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近50a皖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皖北地区5个代表气象站1957~2007年的逐月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累积距平等方法,研究了皖北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近50a皖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约1.3℃,增温率0.25℃/10a;20世纪90年代开始气温快速升高,增暖明显.②四季气温的变化有明显差异,除夏季外,春、秋、冬3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分别升高了1.7,1.4,1.8℃;增温率分别为0.34,0.27,0.36℃/10a;增温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和秋季.③皖北地区东部的宿州和东南部的蚌埠增暖明显,增温幅度较大;皖北地区西北部的砀山、西部的亳州和西南部的阜阳增温幅度较小.气温异常偏高年份多出现在90年代以后,1991~2007年的17a中,气温异常偏高及以上等级出现10a,占59%.  相似文献   

2.
松花湖是吉林省的重要水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松花湖的水质正逐年下降.辉发河是松花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探讨其自净需水量,可有效保护松花湖水资源.以点污染源为例计算了辉发河干流中下游河道自净需水量,结果表明:辉发河河道自净需水量严重缺乏,自净缺水量主要集中在非汛期,但同一河段相同年份各月的自净需水量差别不大,且自净需水量随年径流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皖北地区31个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深层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试,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和Piper三线图对地下水化学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常规离子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单因子质量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开展了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深层地下水阴离子主要为HCO3-,阳离子主要为Ca2+和Na+,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Ca和HCO3-Na型为主;地下水环境质量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影响本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指标为TDS(总溶解性固体),NO3-,F-,NO2-,NH4+.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皖北地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深层地下水水质全部为Ⅱ类水和Ⅲ类水.  相似文献   

4.
通过 2个生产年度 (1999~ 2 0 0 1)的冬小麦引种试验 ,从 32个供试品种中筛选出返青率在 90 %以上、成熟期在 7月 2日之前、产量潜力在 6 0 0 0kg/hm2 以上 2个冬小麦品种 (沈农 980 6、沈农 980 5 ) ,初步确定了其适宜播期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为 9月 15日~ 9月 2 0日 .并对试验年度的气候代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维持和保护河网生态系统正常的基本功能角度出发,根据流域地理位置及河网地区河流自身的特点,探讨河网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和构成,指出平原河网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组合条件下,在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系统淡水资源的同时,为了维持和改善河网系统正常的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水量.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对适合于河网系统中各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定量化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平原河网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的特点,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并以南通漾河水系为例,计算了漾河生态环境需水O量结果表明:( 1 )平原河网地区城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维持河道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主要由河道基础水量和自净需水量两个部分组成; (2) 河道的基础水量和河道级别紧密相关;(3) 河流自净需水量与河道的纳污状况和水质目标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7.
为防治皖北地区(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市)农村零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依据,对其菜地Cr、Co、Cu、Zn、Ni、Mn和Fe 7种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市均已累积不同程度的重金属,Co和Cu超标率较高.亳州与蚌埠市菜地土壤中总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严重,主要包括Co、Cu和Mn.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Mn和Cu在各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Co在各市平均污染指数最大,Fe和Ni在各区域污染指数均小于1.比较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亳州市菜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宿州市最轻.从各重金属间相关性来看,Fe、Mn和Ni元素两两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可能具有相同污染来源.通过主成分分析,Fe、Mn和Ni来源于自然源,Cu和Zn来源于混合源,Cr与Co来源于农业活动.皖北地区农村零星菜地土壤污染水平整体相对较轻,但Co和Cu污染较重,亳州和蚌埠市土壤污染较严重,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皖北地区城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其场地、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提出建议,旨在为皖北地区城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皖北地区道路、城市广场和居住区的地被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根据调查结果,从城市绿地地被植物种类选择、生长条件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华北平原北部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数据,结合土壤相对湿度数据,计算降水量、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变化量3个水分循环的核心变量,构建华北平原北部农田水循环模型,设计缺水量指标,并分析2002—2011年华北平原北部农田缺水量的逐旬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北部的农田在整个作物生长阶段严重缺水,大多数月份所有地区缺水,仅7月中旬自然水分较为充足;春季是华北平原北部农田干旱最严重的时期,以河北中南部地区春旱最为严重;秋季干旱程度相比春季较轻,干旱相对严重的区域位于研究区域西北部;衡水以及北京西部地区在整个作物生长阶段均严重缺水,是干旱最为严重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水分利用管理及农田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冬小麦对花前水分胁迫的响应,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0为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SD)三个水分处理进行试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春季分蘖减少,有效分蘖比例增加,叶面积、株高和物质累积量等均减小,生长过程受阻。叶面积变化主要由叶片长度的减小引起,且对旗叶影响程度低于低位叶;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第IV、第V高位节间长度的降低,第I、第II低位节间反而有所增长;次生根发生减少,通过减少根密度及增加根长适应干旱;物质积累因水分胁迫而受阻,且物质向根系的分配增加,根冠比增大。水分胁迫下,冬小麦花前生长发育受阻,地上部通过减小生长量适应水分胁迫,降低幅度随胁迫加剧而增大;根系在减少发生的同时,增加根长,扩大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12.
对小店区西草寨和汾河灌区中心试验站冬小麦进行再生水和井水灌溉的对比试验研究,认为再生水灌溉比井水灌溉后,氮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要高,从而影响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指出再生水灌溉应适量减小施肥数量,避免农田氮素过量而导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 Eberhart and Russell(1966)的模式和 G·C·C Tai(1975)的模式分析了黄淮冬麦区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11个小麦品种的基因型 x 环境互作。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7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 Eberhart and Russell 的bi 对品种稳定性评价较为笼统。而 Tai(1975)的基因型 x 环境互作效应的分解,对新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较多的更为精确的重要信息。利用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这样分析的结果会有助于参试品种合理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幼苗CTK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品种太原633根中均含有所测的ZR,Z和DHZ3种CTK。其中Z含量最高,水分胁迫时波动较大,而ZR和DHZ含量较少,且波动较小;在太原633叶片中只含有Z和ZR,未测到DHZ存在,且二者波动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方式对冬小麦耗水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小麦品种科师22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的耗水量、耗水系数、产量不同。干旱处理的耗水系数最低。相同灌水次数下,随灌水总量增加,耗水系数、耗水量增大;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少量多次灌溉方式的耗水量、耗水系数则降低。不同灌水处理间冬小麦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灌水各处理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早处理(不灌水)的产量。冬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加大而下降。相同灌水量下,分期灌溉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脱落酸对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高浓度ABA和水分胁迫同时处理的冬小麦品种太原633和C609,其气孔阻力比仅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的有所下降,而蒸腾速度和相对含水量则有提高,抗旱性强的太原633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应用GC-ECD对水分胁迫诱导的冬小麦幼苗内源ABA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体根及叶片ABA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ABA增加草于 叶片。经放线菌素D和环己亚胺分别与PEG一起处理,根及叶片ABA增加均明显受抑制,说明此ABA增加可能来源于组织的从头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9.
利用改进的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产量生态学模式SUCROS,模拟了气候变暖引起的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地区,由于自然降水远小于小麦生育期的生理需水量,无灌溉条件下小麦生长相当困难;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气温升高加快了冬小麦的生长发育速率,缩短了生育历程,在无土壤水分亏缺的理想状态下,适度升温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但在土壤水分亏缺时,温度升高,虽改善了冬小麦越冬条件,使其叶面积指数增高,CO2同化能力增强,但高温加大了土壤蒸发,使小麦生长中、后期水分亏缺加重,小麦绿叶同化能力降低,最终使产量下降。当气候变暖伴随降水量增大时,这一现象有所缓解。若气候变暖伴随降水减少,则产量下降加剧。模拟显示,流行于该区的农田林网可有效地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和干物质生长量。在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组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应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策略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for groundwater resource ra-tio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