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着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阻断新血管的形成,杀死或破坏肿瘤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近年来靶向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整理近年来一些具有良好抗血管生成效果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总结这些化合物结构上或者作用机制上存在的共性或特性及发展前景等信息,为后续筛选并合成具有优良抗血管生成抗肿瘤效果的活性化合物及结构优化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研究进行了归类,已有研究发现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蒽醌类等天然产物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通过细胞与分子学实验揭示了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天然产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中药材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的常用有机溶剂,乙醇是药物筛选中溶解水溶性较差样品的候选助溶剂。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对斑马鱼胚胎存活、循环系统发育、血管生成等的影响,为其作为溶剂在斑马鱼模型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0.01%乙醇不会造成胚胎的死亡和仔鱼循环系统畸形,0.1%乙醇引起仔鱼心囊水肿,乙醇浓度达到1%时出现胚胎死亡。低于或等于1%乙醇对仔鱼体节间血管生成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0.01%的乙醇不会影响对被筛样品抗血管生成活性和毒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抗肿瘤新药研发成为新药研发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自主研发抗肿瘤新药的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一些新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并开始临床应用,给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从生物类似药、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方面盘点了2019年上市的部分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的结构和功能,探讨了其与胶原蛋白ⅩⅢ的关系以及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可能机理;展望了其在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是胶原蛋白ⅩⅢC-末端的酶解产物,在血管生成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通过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并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而特异性地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新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抗血管生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它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球状折叠分子,一面富含精氨酸残基,是肝素的结合位点,推测与抗血管生成的机制有关,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作为抗肿瘤的内源性药物,具有高效性,低毒性,无耐药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LPM3480226联合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菲尼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潜在作用机制。采用小鼠肾癌Renca移植瘤模型,经口灌胃给予200 mg/kg LPM3480226(2次/d),15 mg/kg索拉菲尼(1次/d),或二者联用,连续19 d,观察荷瘤小鼠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肿瘤浸润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以及肿瘤组织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CD34-MVD)。结果显示,LPM3480226与索拉菲尼联用时动物体重未显著降低,二者联用的抗肿瘤作用优于药物单用,且肿瘤组织内CD3+CD4+、CD3+CD8+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CD34-MVD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LPM3480226与索拉菲尼在Renca小鼠模型中具协同抗肿瘤作用,与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和降低血管形成有关。基于IDO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7.
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8.
海洋软骨鱼软骨抗肿瘤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海洋新药研发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软骨鱼软骨中富含多肽、低分子量蛋白、糖蛋白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可以作为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肿瘤细胞抑制因子、免疫调节因子和抗入侵因子等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对软骨鱼软骨中活性物质及其功效进行综述,将为软骨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抗朊病毒药物筛选模型来筛选治疗以疯牛病为代表的朊病毒疾病的药物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热点.结合作者正在进行的抗朊病毒药物筛选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几种抗朊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寻找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研究肿瘤的血管生成、寻找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新药则依赖于各种不同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常用的血管生成模型有体内和体外两大类。体外的血管生成模型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和组织(主动脉环)模型;体内血管生成模型有角膜模型、皮下气囊模型、鸡胚尿囊膜模型、藻酸盐陷夹模型、小鼠皮下凝胶模型等。由于目前对体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定量评价尚无精确有效的方法,而鸡胚尿囊膜技术因取材方便、无需特殊设备、经济、实验周期短、又能定性或半定量地检测…  相似文献   

11.
抗肿瘤药物动物模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动物模型研究的新进展。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归纳。结果:抗肿瘤药物动物模型发展较快,并各有其特点。结论:抗肿瘤动物模型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因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从各种自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因两栖类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成为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就两栖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家族分类、抗菌分子机制、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当前的研究表明,两栖类抗菌肽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抗病毒抗肿瘤溶血等作用;它们因结构可分为3类:线性α-螺旋多肽、环性肽和含10~13个氨基酸残基长度的多肽;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有很多家族如Magainin家族、Aurein家族、Bombinin家族、Bombinin-like家族Brevinin家族等抗菌肽家族不同其生物活性也不同;它们杀菌主要通过膜裂解或膜不裂解机制完成;已发现两栖类抗菌肽在临床医药、食品保鲜防腐、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随着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的研究,两栖类抗菌肽将突破表达量低、特异性差、产量小、成本高等局限性,为人类制备新型抗菌药提供更多可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甙Rh2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肿瘤治疗至今尚无好的方法.传统化疗药因其缺乏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治疗中容易造成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人参皂甙Rh2是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文章从人参皂甙Rh2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诱导分化、抑制肿瘤DNA合成、提高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转移、抗肿瘤耐药性增强、其他化疗药物对耐药肿瘤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In the continuing search for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cancer, the emerging model i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with anti-angiogenesis agents that inhibit blood vessel growth.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rategy has faced two major obstacles. First, the long-term shutdown of tumour blood vessels by the anti-angiogenesis agent can prevent the tumour from receiving a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of the chemotherapy agent. Second, inhibiting blood supply drives the intra-tumoural accum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HIF1-alpha); overexpression of HIF1-alpha i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tumour invasiveness an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Here we report the disease-driven engineering of a drug delivery system, a 'nanocell', which overcomes these barriers unique to solid tumours. The nanocell comprises a nuclear nanoparticle within an extranuclear pegylated-lipid envelope, and is preferentially taken up by the tumour. The nanocell enables a temporal release of two drugs: the outer envelope first releases an anti-angiogenesis agent, causing a vascular shutdown; the inner nanoparticle, which is trapped inside the tumour, then releases a chemotherapy agent. This focal release within a tumour results in improved therapeutic index with reduced toxicity. The technology can be extended to additional agents, so as to target multiple signalling pathways or distinct tumour compartments, enabling the model of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in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5.
发现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肺气肿等疾病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本研究用弹性蛋白酶建立微量、高效的体外抑制剂筛选模型,利用西维来司钠作为阳性对照,验证了筛选模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筛选了33种中药单体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铂类金属抗癌配合物的研究始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顺铂、卡铂的开发成功和临床应用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几种新型的铂类抗癌药物巳推出。作者综述铂类金属抗癌药物的历史、现状、发展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