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淮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丰富,是区域内主要的生活、生产水资源之一。淮北平原土壤类型主要是钙质结核土和黄泛冲积物形成的新近沉积粉土,土壤母质均富含碳酸钙和氟。文章研究了钙质结核土及高氟水的区域分布;在分别探讨钙质结核土和高氟地下水成因的基础上,从土层性质、气候、水文地质等方面探讨了两者在形成过程中的关系;分析了F-与K+、Na+、Ca2+的相关关系,从而探讨了钙质结核土对高氟地下水形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淮北平原典型地质体成因规律及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淮北平原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在建高速公路试验成果资料,对淮北平原典型地质体,即新近沉积粉质土和钙质结合土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了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淮北平原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彦攀 《工程与建设》2012,26(3):394-396
文章研究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安徽平原的钙质结核土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进而提取钙质结核土的各种定量参数,如钙质结核的形状、大小,钙质结核的周长和面积等一些相关指标。探索基于GIS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在钙质结核土分析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进而为获得安徽淮北平原地区钙质结核土的微观参数以及对钙质结核土的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新途径和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多年的水质资料分析,总结了淮北平原北部黄泛区、西部河间平原区及沿河泛滥带、中部河间平原区及沿河泛滥带、东部河间平原区、南部沿淮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并提出了浅层地下水污染的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淮北平原地质背景的描述,结合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利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面沉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钙质结核土缩尺试样的压缩特性及其参数的修正方法,本文提出适用于钙质结核土的缩尺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钙质结核质量分数的钙质结核土大型压缩试验和缩尺试验下的压缩性,对缩尺试样的压缩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对钙质结核土使用相似级配法混合等质量替代法进行缩尺,可以获得适用于常规试验仪器的钙质结核土试样;在相同的钙质结核质量分数条件下,大型压缩试样压缩性普遍大于缩尺试样压缩性;修正后的压缩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钙质结核土的压缩性能,与工程中采用的压缩系数相比,更接近土体的天然性质。  相似文献   

7.
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其工程地质性质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其力学特性研究的开展,受到钙质结核的限制,传统小型试样的室内试验制样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试验。文章采取和制作了多组钙质结核土原状和重塑土样,进行了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分析了原状钙质结核土的级配特征,获得了原状土样的强度指标,并根据重塑土样的试验研究了土体c、φ值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高氟水分布规律及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省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规律和来源,结果表明:高氟水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西部、北部河间地区,面积2 085 km2,ρ(F-)平均为1.05 mg/L,且高氟水地区与土壤水溶性氟ρ(F-)为4.5~6.0 mg/L的地区范围有一定的重合性;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氟分布受到自然风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控制,高氟水分布中心区和主要城镇基本一致,但F-与Cl-相关关系不强;F-分布与环境条件有关,F-与Ca2+的负相关性表明高ρ(Ca2+)的环境有利于F-沉淀下来;F-与pH值的正相关性表明该地区的偏碱性地下水环境为矿物岩石溶解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地区经验与静力触探(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方法相结合,估算土层物理力学指标,通过收集整理安徽省淮北平原2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统计计算淮北平原地区黏性土比贯入阻力ps值的算术平均值、厚度加权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分析ps值3种统计平均值和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和相关性,并逐一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ps值3种统计平均值的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而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学特征各异,导致ps值统计平均值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拟合回归效果差异明显;除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等少量指标外,ps值的3种统计平均值与各常用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回归拟合效果良好;ps值最小平均值与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回归拟合效果最优。经检验并与相关规范对比,建议淮北平原黏性土可采用ps值最小平均值按文中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给出采用ps值最小平...  相似文献   

10.
以经历红土化作用的红土、东部沿海平原区的浅层硬土层及地表硬壳层等超固结土为例,论述了它们形成的地质历史;形成过程中的成土作用及垂向变化特征。结论是堆积后风化淋滤作用是造成上述超固结性土的主因,其次是上覆土层的自重压密。  相似文献   

11.
应用Biot软土固结理论,在有限元中考虑土体的拉裂和屈服破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迭代算法,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以某软基路堤处理为实例,计算了迭代前后的数据,以说明迭代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安徽淮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与土壤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讨论安徽淮北平原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的演变,及其相关沉积物的特征,并从成土母质,地貌特征和水文地质等成土因素的差异,探讨淮北平原土壤的发育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淮北煤田上石盒子组泥质岩中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绿泥石、蒙脱石次之,3煤段上部泥质岩中伊利石增多,地球化学指标也表明为半成水环境,说明上石盒子组上部为一套受海水影响的岩性组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尺度的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有利于科学表征氮素在连续尺度空间上的变异,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耕作施肥方案、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江汉平原后湖农场为样区,以土壤全氮为例,分析该区域1 000m和200m两个嵌套采样尺度数据样本,应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进行空间结构拟合分析,并探讨不同尺度上氮素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上空间变异特征差异明显,随着尺度的减小空间相关性变弱;同一尺度,由于受成土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变程、结构方差等特征函数也不尽相同.2)经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ANOVA),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氮的大尺度空间结构无显著性影响,而小尺度上则影响显著;土壤类型对大、小尺度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异均有显著性影响,随尺度增大显著性增强.因此,研究全氮含量变化影响因素的机理时,1 000m采样间距以下全氮含量变化研究需考虑土壤类型可能会带来农场土壤全氮显著性差异的影响,而200m以下采样间距则需同时考虑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给土壤全氮含量带来的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与土壤墒情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逐步回归分析1981—2003年土壤墒情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安徽省淮北地区各季节土壤墒情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时间连续性较好的5个站点的土壤湿度、降水量、日照3个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经检验可以应用到整个淮北地区,春夏秋冬各季节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88.92%、91.35%、91.96%、92.94%。  相似文献   

16.
Yetter-Drinfeld范畴上相关Hopf模结构定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L是域k上的Hopf代数,其对极为sL;A是Hopf代数,其对极为sA,令B是右A 余模代数.给出了改进后的LLYD中(A,B) Hopf模的基本结构定理,它是一般Hopf模基本结构定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完备格上的关系,在一族分子格{Li}i∈I的直积上引入了二元关系,讨论了关系的一些基本性质.借助于关系,在引入了下集的概念,证明了中的所有下集全体按集合包含序构成一个分子格.由此得到了一族分子格在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结构,并且给出了乘积对象中的全体分子与完全分子.最后证明了一族强分子格在分子格范畴中的乘积对象仍然是强分子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