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德祥 《广东科技》2014,(18):72-73
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结合了先进计量和现代通信技术,生成以电能量为主的数据中心平台,系统采用的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该系统不仅可以自动统计和考核结算电能量,实现配电网络的智能化,而且方便管理人员对用电用户进行远程管理,简化其工作流程,节省开支。基于此,从系统结构、功能和配置等方面介绍分析了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及其综合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郝吉祥 《科技资讯》2014,(27):75-75
作为电网商业化运营以及电力技术不断发展的一项产物,电能量计量系统能够有效地采集传输、处理以及存储电能表数据,其借助于预定义数据模型,可以准确的统计及结算点能量,其能够帮助发电商以及电网经营管理者完成电量的准确计算以及有效的服务管理工作。神华准能矸石发电公司为了更好的完成电能量的自动抄表以及发电考核等操作,应用了电能量计量系统,并取得较好成效。该文以神华准能矸石发电公司为例,分析与研究电能量计量系统在发电厂的应用情况,以期促使电能量计量系统能够在发电厂中获得更加合理与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SCADA遥信状态的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TMR)的旁路代自动识别算法,并设计实现了一整套关于旁路代处理的系统。首先分析了现有的TMR中的旁路代处理方式,逐一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设计并开发了基于SCADA遥信状态的自动旁路代的完善应用系统.该系统目前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地区电力公司获得了很好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罗建 《广东科技》2008,(10):152-154
分析电能量采集系统新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结构、功能以及主站系统和终端装置的主要配置。采用的模块化设计使得电能量远程计量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实现系统已在电网中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点能量采集与核算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张家港供电公司在点能量计算方面采用电能量自动计量系统,在提高电能核算质量、推进张家港电力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点能量自动计量系统在张家港供电公司的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赖庆隆 《广东科技》2007,(10X):160-161
本文作者从电能量计量遥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角度出发,论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特点、主要功能等,提出了建设电能量计量遥测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意义,对于电力供黾企业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鲲鹏  赵党生 《科技信息》2008,(15):305-305
主要介绍阜阳供电公司对现有电能量系统、负控系统、集抄系统、大用户抄表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实现建成全公司统一的电网电能量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应用情况良好,为公司的电能量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05,(1):161-161
2001年7月,张志成负责签定完成了国家重点西部送电工程,青藏铁路配套工程330KV格尔木变电站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工程于2002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电力公司投产达标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工程采用ABB公司的智能电度表和配套自主开发的AMR-10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投运二年来,设备运行稳定,系统安全可靠,大大减轻了现场运行人员的抄表工作量,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负责管理自主开发的AMR-10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通过上海市软件测试中心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张志成负责签定完成了国家重点西部送 电工程,青藏铁路配套工程330KV格尔木变电站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工程于2002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电力公司投产达标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工程采用ABB公司的智能电度表和配套自主开发的AMR-100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投运二年来,设备运行稳定,系统安全可靠,大大减轻了现场运行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预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双模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为改善拟搭载样车的能量经济性,开发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各动力源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转速转矩关系,建立了功率分流系统模型。通过分析该构型方案在不同功率分流模式下的机械点,得到系统效率随传动比的变化关系,并基于发动机稳态燃油消耗特性曲线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基于安时积分法建立了动力电池一阶等效模型。根据已有的发动机模型及动力电池模型,建立了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短时域预测模型,预测了有限时域内电池荷电状态及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变化。最后,基于预测时域内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提出系统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发动机工作点的最优决策律,并基于该最优决策律开发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型预测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了各动力源转矩的实时最优分配。设置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均为3s,新欧洲行驶工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实现能量管理的实时滚动优化,其百公里油耗为4.95L,相比于基于规则能量管理策略下的百公里油耗5.364L,可提升整车大约7.7%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型双模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为改善拟搭载样车的能量经济性,开发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各动力源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转速转矩关系,建立了功率分流系统模型,通过分析该构型方案在不同功率分流模式下的机械点,得到系统效率随传动比的变化关系,并基于发动机稳态燃油消耗特性曲线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基于安时积分法建立了动力电池一阶等效模型。根据已有的发动机模型及动力电池模型,建立了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短时域预测模型,预测了有限时域内电池荷电状态及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变化。最后,基于预测时域内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提出系统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发动机工作点的最优决策律,并基于该最优决策律开发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型预测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了各动力源转矩的实时最优分配。设置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均为3s,新欧洲行驶工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实现能量管理的实时滚动优化,其百公里油耗为4.95L,相比于基于规则能量管理策略下的百公里油耗5.364L,可提升整车大约7.7%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双模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为改善拟搭载样车的能量经济性,开发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各动力源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转速转矩关系,建立了功率分流系统模型,通过分析该构型方案在不同功率分流模式下的机械点,得到系统效率随传动比的变化关系,并基于发动机稳态燃油消耗特性曲线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基于安时积分法建立了动力电池一阶等效模型。根据已有的发动机模型及动力电池模型,建立了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短时域预测模型,预测了有限时域内电池荷电状态及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变化。最后,基于预测时域内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提出系统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发动机工作点的最优决策律,并基于该最优决策律开发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模型预测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了各动力源转矩的实时最优分配。设置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均为3s,新欧洲行驶工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实现能量管理的实时滚动优化,其百公里油耗为4.95L,相比于基于规则能量管理策略下的百公里油耗5.364L,可提升整车大约7.7%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李玉平 《甘肃科技》2014,(12):43-46
反非法用电和防止非法用电是目前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设计涉及一种基于GSM网络的电能量监测系统,针对电能量损失监测系统的研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电能量损失的原因,并且对电路故障分析造成电能量损失的现象作了说明。同时对涉及DS80C320外围电路设计,介绍了电能量检测电路、相位差测量电路、显示报警电路、RS-232串口通信、以及单片机控制GSM网络应用,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电能量损失计算及低成本、高效率的电能量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孙伟 《科技信息》2007,(4):48-48
随着电网的商业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市场运行模式和规则不断修改和完善,要求电能量计量系统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方便进行系统扩充、修改和引入第三方软件和设备。传统的基于Client/Server两层架构体系的电能量计量系统,其应用逻辑、流程控制和用户界面均集中在客户端,其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电网运营和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2EE技术的电能计量系统,并对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吕雪燕 《科技信息》2010,(19):388-389,406
为了实现发电厂对电能量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电厂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本文介绍了基于厂站的电能量计量计费小主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设计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中心,采用C/S+B/S软件体系结构搭建软件框架。系统集数据采集、统计、考核与一体,可方便的实现电厂电能量数据报表的生成、打印,提高电厂运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阶循环统计量(HOCS)具有的严格平稳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HOCS的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利用渐近最优估计理论,构造了进行频谱感知的二元假设检验模型,推导了相应的检验统计量,得出了检测概率的闭式表达式.通过对感知算法所需实数乘法运算次数的比较,说明了该算法具有与能量检测(ED)几乎相同数量级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ED法和2阶循环统计量检测法(SCFD),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抗同频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电能量远程自动计量计费系统的方案,系统的组成、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功能以及技术性能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电能量,经电能表的输出脉冲等信号输入到下位机数据采集器(子站),再由Modem 传输至主站监控计算机以实现远程计量处理和监测.文中对子站、主站之间的通信及系统的数据流程和数据交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贾向成 《科技信息》2012,(31):423-423
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的应用不仅顺应了科技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应用可以极大的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此,本文将从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的应用背景、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各自准确可靠及时的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本文选择了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VC++6.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平台,开发了一套专门、科学有效的检测与管理系统软件.对全局(公司)或运行现场电能表的通信配置和通信功能进行批量检测,实现关口电能表通信系统准确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国内传统港口岸电技术基本从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沿用变革而来。岸电设备本体内部配置售电设备单元,计量和计费单元精度不高,易引起购售双方价费纠纷,且岸电项目初始投资大,项目投资期长,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港口岸电技术。基于电网现有营销业务平台,采取远程费控策略,将港口购售电系统融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现场智能电表发布指令实现对岸电终端的控制和管理,某内陆港口的成功案例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传统岸电技术相比,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岸电设施投资造价大大降低,占地面积小,适用于采用低压供电模式的内陆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