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其奠基理论为翻译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本文从旅游景点介绍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结合一些地方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文本,阐述了功能理论尤其是目的论对旅游景点介绍中译英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国燕 《山西科技》2012,(1):107-108
结合在旅游和调查过程的实际经验,对当前我国旅游景点介绍资料的英译建设进行了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97-1301
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的旅游业的跟进,旅游景点面临着精细化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景点的公示语,作为推动、吸引、帮助游客畅游的标示性平台,成为衡量景点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豫皖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开封和亳州为中心,发现旅游景点公示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英译实践,提出若干改进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几个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的错误英译及其产生根源的分析,指出其对新疆旅游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宣传广告是旅游行业对外宣传促销、招徕游客的一个重要手段,旅游宣传广告不仅是旅游景点品牌的宣传,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对外展示。在对我国旅游景点宣传广告的英译实践中,译者需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技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民俗习惯差异等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关广告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6.
革命历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由国内组织英译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在主流评价的影响下,该作品的英译文本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内容,遮蔽了原作中女性个体"我"对战争和革命英雄的充满人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归化于当时主流革命叙事的既定模式。对《百合花》英译文本的分析,可以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平行文本比较模式,通过对中文企业简介和其英语平行文本的对比分析,总结二者在文本特点、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化心理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异同,籍此探讨英译企业简介文本从中所获得的若干启示,并为我国企业外宣英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旅游篇章(LTT)的英译文本与英美两国的旅游篇章(BTT/ATT)随机采样为主要样本,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英汉旅游篇章的词汇认知图式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差异,以期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旅游文化的英译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宣和文物英译对于传播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汶口文化外宣和文物英译研究不足,实践中也存在用词混乱、中国特有词汇及意象缺失、英译文本难以兼具可读性与民族性、忽略文物英译历史文化性与简洁性等问题。应在遵循规范性、民族性、阐释性、跨文化交际性原则的基础上,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不断完善翻译方法,推动大汶口文化外宣和文物英译面向读者,扩大传播,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鉴于博物馆文本英译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对博物馆文本语言特色进行总结,并运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不同的语言特色给出相应的英译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应用性文本,企业简介的英译对于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国内企业的简介英译中存在的大量不当现象加以分析,结合相关实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对其有效途径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袁颖  肖水来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71-74,92
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大量运用颇具地方特色的习语。其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选取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文本,即一九四五年版伊万.金的译本和一九八一年版施晓菁的译本,对比研究两个英译文本对原文中独具特色的习语的翻译,探寻汉语习语翻译的技巧与艺术。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中文企业简介及其英语平行文本,指出它们在词汇、句法、语篇、文体和文化上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企业简介英译的启示并提出相关的英译策略,为我国企业简介的英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敏 《科技信息》2011,(3):I0182-I0182,I0209
本文侧重于人文景观中的历史遗产类旅游文本的英译。本文尝试对从Werlich文本语法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提高历史遗产类旅游文本的效果。在功能翻译原则指引下,对文本的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总结出目前历史遗产类旅游文本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旅游景点公示语可分为三大类:信息型、表情型和呼吁型。不同类型景点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翻译策略各异。然而,对于复合型景点公示语,翻译时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凸显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魏淑娟  许德法 《科技信息》2010,(3):I0221-I0222
目的论是西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结构主义的“等值”翻译观。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翻译研究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西安曲江文化旅游景点英译实例,探究目的论在景点牌示解说英译文本中的应用,进而提升旅游景点牌示解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旅游资料的英译是世界了解旅游景点的一个窗口,代表着旅游品牌的国际形象。从分析英汉旅游资料的语言特点入手,考察了福建省网络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发现英汉两种旅游资料的区别在:汉语重意合,善用四字格、句式工整、整体节奏舒缓;多用叠词,极力渲染,突出美感;善于使用数字、级别等抬高身份。而英语讲形合、对称和平衡,形式逻辑严密、节奏明快。并指出网络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各种词汇、语法、句式、文化知识等错误。建议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这种功能性较强的文体时,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对原作的信息适当添加、删除、修改等。  相似文献   

18.
从功能目的论出发,在归纳旅游文本类型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比较汉英旅游文本在语篇功能、行文结构和遣词造句上的差异,结合山西旅游文本的具体实例,提出了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的英译策略,即增译、减译、类比和改译。  相似文献   

19.
姜璇 《科技信息》2009,(31):J0170-J0171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旅游景点介绍被翻译成英文。但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要实现旅游文本的预期功能,译者可用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将功能理论应用于旅游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旅游翻译的应用性决定了旅游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感染功能为次。文章通过对长沙市部分旅游景点误译的举例分析,认为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