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配电自动化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桂娥 《科技信息》2009,(13):157-15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配电自动化在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问题,作出了一些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心爱 《广东科技》2009,(22):108-109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配电自动化在铁路供电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问题,作出了一些相关的分析.针对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工程的解决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展开电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开拓非常重要,可以保障供电服务性的提升,实现其供电可靠体系的健全。通过对配电网络结构的优化,进行配电电网通信环节的协调,在现实配电自动化模式发展中,仅仅依靠单一的通信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配电自动化模式下的各个通信方式的结合,确保其可靠性、经济实用性,以此保证日常电力运作模式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子站、配电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银川市供电公司通过规划、确定城区配电网组网港式,新建、改造城区配电网线路,建设主站、改造子站等一系列工作,在城区配电网中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馈线自动化技术(Feeder Automation,FA)作为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双电源配电网络三相短路故障,在集中式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即通过配电终端上下游间的交互通信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再经主站控制联络开关,下发控制命令,恢复非故障区供电.与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相比,所提集分联合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在保留主站检测,遥控功能的前提下具有更快的故障区域隔离和供电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6.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是在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本文介绍了城市配电结构的三种供电模式,重点讨论了配网自动化中常用的五种通信方式的特点,以及通信方式与供电模式、监控方式的关系。最后再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提出配电网不同部分合适的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7.
马浩轩 《科技资讯》2023,(14):36-39
铁路供电系统是维持铁路系统有序、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配电自动化技术则采用分布式控制、集中式控制实现配电自动化,铁路电力线路的自动化技术是铁路设施安全供电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远程监控、管理技术中的难点之一。现阶段,铁路供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较高,不允许产生任何偏差,需要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新的高性能配电设备和其他技术手段,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配电网,使配电网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配电网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以及扩大供电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李肖军 《科技资讯》2014,(15):120-121
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底层的基本单元,其功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分类、原理结构、功能、通信技术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清富 《广东科技》2014,(2):49-49,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国内很多地区配电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开环运行模式,可确保系统故障问题能在大约30s左右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满足客户对供电可靠性的像是要求。配电系统中采用闭环运行模式的配电机构、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可由有效加强整个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对配电机构与线路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配网自动化远程通信系统以及配电设备与线路自动化开关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番浅议。  相似文献   

12.
模拟屏控制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的重要人机接口,为解决实时数据服务器与分布式模拟屏之间一对多的不匹配通信问题,研制了一种多线程通信服务器。利用Java多线程和RMI远程调用的分布式技术,从硬件接口、通信规约、软件编码与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关键通信服务过程的交互控制设计实现和运行测试研究。该多线程通信服务器已作为分布式模拟屏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在铁路电力调度中心牵引供电远动系统工程中投入了实际应用,在工程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整个配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通过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远方监控和自动控制,达到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宁彤 《安徽科技》2013,(10):41-42
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对电网在线运行的设备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叙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功能要求,提出配电自动系统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场总线(FB)是一种数字化的串行双向通信系统,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底层分散控制。配电自动化水平直接决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后,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并阐述了故障检测、故障隔离、非故障段自动恢复功能的实现方法及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实践证明,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实现配电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对供电企业降低供电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具有积极影响,对增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进行简单叙述,希望能够为供电企业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提供参考,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实际供配电要求一致。  相似文献   

17.
铁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键 《海峡科学》2008,(2):45-47
铁路电力系统由铁路沿线变配电所、10KV贯通/自闭电力线路、站场高低压配电系统及配套电力设施组成,担负着为铁路沿线信号电源、通信系统、电气集中、计算机系统、红外轴温探测、TMIS系统等一系列与行车密切相关的主要负荷,以及沿线各生产、工作和生活片区等负荷的供电任务.近年来,铁路部门广泛采用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设施实施自动化监控.该文首先介绍了铁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重点讨论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组成,并结合新建向莆铁路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E1接口的2M环型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最后根据运营单位的需求指出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在SCADA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生产管理功能,向着管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孟思泉 《甘肃科技》2011,27(8):81-83
介绍了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原理、结构模式及各种功能,针对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中的应用,提出了综合自动系统改进设想及在应用中的运营管理理念,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变电所是铁路电力生产发展的方向,在牵引变电所建设中要坚持简单、实用和可靠的原则,坚持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两手都要抓,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为目的,确保铁路电气化工程顺利施工和铁路运输生产的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19.
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将IEC61850应用于主动配电网中当中,完成配网主站与配电终端、配电终端与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以解决大量终端设备的接入问题,实现终端设备的即插即用。采用信息分层的方法将主动配电网自动化分为3层:主站层、终端层、过程层。分析了IEC61850信息交互,认为通信模型各层级间的信息交互应根据各自特点选用不同的模型。通过分析认为IEC61850的应用能够提高主动配电网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