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Haeckel,1843~1919)提出了著名的“生物发生重演律”,认为“个体发生就是种系发生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或者说,“胚胎发育是种系发育精简的缩短的重演”。这一定律被认为是“生物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然而,现在我们已有充分的理由来否定这一“定律”。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球人与"宇宙人" 地球以外有没有人,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宇宙之谜>一文中谈到,"这是自古以来一个受人欢迎的题目". 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认为,地球决不是唯一有人类居住的星球.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在<宇宙论>一书中指出,别的星球也有生物居住.18世纪朝鲜著名学者朴燕岩也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统一的物质组成的,在一定地方,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会产生人类.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若是被看作研究生物与共栖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根据海克尔(Haekel)所作定义则是在1866年。可是,这门科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希腊时代就有了各种生物野外史、生物分布等研究。经过中世纪,C·达尔文又对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等生物和环境问题,生物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它们对种的连续所具意义等等生态问题作过研究。关于这些,在许多成书中均有详述。除了这些而外,以个体生理学、农、林、水产学等一部份作为母体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则必然含有模糊的内容,然而,在具有独自目标和方法的独立近代科学中成长起来的生态学则是比较新的科学。生态学本来是野外的生物学,并且是生物学(在  相似文献   

4.
数学生态学是生态学与数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用数学理论与方法来表达真实的生态过程(或系统)的行为动态定量关系的一门科学。自从1866年,海克尔(Haeckel)第一次使用“生态学”这个名词并给以定义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生态学早已成为生物学的分支之一,它是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自海克尔(E. Haeckel) 1866年提出ecology一词后,生态学便开始在物质水平上茁壮成长。1935年坦斯来(A. G. Tansley)将系统概念引入生态学,创造出ecosystem术语,稍后,1942年林德曼(R. Li-ndeman)又将能量从生命现象中抽象出来,从而使生态学迈入系统能量研究的新纪元,引起了生态科学的第一次大革命。而仙农(C. E. Shannon)的《信息论》(1948),瑞斯(Rice)1974、1984年两版《植物他感作用》和哈勃伦(Harborne)1977, 1982年两版  相似文献   

6.
生物序     
生物结构序指生物化学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花样,生物功能序指生命系统实现某种生物目的的调控过程。生命是结构序和功能序合目的协调的系统,结构序和功能序统称生物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达。《生物序》一文对此作了介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生物燃料目前成为一种十分热门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其实,生物燃料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家中的酒中就含有常见的生物燃料——乙醇。然而,由于不少能源公司用粮食来生产生物燃料而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8.
生物矿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基保  温树林 《自然杂志》1997,19(5):272-276
生物矿化作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几乎每一种生物都有成矿本领.近30年来,人们对生物矿物多样性和生物矿化过程的知识有了惊人的增长.生物控制矿化过程的基本因素是化学控制和有机基质的参与,生物矿物的晶体化学和晶体学取向将由矿化区化学和有机基质表面的生物设计决定.生物成矿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将促进材料科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气候与人     
人,大概是对天地之间的变化最敏感的一种生物了。只要天气略有变化,就有不少人伤风感冒、关节疼痛,有的人甚至在清晨没睁开眼时,就能预感到今天是阴是晴还是刮风下雨。对于这些影响,人们逐渐开始加以重视并予以研究,于是又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气象学,即研究气象对于生物的影响与生物对气象反应的学科。 生物气象学的拥护者包括医生、地理学家、植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动物学家与气象学家。他们成立  相似文献   

10.
生物进化论,早在十九世纪初即问世,它的提出是生物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以往支持生物进化论学说的证据都是从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发生学等大量宏观的研究中得出的,自生物学的研究由宏观进入微观领域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提供了生物进化论的证据,支持了生物进化论学说。《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一文,对这一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地磁场是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生存的一种物理环境,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适应了这一环境。环境磁场发生变化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即所谓磁场的生物效应如何,这是多年来人们探究的。近年来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引起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3,(3):30-30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迄今最长寿的生物,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海洋中的海绵,寿命长达1万多年。此前,人们发现了的寿命最长的生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生物能源也随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利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生物能源一直颇有争议。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了利用牧草生产生物乙醇的报告,又一次提醒人们生物能源不只是挂在玉米秆上。在世界上,目前的生物能源主要依赖玉米,2007年美国25%的玉米收成变成了用于汽车的乙醇燃料。  相似文献   

14.
《种系发生中的第三类生物——古细菌》一文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作者从生物进化证据的角度出发,对这类生物的特点进行了讨论。从古细菌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对整个生物界的系统发育问题有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许汉奎 《自然杂志》2008,30(4):232-234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人类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的乱捕乱杀、乱砍乱伐各种生物以及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人类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蓝蝶变色与梦幻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鲜艳的颜色一直是自然界的一个谜。美丽的蝴蝶、漂亮的热带鱼以及具有独特质感的花草,不论风吹雨淋日晒它们都永远不会褪色,除非生命结束。 这些天然的色彩就是再高明的画家也很难用颜料再现出来。 现代科技帮助人类向生物这一本领靠近了一步,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只需红、黄、蓝3种颜色的小点就可以构成变幻莫测的色彩。 最近,生物色彩奥秘的新发现,再次缩短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物在色彩本领上的差距,日本科学家从南美亚马逊流域一种蝴蝶身上找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实现了从发现生物到"制造"生物的转变。作为一门高度工程化的综合类学科,合成生物学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在贾斯丁·帕哈拉博士和朱莉·勒高特两位"生物极客"的带领下,我国部分青少年却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了合成生物学。我们特地选取了参与活动的几所学校,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们谈谈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79年第6期发表了《生物等离子:幻想还是现实?》一文,对国立哈萨克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主任、哈萨克斯坦科技协会理事会直属生物动力工程委员会主席В.Инюшин教授关于生物等离子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后来,教授针对该文的一系列论点作了辩解,提出了证明生物等离子确实存在的若干论点。现将的文章全文发表,以活跃学术空气,并期望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刘学礼 《世界科学》2002,(12):35-37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生物就与环境构成了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而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把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变作为统一的课题来研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系统以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表征,人类进入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但是和其它学科相比较,人们对包括人本身在内的生物界、生命现象认识还很不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更深入地探讨生命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反之,对生物系统的深入研究又必将促进其它学科的更大发展。因此,一个研究、探索生命科学,旨在认识和改造生物系统的科学研究新形势必将到来,正象有的科学家所予言的那样: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