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弱碱NH4HCO3控制pH软化学合成法,研制了Ti02纳米粒子.该法程序简单,条件易控,目标产品产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为Ti02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方法.红外光谱(IR)对Ti02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产品的IR波形,特征吸收峰强度与标准产品完全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TEM)测试了Ti02纳米粒径在70mm左右,松散无团聚.讨论了Ti02纳米粒子独特性质基础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内墙涂料在全国建筑涂料总量中,约占60%,它是量大面广的建筑装饰材料。目前,市场上内墙涂料品种有: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俗称乳胶漆);水溶性内墙涂料,以聚乙烯醇和水玻璃为主要成膜物质,包括各种改性的经济型涂料;多彩内墙涂料,包括水包油型和水包水型两种;此外还有纤维状涂料、仿瓷涂料、绒面涂料等。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内墙涂装的环保型苯-丙乳胶漆。介绍了该乳胶漆制备的方法及生产工艺,并讨论了主要助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低温热分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 Ti O2 ,以主波长为 2 54nm的紫外灯作为光源 ,研究了纳米 Ti O2 对邻硝基酚的光催化降解规律 ,并与普通 Ti O2 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纳米Ti O2 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降解邻硝基酚的速率约为普通 Ti O2 的 1倍以上 ,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硅/丙烯酸乳胶漆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聚合物共混改性的角度考察了利用不同有机硅/丙烯酸体系制取的乳胶漆涂膜的耐热性,透气性、透湿性、耐人工老化性等,结果表明,用无皂自乳化的硅丙乳液对丙烯酸乳胶漆进行改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在纳米改性涂料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纳米材料由于技术的限制,价格比较昂贵,用于涂料中时明显的提高了涂料的成本。本实验在已有稳定的纯苯乳液乳胶漆配方基础上,使用粒径同样在纳米级的分散体系-硅溶胶和纳米TiO2的复配物来改性涂料。实验结果显示,当使用硅溶胶和纳米TiO2的复配物改性涂料时,只需要很少量的的纳米TiO2,即能达到很好的改性效果,为解决纳米涂料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月桂酸对金红石型微/纳米Ti 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粒子采用了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微/纳米Ti O2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热分析表明月桂酸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微/纳米Ti O2表面形成了包覆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产品作为添加剂在石蜡基础油中的抗磨减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微/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能力,同时分析了减摩机理.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均匀透明的Ti02薄膜,并以苯酚的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纳米Ti0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薄膜晶粒大小为23.0nrn,呈锐钛矿型,沿(101)晶面具有择优取向性;10h内苯酚的降解率为66%,苯酚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铁量的改性纳米Ti02光催化剂,用XRD表征了其结构特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改性后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掺铁质量分数为0.03%的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当甲基橙的初始浓度为16mg/L、掺铁0.03%TiO2的投加量为1.2g/L、pH值为3时,40w紫外灯照射210min,甲基橙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参数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章系统地讨论了 Ti( C,N)基金属陶瓷刀具及 YG8刀具切削灰铸铁时的失效形式和磨损机理 ,研究了切削用量、Ni含量及纳米改性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刀具耐用度随切削用量 f、ap及 vc的增大而降低 ,纳米 Ti N改性 Ti C基金属陶瓷刀具的效果明显 ,最后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 Ti( C,N)基金属陶瓷刀具耐用度的广义 Taylor公式。  相似文献   

11.
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切削参数优化许育东 1 , 刘 宁 1 , 李 华 1 , 谢 峰 2 , 傅玉灿 3(1.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 30 0 0 9;2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 30 0 0 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力学行为与材料设计开放实验室 ,安徽合肥  2 30 0 2 2 )摘 要 :文章系统地讨论了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及 YG8刀具切削灰铸铁时的失效形式和磨损机理 ,研究了切削用量、Ni含量及纳米改性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刀具耐用度随切削用量 f、ap及 vc的增大而降低 ,纳米 Ti N改性 Ti C基金…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添加纳米颗粒对变压器油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情况,采用ZnO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改性变压器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相对介电常数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基于克劳修斯-莫索提方程的纳米颗粒极化模型来解释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ZnO纳米颗粒将小幅度地增大变压器油的相对介电常数,且相对介电常数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线性增长,随环境温度线性降低,并且纳米颗粒极化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较好.对所提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的相对介电常数主要由普通变压器油决定,相比于普通变压器油,纳米改性变压器油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主要是由纳米颗粒内部极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稀土金属掺杂Ti02 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机理进行了综述. 以Ti02 为例,光催化反应只发生在当高能量紫外光照射在催化剂上.稀土金属作为掺杂剂展现了极好 的潜能,不仅可以使吸收红移,还能够提高Ti02的光催化活性.制备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模板法、阳极氧化法、静电自组装法和沉淀法等.文章重点强调了羊稀土掺杂对Ti02 的晶型、粒径、光学性质、比表面积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比较了稀土金属共掺杂与羊掺杂的不 同.分析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对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讨论了晶格参数、能带结 构、电子结构、几何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等理论计算.最后提出了通过模式识别预测稀土 掺杂Ti02的光催化活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纳米TiO2的制备及甲醛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02粉体,并通过TEM和XRD对其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将Ti02粉体制备成薄膜后,进行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TEM和XRD检测结果表明,Ti02粉体平均粒径为10-40nm,晶型绝大部分为锐钛型。实验研究表明,在溶肢体系pH=3,钛酸丁酯5mL,无水乙醇34mL,去离子水2mL,冰醋酸2mL,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5h条件下,制得的Ti02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表面改性后的金红石型纳米Ti O2与PTFE作为复合填料,将其与氟碳树脂(FEVE)结合,制备具有防污闪性能的纳米复合氟碳杂化材料,用压缩空气喷涂法将其涂覆在玻璃绝缘子基底表面形成氟碳防污闪涂层。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后的纳米Ti O2进行表征分析,用扫描电镜、X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量仪等观察和测试氟碳杂化涂层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及疏水性。研究结果表明:在Ti O2/PTFE改性复合氟碳防污闪涂层材料近表面区域上,Ti O2和PTFE之间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形成具有类似乳突状的微/纳二元粗糙结构,对水静态接触角高达120°以上。涂层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耐化学试剂性、耐盐雾、耐漏电起痕及电蚀损性能,体积电阻率为2.5×1010?·m,击穿场强为21.1 k V/mm,耐漏电起痕级数为2.5级,最大电蚀深度为1.20~2.74 mm。  相似文献   

16.
退火温度对磁控溅射Ti02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向靶磁控溅射法在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Ti02薄膜,分别在450℃、500℃和550℃条件下对Ti02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对TiO,薄膜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异丙醇(iso—propanol,IPA)为目标物,研究了所制备Ti0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该气相光催化反应机理.同时在氙灯照射下,测试了Ti02薄膜的光电流以分析其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由450℃升至550℃时,Ti02薄膜由纯锐钛矿结构转变为金红石与锐钛矿型混晶结构,其表面形貌则变化不大;Ti02薄膜光催化性能与光电性能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经550℃退火的Ti02薄膜可将IPA高效降解为丙酮和C02,其光电流可达0.7mA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TG-DTA对其前驱体进行分析,用XRD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用它做催化剂在日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双元素镧和铁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比纯纳米Ti02粉体光催化效果好。其中掺铁1%、镧0.5%的纳米TiO2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30min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共混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溶剂法并通过合适的改性工艺,将纳米ZnO粒子和SBS加入基质沥青中,制得纳米ZnO/SBS改性沥青.通过荧光显微和电镜技术对纳米ZnO/SBS改性沥青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共混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法制备得到的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可以很好地发挥纳米ZnO的特点,改善SBS在基质沥青中的分散效果,提高SBS与沥青界面相的结合能力.纳米ZnO/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改性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也发生了化学反应.SBS与沥青主要是物理改性,而纳米ZnO与沥青主要是化学改性。  相似文献   

19.
以环氧树脂为交联剂,在室温下实现了对乙丙乳液的交联改性,制得的环氧改性乙丙乳液克服了乙丙乳液的缺点。介绍了环氧改性乙丙乳液及其内墙涂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纳米SiC晶须改性的Ti(C,N)基金属陶瓷.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纳米SiC晶须对Ti(C,N)基金属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及其增韧机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晶须的金属陶瓷相比,纳米SiC晶须改性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KIC)均有提高;随着晶须添加量的增加,抗弯强度(TRS)和断裂韧性均先增加后下降,而相对密度随晶须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晶须含量(体积分数)为7.5%时,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最佳,TRS为2.270GPa,KIC为12.7MPa.m1/2.断口分析表明:添加纳米SiC晶须的金属陶瓷断口形貌呈放射状分布,有较为发达的撕裂棱,其增韧机理包括裂纹偏转和晶须桥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