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志摩一九二一年留学英国时开始写诗,直到他去世的一九三一年止,这期间恰好十年。十年中,除了创作小说集《轮盘》、散文集《落叶》《自剖》和与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外,徐志摩一共创作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等四个诗集。这四个诗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完整地体现了徐志摩短暂的人生追求,是他一生思想变化的忠实记录。因此,研究这四个诗集主要的思想倾向,对于我们了解、评价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同寻常的诗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一八九六年——一九三一年),是新月社的代表作家,诗才横溢的唯美派诗人。他的诗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右翼文人复杂的思想面貌:显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憧憬理想生活,要求解放个性,同情穷苦人不幸遭遇的民主精神;也表现出资产阶级诗人颓废、绝望、反动的消极情绪。他对黑暗现实不满,有过对光明的追求,但他反封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想是空中楼阁。因此,他的诗既有一定积极精神,也有较多的消极因素。徐志摩的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形式的完美,有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徐志摩的诗集有《老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3.
对琴对棋对书对画对诗对酒对花,余极夫乐也?尤其是诗。——《志摩的诗》我喜欢《志摩的诗》,等同喜欢志摩的情怀!是缘分的撮合,还是我对他的诗的不变的憧憬?逛了不少书店。终于开始我与《志摩的诗》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在宋代疑古风气影响下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朱熹尊儒尚理的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朱熹新的解《诗》方法,即"以诗解诗"。在尊儒传统、疑古风气以及朱熹自身读诗体会的影响下,《诗集传》对爱情诗的解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是与《毛诗序》相同,解为文王后妃之德或美刺诗;二是从诗本身出发,体味诗意,但又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把男女爱情诗解为"淫奔之诗";三是还原诗本意,肯定男女情思,不做过多的理学阐释。朱熹对爱情诗多变的态度也反映了朱熹本人思想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5.
曹丕的诗歌根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及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所收,大约三十三题四十五首,其中乐府诗十七题二十四首,徒诗十六题二十一首。若以题旨分类,四十五首约可分为:游乐宴饮诗十一首,言情诗十四首,从军诗六首,游子诗四首,政论咏史诗五首,其他如祝寿、悼父、游仙等五首。可见仅游乐宴饮诗和言情诗占全部诗作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生命的纯真体验,但它缺乏岁月的磨砺和时间的积淀。与之相比,另类爱情诗———悼亡诗,强烈的孤独和思念,让生者释放出平淡生活中不轻易流露的感情,真挚而刻骨铭心,因此也特别感人。悼亡诗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元稹等人的诗作,它们更多的是因接触到死亡而震撼;另一类是特殊的爱情诗,苏轼和纳兰性德的诗作属于此列,他们的词深沉、隽永,犹如一坛生命的醇酒,年代愈久,滋味愈浓。当我们吟颂着浪漫凄美的《江城子》词时,我觉得古今中外的美好情愫贯穿人类的历史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和情感资源,如一脉溪流,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的经典诗作《再别康桥》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历来争议很多,本文从作者的生平、情感经历、心理状况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等方面一一分析,认为此诗是作者在写此诗前后真实心态的流露,也可以说是他整个人生心路历程在此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 在大庆的诗歌界,出集子已不是新鲜事。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少有了当初的新奇和激动,可成就并不与激动成正比。也许正是由于平静才多了几分清澈,少了几分浑浊,也慢慢沉淀出清醒与自觉。 赵守亚是大庆诗坛近几年比较活跃的人物,先后在《岁月》、《北方文学》、《诗林》、《地火》等杂志及一些省市报纸上发表诗歌四百多首。《北方乡情》是他的第一部诗集。撷取了他十多年来创作的一百多首诗。这本诗集在一九九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举办的中国石油文化大赛中获优秀图书奖。在大庆选送的诗集中,也只有他的这本获得了这一殊荣。从题材看,  相似文献   

9.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所认同的并非是基督教神奇迷离的宗教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他所关注更多的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并为他的社会理想寻找依托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0.
这忽儿我的生命的白帆/可离开了白浪滔天的海洋,/驶入个小小的蓝色的海湾,/眼看要进入个恬静的小港! 《断思》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弯弯曲曲的生活道路,从世界的那些也许是鲜为人知的地方来到铺满阳光和鲜花的神圣诗坛。对人生真谛的严肃探求和对生活奥秘的深刻洞察几乎是所有优秀诗人的共同特点。四十年代便为诗坛所熟知的温州籍诗人唐湜,《九叶集》的作者之一,以满腔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毅力,在诗艺方面辛勤探索了近半个世纪。近年来更象夕阳下拱起的山脊,一连出版了四本诗集:《海陵王》、《幻美之旅》、《泪瀑》、《八叶集》(与诗友合集),此外,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了200多首诗作和一些诗论、诗评。透过这些数量多、分量重、引人注目的诗作,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作为中国诗坛现代派的先行者之一,这  相似文献   

11.
从《预言》一诗人手,可发现何其芳早期诗作中暗含三种重复率较高的创作手法,即诗与文的互文性结构、对典故的丰富运用以及抒情的女性特征。这三种创作手法基本贯穿整个《预言》诗集当中,它们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展成型,对何其芳早期虚幻迷离、精致唯美诗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玉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诗作最多的诗人。从题材内容方面概括了徐玉诺在《诗》月刊上所发表的三类诗作。《诗》月刊进一步成就了徐玉诺诗歌创作的先锋姿态,徐玉诺与《诗》月刊的结合推进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彭维新的《墨香阁集》中有3题8首诗记载了他与著名诗人赵执信的交往.彭维新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冬至雍正元年(1723)秋曾任山东学政,《墨香阁集》中关涉赵执信的诗作应作于彭氏任职山东学政期间.笺释、考证彭维新的8首诗,可以补正前人在赵执信生平研究上的失误和不足.赵执信《饴山堂集》中之所以对彭维新只字未提,可能与彭维新后来获罪以及赵执信晚年删订诗集时舍弃应酬之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九龄,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是开元唐玄宗朝贤相,又是一位著名的盛唐诗人。《全唐诗》第二册四十七至四十九卷中收集了他的诗作将近二百首,《全唐诗补》也增收了他的几首诗,《文苑英华》除收集他一些诗外,还收集了他两首赋。他的诗作以《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咏史、咏怀诗等政治抒情诗为主,也写有许多山水纪行诗、送别诗、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重读鲁迅诗作的时候,偶然翻出中山大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一册《鲁迅纪念诗词集》,有意无意之间,生出些共同性的感受来,但究竟是怎样的感受,一时又还说不上来。就在这时,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教授江天(吴天才)先生寄来了他的诗集《鲁迅赞》,随手翻着,脑子里迸出一个念头,鲁迅,原来还有着如此绵绵不尽的诗缘呢! 沿着这个念头清理,我似乎获得了鲁迅与诗的一个突出的感受:鲁迅,在他那引人注目,绵绵不尽的“诗缘”中包涵了多少“非诗”的但又是极有意义的因素啊!这又是怎样曲折的一道心迹,一段历史呢!  相似文献   

16.
曹丕一生爱好文学,致力于诗歌创作,“成垂百篇”(《三国志·文帝纪》)同时又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所撰《典论·论文》,见解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一 曹丕的诗歌现存四十首。从内容看大致包括爱情、思乡怀亲和杂感之类。其中,爱情诗占其诗作的大部分。其题材是狭窄的,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意义也是浮浅的。其刻划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黑人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自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疲惫的布鲁斯》起,便成为了用诗阐释美国黑人生活的权威。本文将对休斯诗作中频频出现的“梦”这一主题进行解析,以探讨休斯的黑人“新美国梦”的核心与本质及其对传统“美国梦”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 诗人刘文兴一只手把握着大庆的现实,另一只手把握着大庆的明天,前者指他创作的供成年人阅读的诗作,后者指他创作的供孩子们阅读的诗作。他不是通过抒发对人生、历史的感喟而进入诗歌永恒的,而是通过对大庆这片热土现实、直观的歌颂,通过对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的开掘而领略缪斯的神光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文兴的诗集《油城放歌》,全面地展示了这位大庆唯一操纵两种诗歌语言——成人诗、儿童诗的诗人,35年的诗歌生涯的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卷三六八有崔护《郡斋三月下旬作》诗一首:“春事吕已歇,池塘旷幽寻。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全唐诗》卷四七九张又新名下亦收该诗(题同),仅异二字:“嫩”作“初”,“卷”作“倦”。据此,诗作者应在崔、张两人之中。不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169页说此诗是谢灵运在温所作,题为《读书斋诗》。逯钦立先生所据是光绪八年(1881)《永嘉县志》卷二十一,较《全唐诗》晚170多年,一般应以《全唐书》为准。不过,这首《读书斋诗》还可找到更早的出处:明末清初永嘉人周天锡曾编过一本专收外地人在温诗作的《慎江诗类》,完成于康熙十九年(1680),手抄本共六卷,原藏玉海楼,温州市图书馆今藏有黄群敬乡楼、永嘉乡著会等几种抄本。其卷一收谢灵运诗二十七  相似文献   

20.
一个成熟的诗人,必然拥有一个稳定的诗艺领地,一本优秀的诗集,也必然营造着罗辑性的诗绪世界,唐是和他的诗集《遐思——诗与美》就是如此。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65年至1985年间所写的84首十四行诗,“内容丰富、广阔,有怀今故友、抒发对生活的感慨,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