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与学习上的动态联系。毋庸置疑的是,师生关系的好与坏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名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属于私人讲学性质的书院,历经千年而不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书院教育史以及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北宋二程理学的开创之地,对二程的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其后理学教育思想一直是它的中心教育内容。嵩阳书院在嵩山脚下,是整个嵩山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的影响。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办学过程中,认真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经验,花费很大精力,自拟《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和国内外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朱熹和陆九渊的“白鹿洞之会”又是南宋学术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充分体现了朱熹虚怀若谷、文人相亲的大家风范,也弘扬了百家争鸣、学术讨论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4.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丽 《奇闻怪事》2009,(10):93-94
宋代书院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民办高校”,在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重视德育是宋代书院最鲜明的特征。本文阐述了这一鲜明特征,并试图分析了其实现德育的途径,以期对解决当代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贵溪教育,素有盛名。据史籍记载,在贵溪创办最早且较有影响的正规学校、是北宋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东面申义坊兴建的文庙,尔后改名为学宫。该所官办学府,历时850多年,明成化间曾被称为“江右学宫之首”,可见其在教育史上曾有一定地位。但是,在贵溪教育史上,影响较大者则是古代的书院。遗憾的是这些书院均无志书,经遍查史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声乐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师徒关系、朋友关系;教师是影响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尊师爱生、民主平等、信任理解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师德规范浅探孙美玲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末世,面对王权失控、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了实现自己“德政”的理想,打破“学在管府”的传统,开办了平民私学。这一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使他终生...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和谐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认为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过程中起绝对主导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我完善,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是近代中国兴建较早的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它诞生后,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今天,我们来探讨它在近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办学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无疑会有所帮助。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陈旧的教育制度也危机四伏。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一场维新运动,运动中相应提出了“改革教育”的口号。自“公车上书”之后的一、二年内,梁启超、谭嗣同等在长沙设立南学会,创办时务学堂,传播新知识;康有为在北京主持强学会,在上海设立了强学分会。浙江深受影响,当时的巡抚廖谷士和杭州知府林启,及浙籍维新思想家汪康年等均主张以兴学、储才来振兴中国。这一时期,他们在浙江创办了几所新式学堂。  相似文献   

11.
廖星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8):145-148
古代书院作为我国传统人文文化、儒家教育的典范,秉承儒家“以仁德为本为先”的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重立志,重力行,尊师益友,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教育史上历时千余载,至今仍被世人发扬传承,对于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教育史上,众多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起源时,大都把它归结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其实,英华书院和后来在中国本土建立的教会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真正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于1732年7月25日在那不勒斯创建的中国学院。  相似文献   

13.
明万历重修白鹭洲书院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鹭洲书院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但自南宋淳元年创建以来,经历的是一段屡修屡毁、时衰时兴的曲折发展历史。本文详细考述明代万历重修书院的史实,充分肯定了这次重修在白鹭洲书院史上的“中兴”意义,展示了先人兴学、重学的优良传统和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又是学术研究的胜地.在教学特色上注重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根据书院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对现代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而要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宋代重庆有14所书院,宋代重庆书院具有多种特点:一是发展处于全国书院的前列;二是时间和地域分布不均,北宋书院较少而南宋书院较多,且集中分布在重庆周边沿长江流域地区;三是以官办书院为主。分析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和管理,可以发现:在教学目的方面,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旨在探究学问,为传播理学思想而培养人才,教学目的中强调"学而致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学的传承与发展,但兼涉文史学科知识及其他学派思想;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倡"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自学,并适时采取"论辩问难"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关系方面,受到书院聘任的教师特别注重身教,以"人师"自勉自任,注重口传身教、人格垂范、精神感化、情怀熏陶,学习氛围开放、宽松、活跃,师生间的关系亲近和谐、民主平等;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课制度;在办学经费方面,宋代重庆书院开创了一种官办民助的办学与管理模式,既克服了官办书院的层层束缚,又解决了民办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桎梏。宋代重庆书院有研究性办学、主体性教育的新理念,对现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启示:一是师生淡泊名利的思想,对于转变当前教育界"重名利、轻学术"的错误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重要启示;二是选聘教师以"择优而教"为主要标准值得现代教育关注;三是"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理念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现代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唐光生 《科技资讯》2006,(15):157-158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具国际影响的教育家,毛泽东同志赞颂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则称货他为“万世师表”。陶行知从西方学成之后,怀着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民族、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诺言,致力于教育事业,用毕生的精力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张雪门与近代中国的幼儿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的生闰。对中国幼教事业所作的业绩和卓赵贡献以及“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浮梁古代书院在浮梁古代教育史上占居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浮梁古代书院概况、特点以及书院兴盛原因的阐述,论证了浮梁古代书院与浮梁地方教化以及人文的关系,为研究浮梁古代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于淑娟  张培强 《科技信息》2008,(32):187-187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但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往往对教育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