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帝国主义脚下的“地震” 7月14日清晨,人们从无线电广播里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伊拉克共和国。这是你们的胜利日。这是你们的民族主义的日子。……”广播接着宣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包括最高权力委员会的“告伊拉克人民书,这个文件说:“伊拉克共和国将致力于维护统一的伊拉克的完整,将同阿拉伯各国和穆斯林国家建立兄弟关系,将尊重联合国的各项原则,将尊重符合国家利益的义务和条约,尊重万隆会议的泱议。”这个广播表明,伊拉克爱国军人在人民的支持下发动的一次革命已经成功地推翻了把这个国家导向悲惨境地的暴君和反动政客的统治,开始摆脱帝国主义的桎梏,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醒了的八千多万阿拉伯人民,再接再厉地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而斗争,而垂死的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则力图镇压革命,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阿拉伯民族反对殖民势力的斗争和阿拉伯人民反对国内反动势力的斗争,构成了当前中东局势的基本内容。在黎巴嫩爆发了反对夏蒙反动统治的人民起义后不久,作为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基地的巴格达,又在7月14日忽然变成一座革命的火山,英勇的伊拉克人民,在一夜之间,就把卖国的费萨尔封建王朝推翻了,反动的国王当场死于革命的烈火之中。新成立的民族革命政府,镇压了反动的势力,废除了  相似文献   

3.
英属圭亚那     
今年2月下旬,英属圭亚那人民挫败了美英帝国主义煽起的一次反动暴乱,击破了它们企图再次推翻(?)迪·贾根(cheddi Jagan)任总理的政府、阻挠圭亚那实现完全独立的阴谋。这件事实再次揭穿了帝国主义的所谓维护各国人民“自由选择”权利的谎言,同时也表明,和其它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样,英属圭亚那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任何反动势力所不能阻挡的。  相似文献   

4.
中东的空气在沸腾。黎巴嫩人民反对夏蒙卖国集团的武装斗争燃烧得越来越炽热;伊拉克爱国军人在人民的支持之下,胜利地推翻了反动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国,使阿拉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熊熊烈火又冲起一股壮丽的火焰;帝国主义惊慌失措,美国侵略者已公然发动对黎巴嫩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武装干涉。这是半个月来世界局势最重大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宣布:强烈地谴责和杭议美国的侵略行为,全力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苏联  相似文献   

5.
指向东南亚心臟的一把刺刀 1963年9月英帝国主义同美帝国主义合谋拼凑起来的“馬来西亚”,是英美帝国主义鎮压当地人民,威胁邻国安全,制造东南亚紧张局势的工具,是英美帝国主义安置在东南亚心臟的一把刺刀。英美帝国主义在軍事上集結兵力,把“馬來西亚”变成它們侵略东南亚国家的桥头垒。在政治上,它們还硬把“馬来西亚”塞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为美帝国主义无視亚非国家意見、侵犯它們权利的政策张目。“馬来西亚”积极执行帝国主义所推行的“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政策,殘酷鎮压北加里曼丹的民族独立运动;它还勾結泰国反动政府鎮压两国边境的人民爱国武装。它不仅帮助訓练南越傀儡集团和老撾右派的反动軍队打“丛林战”,而且公然协助美  相似文献   

6.
最近时期,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伊拉克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要根本改变了中东的形势。美英帝国主义妄想保持其殖民阵地,扑灭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火焰,迫不及待地对黎巴嫩和约旦实行武装侵略。现在,阿拉伯人民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茶的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的正义斗争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援。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是阿拉伯人民最坚决最忠实的朋友。“全力支持伊拉克和黎巴嫩人民的正义斗争”和“制止美英帝国主义对阿拉伯人民的侵略”两书辑集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反对美英侵略黎巴  相似文献   

7.
约半月前在巴黎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首脑会议,经过几天的尖锐斗争之后,在结束的时候发表了一个号召冷战的宣言和公报。杜勒斯说,会议“达成了目的的一致”。但是实际上,关于西方“团结”的漂亮辞句和反苏诽谤所掩盖着的事实,却是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崩离析和西方实力地位政策的破产。随着这种政策的破产,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大大地动摇了。苏联人造卫星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向全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团结和优势,揭示了当前国际形势中东风压倒西风这个基本特点。这从根本上破坏了北大西洋侵略集团的冷战和实力地位政策的基础。战后,作为世界反动力量的中心的美帝国主义推行实力地位政策,主要是利用反苏歇斯底里,凭借所  相似文献   

8.
自本世纪电视问世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电视迅速普及,到70年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建立了电视广播。当时曹有人预言,广播将被电视取代。然而时至今日,广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传送声音的能力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广播接收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和方便,其特点之一就是专业电台的出现。专业电台是针对某一特定听众群的广播,它既方便了收听,又吸收了一群固定的听众。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电台正在使广播变成“窄播”。妇女电台尼加拉瓜有一家专门反映妇女呼声与愿望的广播  相似文献   

9.
西德的对外广播自1952年恢复后,三十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1955年西德对外广播的时间仅为英国的五分之一,到1965年已超过英国。目前,西德设有两座对外广播电台:一座是对全世界广播的短波电台《德国之声》,使用34种语言;一座是对欧洲地区和民主德国广播的中、长波电台《德意志广播电台》,使用14种语言。两个电台对外广播每周累计为789小时,仅次于苏、美和我国而居世界第四位。西德对外广播的重点地区是第三世界和东欧各国。他们认为,象西欧和北美那些地区,对短波电台来说,“只具有部分的重要性”,因而削减了对该地区的广播节目,而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对非洲、亚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人民斗争的胜利对于美英帝国主义者简直象是当头一个霹雳,使他们惊惶失措。那时,反映他们意见的报纸普遍发出了哀鸣,而其中最反动的在哀鸣之余还气急败坏地叫嚷要进行武装干涉。两三天之后,美英帝国主义者公然进犯中东的疯狂无耻行动遭到了阿拉伯人民的坚决反对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抗议。这时候,尽管最反动的报纸还盲目地替美英政府的侵略行动喝采,但虚弱的喝采声掩饰不了对前  相似文献   

11.
尼赫魯及其所代表的印度反动統治集团,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鉢,越来越露骨地向印度的左邻右舍进行扩張主义的活动。曾經有一个时期,尼赫魯之流还躱躱閃閃,抱着反殖民主义和“潘查希拉”的旗帜。但是,随着时間的推移,由于国内外政策的需要,印度反动統治集团終于无法掩盖它的扩張主义野心了。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1月4日上午,刚刚从法国归来的阿希乔总统把总理保罗·比亚召到自己的办公室,平静地对他说:“我感到疲劳,我要退休了。”10小时后,国家电台广播了阿希乔向全国发表的辞职演说。根据喀麦隆宪法的规定,总理保罗·比亚接替阿希乔,担任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13.
彭金明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5):24-25,27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一种趋势。广播也应该随着传媒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要从传播理念、传播手段到传播内容等诸多方面适应和跟进新媒体的发展需求,促进传统广播方式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嫁接。网络广播、手机广播还有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等新的媒介业态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电台发展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     
以色列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犹太国家,与阿联、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为邻。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它的领土面积应为一万四千平方公里,但由于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人的很大一部分巴勒斯坦地区,因而实际控制面积为二万零七百平方公里。目前犹太人在以色列的二百一十多万人口中占88%左右,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茲人等。以色列的成立纪元前,犹太人即和阿拉伯人聚居在巴勒斯坦。十六世纪时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十九世纪末期,在奥、俄、德等国的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勾结,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想利用犹太人民迫切希望重建祖国的要求,打算在巴勒斯坦建立由它们控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被英国占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引起了激烈的反对。于是在美国同意下,英国于1917年11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声称要在巴勒斯坦帮助犹太人建立“犹太民族之家”。实际上这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它要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5.
苏美电波战     
在地球的上空,无线电电波时时刻刻在为人类传递信息而不停地工作着。自一九○二年无线电问世和一九二一年世界上第一个美国匹兹堡无线电电台出现以后,世界各国都先后设置了无线电发射台。无线电电波被用来做为通讯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控制着无线电广播网的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利用空中的无线电波,相互攻击并宣传自己,竞相向各自的对手和其他国家进行夫规模的国际广播。苏美之间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空中电波战。二次大战后,苏美两国都成立并加强了本国的对外宣传广播机构。美国的广播机构是“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自由欧洲电台”(Radio of FreeEurope)和“自由电台”(Radio of  相似文献   

16.
赫斯特系著名的专栏作家德魯·皮尔逊是美国赫斯特系报閥的著名专栏作家和广播評論員,在美国資产阶級新聞界被吹捧为第一号“有影响”的政治家。据說在当今美国的专栏作家中,皮尔逊的专栏被报紙刊載得最多,計有六百多家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国家的报紙,同时还有二百多家美国电台播发他的“独立”評論。德魯·皮尔逊亦名安德魯·魯塞尔·皮尔逊(Andrew Russell Pearson),1897年12月生于伊利  相似文献   

17.
大事日志     
1962年8月15日-30日17日民主德国全国阵线昨、今举行了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任务和德国前途”的文件。卡萨布兰卡宪章国家首脑会议15日至今在开罗举行,公报号召亚非国家通力合作,争取解放,铲除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8.
名词浅释     
阿伊共同防御协定阿伊共同防御协定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伊拉克共和国政府于今年7月19日在大马士革签订的。协定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签订的:美英帝国主义对黎巴嫩和约旦发动公开的武装侵略,并威胁要进攻新生的伊拉克共和国,这个紧急的形势要求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来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协定规定“两国象一个国家一样采取行动来抵抗对它们两国或者对它们当中任何一国的侵略”;“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步骤来在两国之间建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合作”。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面临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阿伊两国人民坚决保卫民族独立、维护中东和平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投靠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其“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科技战线极力鼓吹投降主义、卖国主义和爬行主义,对抗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回顾我们生产喷雾干燥机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蒋介石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日益加剧的侵略,始终采取不抵抗主义。究其原因,论者多从蒋介石的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进行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每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其阶级属性必然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于他的世界观之中;而其所制定、推行的政策又必然源出和受制于他的世界观。只有深刻地剖析了“七七事变”前蒋介石世界观中所存在着的严重的民族失败主义思想,方能说明为什么蒋介石政府长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主义。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