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达加斯加Bemavo铬铁矿、磁铁矿在Ambodiriana铬铁矿带铬铁矿带北端,严格受太古代Andriamena绿岩带及构造控制。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基性-超基性岩十分发育,矿体与晚太古代Andriamena群片麻岩岩组之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之斜辉辉橄岩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超基性岩的含铬性作了定量地计算分析.作者以新疆超基性岩体地质资料为基础,就构成该类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斜辉辉橄岩和纯橄榄岩,进行了Cr_2O_3含量与其它主要氧化物含量之间的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岩体中Cr_2O_3的富集程度受Al_2O_3的支配。  相似文献   

3.
青海祁漫塔格小盆地北基性岩墙群地质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漫塔格小盆地北首次发现的北西-南东向基性岩墙群,侵入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中及晚奥陶世祁漫塔格群碎屑岩组中。对辉绿(玢)岩墙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年龄为(396.5±3.1)Ma,时代中泥盆世;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基性岩墙为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显示的是具富铁演化特征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基性岩浆的分异演化未受陆壳物质混染;小盆地北基性辉绿(玢)岩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在中泥盆世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强烈挤压碰撞及其之间的相对松弛伸展,为祁漫塔格地区的构造岩浆旋回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4.
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主要由纯橄岩组成,其次为斜方辉橄岩、透辉橄榄岩,而斜方辉岩、透辉岩等出露较少。上述岩石一般比较新鲜,仅在岩体边部发育有比较强烈的蛇纹石化,此外,在岩体内的各类岩石中都程度不同地发育着角闪石化现象。该角闪石按形态可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5.
过去笼统称之为辉石玢岩的岚皋地区一套碱性-偏碱性基性岩体可以分成两大岩相和三大类岩石,即潜火山熔岩相和隐爆碎屑岩相;橄辉玢岩,(狭义)辉石玢岩,粗面玄武岩。  相似文献   

6.
粤西信宜贵子、茶山和陆川石窝一带浅变质云开群底部层状、似层状变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表明,变基性岩以变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伴生一套细碧角斑岩及少量硅质岩,变超基性岩则以蛇纹石化橄榄岩零星出露为特征,它们是遭受后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变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E-MORB和N-MORB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获得的Sm-Nd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24±77)Ma和(815±75)Ma,这为华南存在新元古大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板块坡十侵入体地化特征及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十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小侵入体之一.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和斜长橄榄二辉岩.岩石化学组成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εNd(t)=+1.3~+8.5,显示亏损型地幔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生岩浆为苦橄质岩浆,岩浆演化过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坡十侵入体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二叠纪幔源岩浆岩应该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河北大麻坪超基性岩包体的岩石组构和地震波速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测定大麻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含长二辉岩三类超基性岩包体中各主要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LPO),并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出地震波在岩石不同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1)大麻坪包体中橄榄石与斜方辉石的LPO方位关系与通常所见的[100]ol//[001]opx,[010]ol//[100]opx,[001]ol//[010]opx不同;2)大麻坪地区幔源包体的波速各向异性显著,岩石的波速各向异性特征与其宏观构造和微观组构一致,说明岩石组构是赞成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决定因素;3)由地震波速推测的大麻坪地区的上地幔成分与包体出露的情况一致,即主体为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地质学、地貌学、岩石学为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孟良崮地区的岩石特征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太古代侵入岩体主要是超基性、基性岩组成的万山庄岩套和以条带状英云闪长岩及片麻状英云花岗闪长岩为主的蒙山岩套.元古代早期侵入的是以条带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为主体的傲徕山岩套和牛岚辉绿岩.孟良崮地区的变质岩主要是泰山岩群残留体和区域变质、动力变质、接触交代变质侵入体.孟良崮包体带形成于2500-2450 Ma五台运动时期.  相似文献   

10.
产于超基性岩中的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复杂,物理性质稳定,抗蚀变能力强。本文通过对北祁连西段九个青羊等六个超基性岩体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铬尖晶石种属的研究,并计算了铬尖晶石的两种含铁率,探讨了该区分布的蛇绿岩型阿尔卑斯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11.
基性-超基性岩的区域展布特点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抚顺地区分布很广,一般是成群出现、成带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桦树背、苣蔴菜、永陵、万宝钵外围、红透山—树基沟、腰寨子—夹河厂、唐屯—黄屯等地区。如果把点与点、群与群之间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其成带出现,初步分出三个岩带,即浑北岩带、马圈子—柳河岩带、桦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闭合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含矿(铬、镍)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形成铜镍矿和形成铬矿的超基性岩浆环境有明显差异,铜、镍和铬的富集程度分别主要受二氧化硫、三氧化二铝支配.  相似文献   

13.
赞比亚东部省奇帕塔地区扎里拉铁铜矿带产在超基性岩体与中酸性岩体的接触带,通过对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分析,认为其成因属与超基性岩地有关的铜矿床,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余宪红  金文江 《科技信息》2013,(12):346-347
石泉-紫阳地区发育大量的基性岩体,岩性以辉长岩、辉绿岩和辉绿辉长岩为主,与其有关的矿种主要为钛磁铁矿。我队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在该基性岩带发现了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岩金矿床,金矿的发现打破了月河以南无岩金矿的历史,对该带的金矿找矿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的铬铁矿产出主要受超基性岩体的控制,文中通过对西藏54个超基性岩体化探数据中5种氧化物成分的聚类与判别分析,根据已知的22个岩体的含矿性预测出未知的32个岩体的含矿性,并对比两种分析方法的效果,指出判别分析所预测的含矿岩体结果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的。  相似文献   

16.
产于超基性岩中的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复杂,物理性质稳定,抗蚀变能力强.本文通过对北祁连西段九个青羊等六个超基性岩体副矿物铬尖晶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铬尖晶石种属的研究,并计算了铬尖晶石的两种含铁率,探讨了该区分布的蛇绿岩型阿尔卑斯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角闪石榴辉石岩(捕虏体)以及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作为初始物质,在千吨级立方多级压砧装置中进行了熔融反应实验研究,反应的温压条件为1500℃,3.5GPa,反应时间为24h.实验结果表明,角闪石榴辉石岩全熔;在橄榄岩-侧反应后产生了明显的三个带:纯橄岩带(D),方辉橄榄岩带(H)和二辉橄揽岩带(L).从D-H—L,尖晶石的Cr#值逐渐降低(68—59(D)-54—38(H)-35—12(L)),而Mg#值逐渐升高(46~55(D)51—64(H)-6676(L)),橄榄石的Mg#值逐渐升高(75—85(D)-8990(H)-89—90(L));反应后熔体的SiO2含量总体增加;从纯橄岩带向熔体(原角闪石榴辉石岩)一侧,其Mg#值逐渐升高(35415362).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不仅导致了岩石圈地幔中低镁纯橄岩的形成-即使岩石圈地幔向亏损方向转化,同时也造成了反应后熔体中SiO2含量和Mg#值的升高.因此,熔体地幔橄榄岩反应可能是造成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和埃达克质熔体高镁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米易新街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底板由二迭纪玄武岩组成,四周也都被玄武岩包围。前者沿接触面常有所谓辉长辉绿岩的分布;后者关系不清。因此,新街岩体的成因也和攀(枝花)西(昌)地区其他含钒钛磁铁矿基性超基性岩的成因问题一样,有三种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9.
利用角闪石榴辉石岩(捕虏体)以及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作为初始物质,在千吨级立方多级压砧装置中进行了熔融反应实验研究,反应的温压条件为1500℃,3.5 GPa,反应时间为24 h.实验结果表明,角闪石榴辉石岩全熔;在橄榄岩一侧反应后产生了明显的三个带:纯橄岩带(D),方辉橄榄岩带(H)和二辉橄榄岩带(L).从D-H-L,尖晶石的Cr#值逐渐降低(68-59(D)-54-38(H)一35-12(L)),而Mg#值逐渐升高(46-55(D)一51-64(H)-66-76(L)),橄榄石的Mg#值逐渐升高(75-85(D)-89-90(H)-89-90(L));反应后熔体的SiO2含量总体增加;从纯橄岩带向熔体(原角闪石榴辉石岩)一侧,其Mg#值逐渐升高(35-41-53-62).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不仅导致了岩石圈地幔中低镁纯橄岩的形成--即使岩石圈地幔向亏损方向转化,同时也造成了反应后熔体中SiO2含量和Mg#值的升高.因此,熔体地幔橄榄岩反应可能是造成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和埃达克质熔体高镁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别造山带新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露于大别造山带西部的新县岩体主要侵位于大别杂岩和卢镇关群斜长角闪片麻岩之中.采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获得该岩体的主体岩性钾长花岗岩的岩浆锆石年龄为134.3±1.4 Ma,该年龄代表岩体的结晶年龄.综合分析表明,岩体中各类岩石的形成顺序依次为灰黑色中粒辉长闪长岩→灰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肉红色粗粒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辉长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和肉红色花岗斑岩脉.岩体中主体岩性钾长花岗岩的侵位可能预示着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造山过程的即将结束,板内时期的即将来临;黑云母辉长闪长岩脉的侵入可能预示着大别造山带造山过程已经结束,非造山过程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