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市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十一五"以来,合肥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2,(7):2
正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9,(5):F0004-F0004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高新区是合肥城市西部组团的主体.规划用地78平方公里。包括高新区建成区、柏堰科技园、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南岗科技园以及大蜀山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正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1995年5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滤清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2016年,蚌埠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蚌埠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居第42位,连续6年进位。  相似文献   

6.
《华东科技》2004,(7):52-52
1992年10月,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创立;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联合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荣誉称号E-mail:jnbi@jnbi.com.cn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萧山临江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围绕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为核心的"5+3+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推进高新、高端产业大集聚。一是更名为省级高新区;二是向国务院申报了国家高新区,并通过了科技部等部委领导和专家的评审;三是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新能源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坚定高新区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新区就是要又高又新。萧山临江原来是工业园区,按照区委提出的"临江要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区"这个要求,在思想认识上积极转型,抓住第三次工  相似文献   

8.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蚌埠高新区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滤清器产业基地。2011年以来,蚌埠高新区管委会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蚌埠高新区内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10.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新站高新区自设立以来,先后经历了4次区划调整,辖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204.73平方公里,现辖七里塘、磨店、三十头、瑶海、站北五个社区,户籍人口约40万。近年来,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器合",全面建设"三城三  相似文献   

11.
正回顾历史,广东高新区的发展始终与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同频共振。1985年,深圳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工业园。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热潮。1991年,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名单中,广东就有6家高新区位列其中。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成功完成了"十二五"粤东西北国家高新区"零"的突破和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的历史任务。"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12.
董凤 《广东科技》2011,20(21):94-96
二十载励精图治铺就科技创新路,二十载栉风沐雨谱写科技辉煌曲。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1992年11月9日,佛山高新区被批准成为8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5月国家第一个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以来,全国共建立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我省就有6个国家高新区,约占全国一成,居全国首位。1998年,广东省6个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3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24亿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高新区聚集创新资源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商品产业化,促进技术进步,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区,据最近统计,全国已有168家。国家高新区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13,(1):2
<正>国家级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南部主城区,毗邻长江、青弋江,环境优美,区位交通优越。高新区、弋江区两区融合,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建成区20平方公里,人口约22.51万。形成了北部9平方公里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的核心区,南部23.5平方公里上下游配套及居住服务配套功能拓展区、2.84平方公里城际南站片区高端商务圈。芜湖高新区2001年开始建设,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9月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12,(7):F0002-F0002
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8,(5):8-8
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复了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出的“一区六园”的管理架构模式,原则上同意将经国家统一审核批准的广东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广东佛山顺德工业园区、广东佛山南海经济开发区(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和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纳入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范畴,按照国家高新区的管理要求和标准,统领佛山六大工业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面临的新形势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舟山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创建省级高新园区要求,以加快培育发展船舶电子装备产业为重点,加快船舶装备产业链垂直发展,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一、初步形成"三园一区"格局舟山船舶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在浙江定海工业园区创建。高新区位于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核心区块,面积11.9平方公里,实际管理面积21.13平方公里。自船舶装备高新区创建以来,根据产业主攻方向,结合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和园区配套功能的  相似文献   

20.
梁文 《广东科技》2016,(14):27-29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为"清远高新区")是2003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2011年,清远高新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清远高新区,已逐渐形成有规模、成体系的产业布局,搭建起高层次、强支撑的创新平台。2015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在"以升促建"工作的推动下,清远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全面提挡升级,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