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成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而伴随时代的发展,字幕翻译也经历了很多的改变,以此迎合观众的口味。本文从这个角度研究字幕翻译在影视剧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发展至今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徐爱君 《科技信息》2009,(22):106-106,108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出现,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字幕翻译也成为了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了处理字幕中的文化信息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提出了字幕翻译应采取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武婷婷 《科技信息》2013,(6):202-202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其具备文学翻译的某些特性同时又具有口译的特点。影视字幕的翻译既是一种艺术的再现,又是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进行释意的过程。本文以日本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法国释意学派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文电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对英文电影的进口逐步增多,但对其字幕翻译存在一些不足。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特点,翻译时应采用一定的策略,注意一定的翻译方法。加强对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就是电影创作者与译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以《铜雀台》的字幕翻译为个案,阐述了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提出了传递适量信息、忠实传递信息、强调主要信息和表达清晰通俗等四个字幕翻译准则,以期促进字幕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异化的趋势在字幕翻译中越来越明显。文章从字幕翻译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信息理论三个层面着手,并引用了好莱坞影片和流行的电视剧作为例证,来论证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7.
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在时空的制约下,如何准确有效地向译语观众传达相关的信息。而功能译论则考虑译文功能,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达到的交际目的,强调“目的决定方式”。本文选取《老友记》部分字幕的英译,运用功能译论分析其优劣,探讨合理的翻译策略,从而说明这一理论在字幕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健 《科技信息》2012,(20):217-218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选择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跨语际、跨文化的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层面对字幕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以期能拓展字幕翻译的研究领域,并为字幕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晓芸 《科技信息》2010,(25):I0254-I0254,I0367
作为理解电影情节的辅助手段,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本文主要讲述了英文饮食字幕翻译的主要特点以及在这种特殊类型的翻译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字幕翻译应通过对源语信息进行浓缩、简化、省略等减译处理,给观众提供通俗易懂、简洁流畅且符合人物个性的字幕语言,让观众迅速准确地明白剧情。翻译的难度在于文化信息的转换,翻译时应尽力保留源语独特的表达方法,诸如词语、比喻、典故、人名等应直译,以体现源语及其文化的瑰丽;不得已时,再采用意译,以达到与源语功能的对等。意译时,可采用适度的娱乐化改写或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译理论无法适应电影字幕翻译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由德国威米尔等学者提出的目的论,为字幕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结合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试图回答目的论能否指导字幕翻译,译者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技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把经典美剧《越狱》4季共80集的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做成一个小型翻译语料库,并借助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ParaConc,对该字幕翻译进行了穷尽分析.研究发现,在《越狱》的汉语字幕翻译中,虽然有悖于前人字幕翻译理论中的“瞬时性”和“无注性”,但是加注译法普遍存在于该部影视剧的始末.具体来说,加注译法主要运用于文化词语、双关语、晦涩冷僻词语、实时画面信息、外语对话场景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字幕翻译成为当前热门的翻译领域。本文从纽马克的语义交际翻译理论入手,以《公主日记》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影视字幕的有效翻译策略。文章提出因字幕翻译受时间、空间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影视字幕又是集表达、信息、祈使功能于一体的文本,因此,字幕翻译应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缩减式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影片传播文化、唤起兴趣、提供愉悦和增加票房的多层目标。  相似文献   

14.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效度,作为评价字幕译文的标准,反映了影视作者交际意图的实现程度,实现效度就是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英语的语言形式化程度高于汉语,译文需衔接隐化;字幕文本的瞬时性特质,译文需措辞简化、语法范化和文化显化;影视多模态符号的辅助性,译文可适度异化。无论是重现还是调适,都要关注汉语受众的认知期待,既保证字幕的可接受性,又体现汉语的字字珠玑,以实现字幕翻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15.
孙银峰 《科技信息》2007,(28):136-137
"注释"或"加注"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加注可以使译文更加清楚易懂。但是在影视翻译中,特别是在译制片中,由于其自身在时间和口型方面的限制,一些学者认为注释法在影视配音翻译中难以实行。本文从注释法的作用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等方面运用实例来说明注释法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实践方式的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元语言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综合了影视及传统翻译的特点。字幕翻译要注意三种形式的元语言运作:词汇元语言、语境元语言及文化元语言。这不仅是提高字幕翻译实践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借助元语言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22-I0122
本文从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以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为案例,浅析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针对字幕的特点,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字幕翻译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起到了使观众很好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描述性手法,对两部影片《阿甘正传》与《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对文化他者的改写现象。字幕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要求对原语文化的翻译通俗易懂,译者因而通常会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受众尽快在最佳程度上理解原语表达的信息和艺术内涵,这就使得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和文化的改写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电影字幕翻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由于受到技术和语境的约束,电影字幕翻译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字幕翻译应尽可能地产生最佳关联,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曾华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107-108,115
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考察影视剧字幕翻译,指出由于其自身的艺术形式,影视剧字幕翻译必须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翻译,灵活处理文化问题,重组文化意象的明示和隐含意义,最终目标应是为译语观众创遣最佳关联的字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