中性轻子只有中微子,并且中微子质量为零,那么由于中微子质量的简并,弱作用的本征态也就是轻子的本征态。但若存在中性重轻子,尽管这种粒子在轻子分类中属于什么地位还不清楚,一般地,轻子就可能以混合的方式参与弱作用。事实上,中微子产生中性重轻子的事例就暗示了可能存在中微子与中性重轻子的混合。如  相似文献   

6.
我們发現,如果允許中微子有質量而在标准的弱电統一模型中引入中微子右手单态,在一代輕子的情况下,对中性弱流和带电弱流完全沒有影响,在多代輕子情况下,中性弱流仍然不变,但在带电弱流中将出現中微子左手态的类Cabibbo混合,这可以引起中微子振蕩。  相似文献   

7.
贮存环中子衰变的中微子工厂为研究CP破坏效应提供了条件;超对称性模型在宇宙中产生物质的能力的假设提高了通过希格斯玻色子衰变的研究用来揭示CP对称性破坏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希格斯(Higgs)粒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标量粒子.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希格斯粒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宇宙暴涨时期,使宇宙加速膨胀的往往是也一个标量场,或者标量粒子,被称为暴涨子.由于能标的不同,希格斯粒子不能直接作为暴涨子,但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暴涨子却有可能是希格斯粒子在高能标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本文作者回顾了希格斯暴涨模型,并且着重讨论了宇宙学常数在暴涨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brick-wall模型计算了Reissner-Nordstr9m几何中的引力场、电磁场和中微子场的统计熵.结果表明玻色场的主项熵是标量场主项熵的整数倍,其倍数等于自旋态引起的简并度,有理由推测费密场也应有类似的性质,其中中微子场的熵为最小.  相似文献   

10.
 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从希格斯物理、新物理寻找、中微子物理、暗物质寻找、新强子态和强作用力机制研究、以及未来对撞机研究等方面回顾了2018年粒子物理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及突破。  相似文献   

11.
用brick wall模型计算了Reissner Nordstr¨om几何中的引力场、电磁场和中微子场的统计熵 .结果表明玻色场的主项熵是标量场主项熵的整数倍 ,其倍数等于自旋态引起的简并度 ,有理由推测费密场也应有类似的性质 ,其中中微子场的熵为最小 .  相似文献   

12.
本书所汇编的文章简略地描述了在这个重大发现的近10年中我们对中微子振荡的理解。而中微子振荡的研究代表了超出标准模型的3个无质量中微子的新物理。它意味着中微子必须有质量。  相似文献   

13.
Reissner—Nordstrom几何中自旋场的统计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brick-wall模型计算了Reissner-Nordstrom几何中的引力场,电磁场和中微子场的统计熵。结构表明玻色场的主项熵是标量场主项熵的整数倍,其倍数等于自旋态起的简并度,有理由推测费密场也应有类似的性质,其中中微子场的熵为最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SU(2)_L×SU(2)_R×U(1)模型中讨论中微子的混合问题,计及轻子的质量特征,对轻子与Hjggs场的相互作用耦合常数作了若干假定,定量地研完了中微子的振荡现象,并对中微子振荡与其质量关系进行了若干分析和讨论,得到与现有实验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的,对大气中微子流和太阳中微子流的测量提供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证明中微子非简并的质量和混合.研究了Hung模型,并计算了muon衰变的振幅.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Mojorana型和Dirac型中微子的精确差异及其可区分性,指出近期由其它作者建议在标准模型中区分Dirac和Majorana中微子的方法,在不远的将来是不可能成立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β-衰变中中微子的辐射是占优势的无质量Majorana型中微子和17Kev的重Dirac型中微子。这个建议清楚地解释了β-衰变中由Simpson等人发现的重中微子辐射的证据,所存在的振荡现象也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盘点了2016年粒子物理学的研究热点,在希格斯物理、新物理直接搜索方面提高了测量精度,积累了大量数据;中微子物理方面θ13的测量精度提高到了4%;低能强相互作用物理方面确认了5夸克态的存在,同时发现多个可能的4夸克态;暗物质搜索方向全面压低WIMP粒子及其他类型暗物质粒子同普通物质相互作用的截面。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低能情况下标准模型中的和有效场理论描述的保持l,l′质量的依赖性的弱电流过程,包括极化的和非极化的L,L→ll′l′_(νlνL)衰变.澄清了之前标准模型关于衰变率的两个计算的差异并提高了计算精度.最近在τ→eγ珔vevτ过程中发现的3.5σ反常可以通过我们对第一代B工厂已有数据分析测量的τ→eee珔veντ衰变过程的精确预测来检验.它揭示了如何通过对di-l′质量分布(使用合适的截断条件)和非对称T矩阵的测量显示出关联的末态无中微子轻子味破缺过程.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 (1)一项实验证实了τ中微子的存在.另外,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系列能够证明希格斯介子确实存在的迹象.发现希格斯介子对于人类了解宇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介子正是宇宙万物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诞生的大爆炸起就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 中微子非常重要,它拯救了能量守恒定律,也向现代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提出了挑战.中微子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它有无质量对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