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樟子松和异砧红松苗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干旱胁迫对两种苗木的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3年生樟子松和异砧红松苗木樟子松与异砧红松苗木,直到土壤含水量的20%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幅度达到最大,这些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是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对照.  相似文献   

2.
李正  刘艳  杜平  王刚  刘庆林 《奇闻怪事》2009,(8):196-197
通过5个晾晒时间的试验水平对樟子松苗木进行处理研究失水过程以及不同失水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经晾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为86.5%;而经经过15min晾晒苗木的持水量只下降36.5%,造林成活率就降到了43.8%.经过3h晾面的苗木造林成活率只有2.1%.由此可见,苗木持水量的多少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樟子松苗木在晾晒60min之内失水较快,60min以后失水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具有抗寒、耐旱、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探讨子午岭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大力发展樟子松优质苗木,不但可以加快子午岭乃至西北地区造林绿化步伐,而且对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子午岭林区春季风大、夏季高温、冬季严寒等特殊气候条件下,把握好关健性技术措施是樟子松容器育苗成功的保证。该文通过对樟子松容器育苗试验,总结出子午岭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苗圃的灌溉方法研究的意义和途径,作者基于林业生产的多年的实践总结,摸索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落叶松和樟子松苗圃灌溉方法,进行了苗木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水分能量指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樟子松在古浪地区引种栽培的苗期表现看,樟子松在生长和发育诸方面都表现出对引种栽培地古浪干旱荒漠气候的较强适应能力;对各种灾害性因子也有很强的抵御力;种植在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上,不仅有利于保苗,而且也有利于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播种育苗是苗圃繁殖苗木的一种主要方法。播种苗是利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侧柏、榆树、沙枣、沙棘、紫穗槐等都是采用播种育苗。下面将播种育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樟子松、沙地柏、长柄扁桃三种树种经适当组合在沙地矿区栽植,能使地表粗糙度由原来的0.20cm增加到1.06cm,显著降低地表风速,在接近地面50cm高度处,防风效能可达到21.8%,有效减轻沙地风蚀。植被恢复第3年,樟子松、沙地柏、长柄扁桃每公顷碳储量分别可达375kg、202kg、56kg,能有效固定CO_2,缓解温室效应。沙地柏生态价值较突出,经济价值较低,按苗木基地估值,  相似文献   

8.
辽宁章古台欧洲赤松种源苗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来自欧洲的13个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种源,以当地的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作对照开展了试验。结果发现,1a生苗木能否正常越冬成为评价种源好坏的首要因子,比利时,奥地利、法国等西欧种源生长较快,但不能正常越冬;瑞典、芬兰等北欧种源基本能正常越冬,但生长迟缓,潜力不大;波兰、爱沙尼亚种源1a生苗的越冬保存率在80%以上,2a生苗生长量与樟子松相仿且均能安全越冬,为适宜种源。  相似文献   

9.
对NaHCO3胁迫下5种木本植物苗木Na+、K+的吸收和积累及其与木本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Na+含量、地上部分Na+/K+总体上逐渐增加,地上部分K+含量逐渐降低.地上部分Na+含量依次为枸杞樟子松丁香南蛇藤白榆;Na+/K+含量依次为樟子松南蛇藤丁香枸杞白榆.研究表明,地上部分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不同树种抗盐性的有效指标,但对于非盐生植物与盐生植物应该区别对待,即非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负相关,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正相关.地上部分Na+/K+与抗盐性没有普遍联系,不能作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抗盐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樟子松无性繁殖途径,提高樟子松遗传改良速度,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嫩枝嫁接有关砧木培育、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樟子松在试验区不同土壤状况下的生长情况、保存率等做了详细的对比和持续的观测,樟子松在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适宜樟子松的繁育。解决古浪县乡土树种防护林生态功能退化的问题,提出了以樟子松为主要树种的树种结构调整模式,对于改善古浪县生态、协调农林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陡坡山地和干旱地区,受水土流失危害,水分、养分不易保持,因而用普通方法造林不易成活。省伊春林区的科技人员和工人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创造了草(竹木女)造林法。伊春林区一些林场陡坡、干旱地区进行草(竹木女)红松、樟子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冷杉等树种造林,效果可观。这种方法虽然培育草(竹木女)苗投入较高,但能一次成活,苗木长势好。郁闭成林早,要比采用其它方法多次造林  相似文献   

13.
《榆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位于塞上古城榆林市城南15公里处,是1979年由陕西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的西北地区唯一的樟子松良种基地,2000年7月改为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隶属于榆林市林业局。其主要任务是樟子松良种繁育,为防沙、治沙、造林、绿化服务,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丰收林场樟子松母树林的建立及经营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樟子松母树林质量优化的有效改进途径,对创优樟子松母树林基地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因其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在东北地区应用广泛,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适宜生长的优良树种。为缓解我市当前樟子松种子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本文作者探索研究了将樟子松用材林改建成母树林的方法,对促进母树结实,提高母树林种子产量和品质,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为欧洲赤松在远东的一个地理变种,原产于我国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红花尔基沙地,50年代以来,辽宁、内蒙、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先后栽培取得了成功,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尤其是辽宁省章古台的流动沙丘樟子松已成林,我们榆林市已成功地建起了樟子松种子园,同时营造樟子松幼林3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7.
毛竹与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表征与直观观察相结合方式探索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建立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与组织构造的对应关系,分析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差异,研究孔隙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压汞法对材料的孔隙率、孔体积、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参数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毛竹:导管、筛管、薄壁细胞和纹孔等部位。樟子松:管胞、射线薄壁细胞、纹孔等部位)进行观察,确定各组织结构所构成孔隙的孔径范围。【结果】孔隙率(毛竹47.58%、樟子松67.16%)及汞压入量(毛竹0.633 mL/g、樟子松1.596 mL/g)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内部孔体积显著低于樟子松。总孔面积(毛竹82.04 m2/g、樟子松18.16 m2/g)及中孔孔径(毛竹33.8 nm、樟子松445.0 nm)对比结果表明毛竹中大部分孔隙集中在孔径较小区域(32.4 nm左右),而樟子松木材中孔隙孔径主要集中在226.7、7 082.3 nm左右,造成毛竹孔面积显著高于樟子松木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毛竹中孔径11.3~100 μm范围内孔隙主要对应导管、基本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及纤维细胞。而835.0 nm左右孔隙对应基本组织及纤维细胞上纹孔。樟子松木材中孔径20 μm左右孔隙对应樟子松木材管胞; 而7 082.3 nm左右孔隙则对应具缘纹孔的纹孔口和射线薄壁细胞。此外,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中孔径小于1 μm的孔隙结构(毛竹中32.4 nm左右,樟子松木材中226.7、749.9 nm左右)主要位于具缘纹孔塞缘及细胞壁上。【结论】采用压汞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可以实现对毛竹及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表征分析,有助于分析竹木材料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然而,在通过压汞测试材料孔隙结构参数时,受墨水瓶孔效应影响,部分孔径较大的孔隙被认为是小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后续研究应考虑竹木材料的孔隙形态,从而实现对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的全面准确表征。  相似文献   

18.
榆林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和荒沙造林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宏  温丽芳 《广东科技》2012,21(11):176+171-176,171
樟子松是我市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草场防护林、农田以及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因其适合沙地生长、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喜光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荒沙造林方面。近年来利用樟子松进行治沙造林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效,成功解决了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造林难题。通过对榆林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9.
对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樟子松的树高、胸径、树龄及其频数分布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樟子松林中,有50%~80%的树木生长情况相差不大,有10%~15%的树木生长很差,有10%~15%的树木生长状况好于平均情况.(2)随着树龄的增长,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的分化都在加大,而胸径生长的分化更加明显,差异更大.(3)树高和胸径生长不同步,在樟子松幼林阶段树高快于胸径生长,18龄以上的樟子松进入了树高和胸径生长全面旺盛时期.(4)樟子松的生长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土地贫瘠、干旱生长就不好;(5)树高分布和胸径分布都不是正态分布.(6)樟子松合理密植是可行的,但是栽植密度过大会导致生长缓慢,尤其是对胸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樟子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提出了樟子松嫩枝嫁接有关砧木培育、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