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昆明铁路枢纽工程强膨胀岩浅埋富水隧道,采用现场监测和Midas-GTS有限元模拟的手段,提出强膨胀富水隧道围岩控制关键技术,构建强膨胀岩富水隧道稳定动态反馈评价体系.将三台阶加中立柱法(3S1C)与台阶法、交叉中隔墙法(CRD)进行对比,优化施工方法,达到确保工程安全、加快施工进度、节约项目成本的目的.在同等地质灾害条件下可以指导施工,有效减少施工中带来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浦南高速公路葫芦丘隧道出口富水、偏压、软弱围岩地段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对富水、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进行连续的监控量测和动态设计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柳泉3#隧道施工为工程实例背景,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湿陷性黄土、浅埋、隧道富水、小净距等技术难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在浅埋小净距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为以后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潘鹏旭  陈伟  郑京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714-12720
为了解隧道下穿富水强风化砂岩地层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依托某电缆隧道下穿广深铁路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分析了具体施工措施对隧道及地表变形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地表列车荷载和地层富水时,开挖及顶进力为地表沉降、隧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单独考虑列车荷载或地层富水弱化作用时,列车荷载会使得下穿段地表沉降和隧道拱顶沉降增大,而地层富水弱化对隧道进出口段沉降及下穿段底部隆起影响较大;当同时考虑列车荷载和地层富水时,隧道拱顶沉降及下穿段路基沉降均会大幅增加。对比分析现场监测、Peck公式预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知数值模拟结果与不考虑地层富水弱化时的Peck公式预测结果十分吻合,但由于其未考虑加固止水措施,地表沉降大于现场监测结果。电缆隧道下穿广深铁路现场施工严格执行现场监测和变形控制措施,将地表沉降值和隧道拱顶沉降值分别控制在6 mm和10 mm之内,隧道底部隆起控制在5 mm以下,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列车的运行安全,并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任雨生 《科技资讯》2011,(34):42-43
铁路隧道因所处地域地形地貌和围岩水文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施工一般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目前在建和规划的铁路建设项目中,软弱围岩隧道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部分隧道还存在围岩破碎和岩层富水等不利因素,其施工安全质量问题较为突出,控制不当极易发生变形过大和塌方事故,损失巨大。加强软弱围岩隧道洞身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软弱围岩隧道洞身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下关隧道通过全风化花岗岩浅埋富水隧道开挖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隧道安全顺利的通过浅埋段施工,施工进度明显改善,施工成本有效减少。通过洞外井点降水,变洞内为洞外施工,加快了全风化花岗岩浅埋段富水隧道开挖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7.
査云山 《科技资讯》2012,(10):45-45
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分布着面积巨大的岩溶地区,不少隧道工程会穿越高水压富水山岭。在工程建成和实际运营中,高水压富水山岭隧道出现渗漏水现象的情况比较突出,已经成为重要的水害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着隧道的使用质量和运营水平。高水压富水山岭隧道的防渗堵漏涉及化学工程和建筑工程两个大领域,尚有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本文中,笔者就高水压富水山岭隧道中出现的渗漏水现象的预防和修补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肖旭 《科技信息》2007,(22):83-83,141
由于软岩自身的一些特性,隧道施工时将对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等,因此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支护具有不同的特点。软弱围岩隧道由于自身的地质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身稳定性很差。若选择不好开挖支护方式或开挖后支护不足,支护质量达不到要求,忽视重点薄弱部位的加固,都会影响隧道围岩稳定,造成塌方。因此,合理的施工过程对维护围岩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以及缩短工期和节约投资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龙池隧道工程实际,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失稳变形特征及其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特长越岭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并不少见,但是每座隧道均具有特殊性.根据六盘山隧道施工中穿越F5富水断层出现的突泥涌水、支护变形、反坡排水等特殊情况,对该段安全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泄水降压、排堵结合、超前支护、帷幕注浆、长期量测、确保安全”的原则,并强调解决涌水问题是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千枚岩等软岩隧道施工中易出现垮塌等地质灾害。以典型千枚岩隧道———汶马高速公路鹧鸪山隧道为例,以地震波传播理论为依据,结合工程地质分析及地震波正演模拟,探讨TSP 预报中针对千枚岩构造破碎带在不同含水率状况下的地震波反射特性及解译标志,结果表明:纵波及横波遇千枚岩构造破碎带反射现象明显,横波较纵波反射更强烈;破碎带富水时,千枚岩泥化变软,纵波反射加强;从深度偏移角度分析,破碎带内正负反射频繁变化,单个反射层延伸性差。研究结果可以提高 TSP 在软岩隧道中的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形态多样,高压富水溶腔段是岩溶隧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充填型溶腔进行富水分级的基础上,制定岩溶隧道的防排水原则。对于可以排放的溶腔,研究总结了使岩溶水的排放得到合理控制的总体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对于采用“以堵为主”原则进行处理的高压富水充填岩溶,研究总结了相应的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隧道周边超前预注浆技术,并提出了外堵内固周边注浆新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结构防排水按照“因地制宜、堵排结合、多道防线”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王聪  朱永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2):9196-9201
富水隧道开挖易引起突涌水、掌子面失稳和支护结构位移过大等问题,采用帷幕注浆可加固围岩并止水,进而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为寻求合理超前帷幕注浆范围,本文依托京张铁路正盘台隧道实际,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模型,研究深埋富水段隧道超前帷幕不同注浆范围对围岩稳定性和渗流规律的影响,从而指导工程实践。研究表明:全断面帷幕注浆和全周边注浆可较好满足正盘台隧道不同渗水段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开挖卸荷和水力荷载耦合作用下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特征,以沈白高铁西谷隧道工程为依托,考虑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及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展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研究。基于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三维离散元粘合块体-裂隙流耦合模型,明确不同地质构造特征下的隧道突涌灾害模式,分析破碎岩体裂隙扩展和地下水渗流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论有:(1) 引入粘合块体模型和裂隙流组合模型,建立了富水断层破碎带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再现了富水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2) 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引起的突涌灾变模式差异显著,且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表现形式。断层破碎带倾角为45°时,破碎岩体沿掌子面下部溜塌涌入隧道,倾角为90°时,围岩向掌子面挤出,倾角为-45°时,表现为拱顶围岩垮塌。(3)富水破碎带突涌灾害程度随着水头增大而加剧,其中倾角为-45°时,突涌灾害程度受水头高度的影响最显著,倾角为90°时,水头高度影响相对较弱,但突涌灾害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4.
长岭隧道通过苦荞溪浅埋富水地段,隧道埋深浅,最小埋深不足12m。为保证施工安全,该段隧道开挖前对地表进行加固,同时配合超前地质预报,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原则,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围岩周边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观测值可对隧道周边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的合理性进行监控,这对安全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崇遵高速公路风梅垭隧道的实时监控,研究了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实时确定了合理的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建铝 《科技资讯》2007,(25):79-82
隧道施工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针对当前物理探测存在的多解性的特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长超前物探和超前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辅以短距离地质素描超前分析和施工前超长炮孔加密确认的"多阶段、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立体式超前预报技术".以此技术为依托对强岩溶区富水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功地穿越了金子山隧道进口工区岩溶富水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京富水砂卵石地层大断面隧道地层稳定性差、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对沉降控制要求高等诸多难题,在大断面隧道中采用CRD法、洞桩法进行施工,有效控制了工程结构、沿线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确保了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富水岩溶隧道施工时掌子面前方的安全岩柱对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为了计算出较为合理的隧道掌子面安全岩柱厚度,以华丽高速营盘山隧道为依托,基于塑性区贯通准则及位移突变准则,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别对不同埋深、溶洞内水压力及开挖方法下的掌子面安全岩柱厚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掌子面安全岩柱厚度的区间。结果表明:隧道安全岩柱厚度随隧道埋深及掌子面前方溶洞内水压增加而增大;隧道一次开挖洞径越小,支护越及时,安全岩柱厚度越小;最小安全岩柱厚度区间随隧道埋深增加而增大,但随掌子面前方溶洞内水压增大而减小。采用CRD法开挖时,掌子面安全岩柱厚度及安全岩柱厚度区间均最小,对岩溶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也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富水砂质地层的地铁区间隧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洋 《科技信息》2011,(7):347-349
以深圳地铁区间隧道在富水砂质地层成功顺利贯通为例,介绍在复杂地层中采用地面降水、超前预注浆及水平旋喷桩加固等辅助措施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另外,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采用悬吊保护措施也为矿山法隧道施工和管线的绝对安全带来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杨磊 《科技资讯》2011,(17):106-106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路交通事业的改革,最近几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高铁路道路建设,这些都促进了高压富水断层安全快速施工技术成为制约岩溶地区隧道修建的重点内容。针对这一点,本文以具体实例为对象分析了铁路隧道高压富水断层施工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