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应对突发事故时,应急指挥者应该能够根据现场信息筛选出最为有效的应急预案指导应急过程的进行,以减少事故的损失。考虑到突发事故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故应急过程需要依据事故的发展,动态地选择合适的应急措施应对突发事故,以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减少突发事故的损失。根据对于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决策的特点,以群体决策的专家意见为依据,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为核心,通过对应急预案专家的意见进行量化处理以及建立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应急预案优选方法,促进城市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高速公路发生突发事件后快速回归正常通行状态的能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安全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首先分析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考虑关键因素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安全应急响应能力模型。然后构建反映安全应急能力水平的评价模型并进行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高速公路安全应急响应水平。最后通过案例来论证提出的安全应急响应水平模型和评价等级模型是可行有效,并有助于相关部门改进制约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因素,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应急响应水平,真正保障高速公路通畅和安全。研究表明:准确评估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对高速公路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不仅能评估出对高速公路应急相关资源的配备能力,还能评价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葛洲坝航区是长江的咽喉,突发污染事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找出了易引发突发污染事故的原因,针对船舶防污染及事故污染应急工作内容、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应急监测队伍建设、重点源数据库及化学品安全技术、污应急监测培训与应急演练、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视系统、应急处理中心、应急处理系统等对策与措施,构建了葛洲坝航区突发污染事故应急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4.
安全事故的机理分析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基础,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了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的产生原因,分析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归结为"4M"要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的关键。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特点及其事故特征,综合国内外鉴别方法,提出当量事故数-鉴别指数-非定长分段法相结合的适合山区高速公路的组合鉴别法,最后在包茂高速(西安至榆林)铜川段进行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沈花玉  云佳 《科技信息》2010,(18):I0188-I0188,I0185
近年来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应急通信系统作为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应急通信的特点、分类、功能、相应的技术保证手段和设计原则,为应急通信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包括日常的应急监测准备和应急事故监测两部分内容,做好应急监测日常工作,对于及时、准确、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具有来势凶猛、破坏性强、处置困难、隐患较大等特点。如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理、事后恢复等工作,有关管理部门应做出制度安排。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中,要按照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环保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两类主体的责任。该文论述了永安市可尔乐食品厂氨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的全过程,提出了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昆石(昆明—石林)高速公路与陕西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及时间分布特征,并以当量事故率为指标,采用质量控制法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最后以昆石高速公路为实例分析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将近一半是追尾事故,其次是碰撞和翻车,碰撞、追尾和翻车3类事故形态累计百分比达78.14%;事故发生时间主要在2:00~4:00、12:00~14:00、16:00~18:00这3个高峰时段,此3个时间段共占全天交通事故发生总量的42.2%;通过对当量事故率的改进,采用质量控制法鉴别事故多发路段,能够切实反映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有效提高鉴别效果和应用范围;以昆石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根据当量事故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出昆石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共计12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口日益集中,社会活动强度增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人民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为减少突发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政府对应急技术的研发和整合高度重视。现代应急技术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置和事后修复过程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先进的无人遥感技术、现场应急监测技术和现代化环境信息技术在突发环境污染应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应急方案的制定拓展新思路,为管理者制定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敏感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某高速公路工程决算资料为依托,根据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对构成其工程造价的主要费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敏感性因素,为今后有关部门控制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陡坡多、车辙严重的问题,分析了超载(包括轮压与汽车轴载等)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以及长大纵坡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认为山区高速公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长大纵坡导致了车辆低速行驶,车辆低速行驶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超过夏季高温和超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坡度和控制坡长是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现行管理模式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度目标控制和实施体系及其CAM 框架.通过对常规数据库管理、网络计划技术、进度计划的单目标与多目标优化、进度目标状态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研制开发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度目标控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在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表明,该软件能较好地实现进度目标的跟踪分析、适时评价、优化调整及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应用MAS(多智能体系统)来处理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在MAS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处理系统MAS模型,探讨MAS中主体agent的结构模型、设置方法、功能描述、通信机制和协作机制,为基于MAS的高速公路紧急事件处理系统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宁高速雾天安全管理为依托,基于雾天交通安全管制决策模型、高速公路雾天安全保障方案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开发建立了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系统由雾情监测与信息采集、基于GIS的数据库管理、雾情预警与安全管理决策支持、雾情发布等子系统组成,可实现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制、路网交通流协调与应急处理等功能.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提出了管理单元划分原则、能见度采集设备布设原则和可变信息发布设施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的鉴别方法较少的情况,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事故与道路条件之间的关系及现有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量事故数鉴别指数非定长分段法,对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进行鉴别。最后选取云南省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合理有效,为道路安全审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汽车行驶理论,讨论道路坡度对车辆加速性能的影响,进而推导出道路坡度与变速车道长度的关系,同时计算出不同道路坡道时的变速车道长度的修正系数,并与现行道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坡道上变速车道长度的修正系数参考值,供公路设计人员设计山区或丘陵区高等级公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区高速公路平曲线建议限速标志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etrocount和GPS采集了8条山区高速公路的平曲线运行速度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出以小车运行速度差作为判定准则确定是否设置建议限速标志;选择平曲线半径和入曲线前的运行速度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预测小车运行速度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行速度和设计速度的综合确定建议限速值,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0 m的时候,运行速度差大于15 km/h,在高速公路平曲线上设置建议限速标志;根据驾驶人的视认特性,计算出不同运行速度下对应的建议限速标志前置距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经过系统分析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与节理及水文地质等,提出了该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顺层边坡滑移—拉裂、类土质边坡蠕滑—拉裂、褶皱区顺层滑移—拉裂以及碎裂结构边坡坍塌,为后续实际工程处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山岭区高速公路纵坡坡长限制的确定方法.以我国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典型车型(EQ140)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条正在运营的山岭区高速公路7个断面运行车速的调查、分析,建立了车辆第15%位车速与道路纵坡坡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以车辆的第15%位车速、第85%位车速为速度限制条件,提出了依据道路纵坡坡度值大小来确定容许车速的方法;利用汽车行驶理论,分析了车辆在纵坡上的减速距离;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适当放宽坡长限制的建议,同时给出了山岭区高速公路纵坡坡长限制的修改建议值,以供设计人员在山岭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