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工程应用出发,阐述了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强夯技术在处理黄土地基中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等的确定,并对夯点的布置、夯击遍数和间歇时间和夯击加载机具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山区机场粉质粘土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用合理、经济的方法对山区某粉质粘土高填方机场地基进行处理,减小工后沉降,通过比选山区机场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振动碾压法、冲击碾压法以及强夯法,确定强夯法为适用于本机场地基处理的最优方法.通过现场强夯试验区不同夯击能(1,2,3,4 MN·m)进行强夯处理对比试验,根据地基处理前后物理力学参数和处理效果分析,确定夯击能为2 MN·m,点距4m为该工程的合理加固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盐渍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盐渍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鉴于吹填土具有含水量高、地下水埋藏浅、表层承载力低等特点,工程建设中采用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对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针对以粉砂、粉土为主(土层含大量粘粒)的吹填土,采用明沟排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通过低能量预夯、推土机碾压等辅助方式配合降水,加快降水周期;针对以粘性土(土层含大量砂、粉粒)为主的吹填土,采用真空降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真空降水,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减小土体饱和度,有效拓展了强夯法的适用范围.此外,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在夯击过程中应遵循"少击多次、先少后多"的工艺,使夯击能与超静孔隙水压的消散速率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处理地基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使用经济等优点,对于大能量强夯深层加固,先用中等能量级强夯形成较厚的浅层密实层,然后再施加大能量夯击的施工顺序才是提高施工效率和改进深层加固效果的有效途径,并举工程实例为证。  相似文献   

7.
利用能级为15 000kN.m的高能级强夯加固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测试夯击过程中夯坑及其周边土体的沉降变形,并对强夯后的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可发现,第1、2和3遍夯击时的平均夯坑深度分别达到4.38,3.71和1.93m,夯击过程中地表土体都发生沉降变形,并未发生隆起;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评价该场地强夯加固深度至少达到16.5m,并且在整个加固深度范围内,未出现软弱层,夯后地基承载力远高于设计要求值.最后,提出了利用Menard公式评价高能级强夯处理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时n值的范围,为同类场地条件下高能级强夯工程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软基加固处理实践,对高真空击密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在本地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加固处理过程中土体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变形、承裁能力变化等进行监测,并对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各参数包括强夯的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务击闻隔时间、夯击次数和遍数、真空降水的时间等进行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真空击密法能充分发挥强夯和真空降水的优点,有效加固了土体。  相似文献   

9.
冯利 《山西科技》2006,(2):117-119
文章对采用强夯法处理永咸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过程中,有关单点夯能和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距及点布置等强夯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际施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量级别,夯点位置,合理间距及夯击遍数的确定,控制参数的选用,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计算公式的验证等。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湖南郴州机场挖填交界区域路基工程实际,基于强夯处置路基加固机理,应用强夯法处理挖填交界面,开展夯击能为2.5 MN·m和3.0 MN·m,夯点间距为4.0,4.5和5.0 m的强夯处置现场试验,分析填土级配、强夯变形量及固体体积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不同夯击参数作用下的地基处理效果,提出最优夯击参数并研究在最优夯击参数条件下挖填交界面的差异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填方区采用夯击能为3.0MN·m点夯2遍+1.0 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0 m;挖方区采用夯击能为2.5 MN·m点夯2遍+1.0MN·m满夯1遍,夯点间距为4.5 m;强夯处理后挖填交界处的差异变形量仅为0.02 m,固体体积率相对差为0.5%,每层填筑厚度4 m满足有效加固深度要求,设计参数可以为其他相似填料处治地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小娟 《科技信息》2012,(3):452-453
强夯法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在许多地基处理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某液化地基进行强夯试验.研究了在强夯试验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与夯击次数、深度和时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和控制工艺,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强夯法是利用夯击能,使地基土得到夯实挤密,从而改善性能,提高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皖南山区泥质砂岩填土采用强夯法地基加固,是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明显,经济而又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一侧可观测砂土位移的模型箱内开展室内强夯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砂土地基在不同强夯能级作用下的地表夯坑变化、动应力响应特性、动应力衰减规律,同时通过对比强夯作用前后砂土地基不同深度处彩砂的位置变化,分析了强夯后砂土地基内部位移的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适用于砂土地基的最佳夯击能为6000 kN·m,夯击能2000、4000、6000、8000 kN·m对应的最佳单点夯击次数分别为15、14、12、12次.强夯对砂土的加固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浅层需要较少的次数即可密实,深处土体需要夯击次数的提升和夯击能的提升才能更好密实.  相似文献   

15.
总结强夯法处理山谷回填地基施工中的经验工艺数据,诸如夯击能量、单点击数、布点形式等。对成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回填碎石土层的效果良好,达到设计提出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压实系数等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坡顶强夯动力作用下边坡地基加固机理问题,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在试验中控制锤重和落距,分组测试在强夯过程中天然边坡的变形特性和动力响应特性,结合夯击塑性区概念解释强夯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机理,并结合数值模拟对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结果表明:夯击落点中心形成椭圆形有效加固区域,夯击对土体振动的有效影响半径小于3倍锤径;夯沉量与加速度值在最初3次夯击后趋于稳定;在相同强夯能级下,锤重对夯击点夯沉量的影响较落距更为显著,即“重锤低落”优于“轻锤高落”;坡顶夯击主要影响坡顶安全性,造成坡顶和坡中的水平位移显著增加,对坡脚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边坡地基加固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机场强夯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某机场地基强夯处理工程,试验研究了强夯处理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并通过静力解探、标贯和载荷板等原位测试对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强夯夯后地基进行了评价。最后综合试验结果,确定了处理本机场地基的单击夯能、布点方式和夯间间隔等强夯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弱膨胀土的变形特征和施工特点,讨论并确定了弱膨胀高填土浅层强夯加固处理的原则和参数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确定夯击能量、夯击次数等主要参数简便易行的工程方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短期内完成浅层填土固结沉降,有效提高地基强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利用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进行工程建设的越来越多,为适应需要,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北京市机械施工公司研制成功的“强夯加固地基”技术,是国内地基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新型夯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能级和夯击次数对土体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依托西部某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路堤强夯加固工程,结合强夯法在某高填方路堤回填加固中的应用,借助瑞雷波法测定夯实深度,进行了颗粒级配、颗粒密度、标准击实等土工试验,分析了填料的工程性质。结果表明:4 000,5 000和6 000 kN·m三种强夯标准处理所获得的竖向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8,9和10 m,最佳夯击次数分别为11,8和6次,土体浅层2 m以内因受夯击能量过大而振松,密实度反而降低,研究成果为优化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路堤的强夯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