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波浪传播到近岸水域会发生浅水变形。为研究波浪在实际地形中的传播变形规律,本文根据特马港物理模型试验实测资料,采用MIKE 21之BW模型计算结果与之验证,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波浪在近岸水域传播过程中总波高和内部锁相长波波高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波长、水位、有效波高、摩阻等对近岸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波长的波浪在浅水中均发生明显浅水变形,波长、水位、摩阻均对浅水变形有显著影响;浅水中波浪之间非线性作用显著,内部锁相长波波高明显增加,且波长、波高、水位均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波浪传播到近岸水域会发生浅水变形。为研究波浪在实际地形中的传播变形规律,根据特马港物理模型试验实测资料,采用MIKE 21之BW模型计算结果与之验证,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波浪在近岸水域传播过程中总波高和内部锁相长波波高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波长、水位、有效波高、摩阻等对近岸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波长的波浪在浅水中均发生明显浅水变形,波长、水位、摩阻均对浅水变形有显著影响;浅水中波浪之间非线性作用显著,内部锁相长波波高明显增加,且波长、波高、水位均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布放在条子泥围垦区附近的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围垦工程与周围海域悬浮泥沙的变化关系。通过对比位于黄沙洋、苦水洋和西洋的3个浮标各个季节的浊度、流速和波浪数据,发现2012年夏季至2013年冬季,浮标所在海域浊度明显增高,近岸水体浊度高于远海,而水动力条件增大幅度有限,西洋浮标所在海域夏秋两季有效波高和流速较冬春两季没有明显增大,黄沙洋和苦水洋水动力只有一定幅度的增大。因此判断"条子泥围垦"项目对该海域浊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2012年枯季启海港海域的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得到如下结论:该港区海域的悬沙浓度与流速成正相关关系;悬沙浓度的峰值一般出现涨、落急后。港区海域悬沙浓度在垂向上分布为:斜线型、准直线型和混合型,近岸水域的泥沙在中上层运动紊乱,离岸水域的泥沙紊乱则集中在下层。盐度对泥沙的再悬浮作用起一定作用,在流速较大时,底部悬沙浓度变化幅度很小,最大含沙量出现在中层。  相似文献   

5.
以新开河口至南山岸线为研究对象,为减少海岸侵蚀,在岸线两端修建人工岬头和包含水下沙坝的海滩养护工程.基于MIKE 21软件建立潮流和波浪耦合模型,研究波流动力对人工岬头和海滩养护工程的响应变化.人工岬头的挑流作用使得东西岬头前流速增加,但岬湾内部流速减小并在岬头后侧形成弱环流.海滩养护工程后沙坝坝顶有效波高略有增加,但沙坝之间有效波高有所削减,沙坝后侧海域波高明显减少;滩肩前方海域有效波高减小,涨潮期间波高减小量大于落潮期间波高减小量.人工岬头和海滩养护工程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削减岬头和沙坝环抱海域特别是近岸的潮流和波浪,减少海岸侵蚀.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27日南美洲智利中部近岸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利用海啸期间台湾周边海域验潮站的潮位资料,分析了此次海啸对台湾周边海域的影响,海啸波通过太平洋于震后25.5h到达台湾周边海域,最大波高达44 cm.进而从理论上讨论了海啸传播时间和波高变化的简单计算方法,并引入了波高衰减因子.结果表明,该简单计算方法能快速且较准确地计算出海啸波的传播时间,引入的波高衰减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台湾周边海域海啸的方便快捷的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津近岸海水溶解氧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对天津近岸(38°37'03.8"N~39°12'13.9"N,117°33'14.8"E~118°02'50.1"E)海水的现场调查,初步分析该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溶解氧含量在3.93~11.34 mg/L之间,平均值为(8.00±1.99)mg/L,表层高于底层,且存在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浅水区水体溶解氧含量变化幅度大,而深水区相对稳定,近岸浅水区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多变性;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且和温度、pH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江苏沿海近期水深数据以及西连岛风测站1981—1998年风况资料,采用P-III曲线计算重现期风速并推求外海深水波要素,对江苏海域50年一遇设计风浪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2010—2020年)后江苏近岸风浪场,探讨了江苏近岸50年一遇风浪场的分布特征,同时对比分析江苏近岸8个采样点工程前后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江苏围垦规划实施后,江苏近岸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有减小趋势;北部近岸海域的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周期基本不变,而南部近岸海域变化较大。其中,南部海域采样点有效波高最大降幅0.62 m,位于洋口港-吕四港近岸区域,采样点平均波周期最大降幅1 s,位于东沙围垦区东部;水深地貌形态和风区长度是影响江苏近岸重现期波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海州湾沿岸开发活动对近岸水环境的影响,这些活动包括排污、取水及娱乐活动开发等.通过分析水质现状及海域使用功能现状,找出目前使用功能方面存在的矛盾;建议优化该海域的开发活动布局,调整环境功能区划,以促进各种使用目的的实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海州湾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4—2016年毎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的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海域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数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环境参数,研究了种类组成、种数平面及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3年共鉴定大中型浮游动物165种,隶属7个门的17个类群;桡足类和水螅水母类是每年夏季优势类群;调查区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分布大致呈现近岸低、远岸高、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数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是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年际更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是影响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数平面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复杂的水文环境及台风过境的剧烈影响可能是造成该区域大中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