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葡萄抗寒育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野生山葡萄与优良品种有性杂交,F1不能打破抗寒力强与质量差的基因连锁。F2时用F1作母本杂交,亦不能出现好的后代。选用F1作父本,优良品种做母本杂交,减弱基因连锁。F3时用优良品种作父本。选择F2中优良杂交种做母本,能够选育出优良的抗寒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武夷科学》2019,(2):110-114
选取国兰传统优良品种春兰:黄梅(父本)×黄荷(母本)、建兰:君荷(父本)×市长红(母本)、蕙兰:315梅(父本)×庆华梅(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改良培养基配方,进行无菌播种繁殖,观察不同成熟度果荚的种子萌发和杂交后代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授粉后150~180 d的杂交F_1代种子,播种后可获得理想的无菌萌发效果,种子萌发率达60%以上。试验成功获得生长健壮的杂交后代完整植株,为今后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周百刚 《科技信息》2013,(25):453-453
本文针对玉米新品种"东单70"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东单70"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在1999年以A801为母本,LD6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A801为自选系,以丹9042/(丹9046/墨黄9)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父本LD61来源为丹340的天然杂株经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桑树新品种“育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1953年采用“湖桑39号”作母本,广东荊桑为父本,进行花粉杂交,经过多年的培育、选择、反复鉴定而选育成功。其优点:一、早熟、丰产、抗病、生长势强。1.发芽早、成熟快、叶质充实。据调查,比现行早生品种“早青桑”提早发芽三天左右,叶质硬化亦较迟,适宜全龄用叶。2.发芽率高、发条力强。发芽率在85%以上,比现行品种“湖桑32号”发芽率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传统观赏名花,杂交选育木芙蓉新品种对木芙蓉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木芙蓉‘R-1’为母本、‘金秋红’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有特异性的实生苗,然后进行了扦插及品种特性考察。【结果】杂交苗经品种特性考察后定名为‘百日华彩’,‘百日华彩’为丛生灌木或小乔木,花重瓣,初开时为粉红,后期颜色逐渐变为紫红色,不结实;花期6—11月,长达180 d。【结论】‘百日华彩’花期长、花姿优美、抗性强,符合新品种特异性,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观赏海棠自由授粉子代苗期叶色变异规律,为半同胞家系育种及海棠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绿叶观赏海棠品种(‘冬金'、‘冬红'和‘红珠宝')为母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子代为试材,采用Minolta色差仪对120株半同胞家系子代不同叶位叶片色彩进行动态测定,进行叶色动态变化研究及优选。【结果】①基于5—8月子代上叶位L*、C*、h°色彩参数进行CIELCH色空间动态分布图的构建,发现 ‘冬金' 家系子代叶色参数位点最为分散,叶色最为丰富,子代中出现母本不具有的亮绿色和红色叶片。②基于5月子代上位叶色彩参数(L*、C*、h°),构建叶色聚类分析图,发现在欧式距离19水平上可将子代划分为两大色系类群和 5 个子色系类群,即绿色系(包括褐绿色、深绿色和亮绿色)和红色系(包括紫红色和棕红色),其中绿色系占比92.5%。③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及色彩参数分别构建绿色系和红色系子代评价体系,绿色系中从高亮度、高饱和度及色彩稳定性角度优选出 ‘冬金' 家系的‘A03'、‘A09', ‘冬红' 家系的‘D21'和 ‘红珠宝' 家系的‘C10'、‘C26'、‘C29', 红色系从低色调角和色彩持续性角度优选出‘冬金' 家系的‘A37',优株叶色观赏性优于资源圃品种。【结论】通过自由授粉,观赏海棠半同胞子代群体遗传基础大大增加,叶色多样性得以提高; 以参数色空间作为优选评价方法,更为直观可视化,可用作观赏海棠实践生产及新品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7.
豫教5号是以郑91138为母本,豫麦4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884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2.71%.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257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6.4%,产量居小组第1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云啤4号是以澳选3号为母本和哈林顿为父本杂交,经过1年3三代啤酒大麦育种及良种繁育加代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适于在昆明、楚雄、红河和曲靖等州市及类似生态区作为高产优质啤酒大麦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与丽水地区农科所协作选育的早熟晚籼新品种“浙丽1号”,已于去年12月在丽水通过技术鉴定。“浙丽1号”的原试种代号为“8202”,是1974年用晚籼“广塘矮”作母本,与抗褐稻虱的“mudgo”杂交,1975年以其F_1为母本,再与“竹科2号”杂交,经多代抗病虫测定选育于19T8年定型的。1980、1981年两年参加丽水地区区域试验。1982、1983年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传统观赏名花,杂交选育木芙蓉新品种对木芙蓉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以木芙蓉‘R-1’为母本、‘金秋红’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有特异性的实生苗,然后进行了扦插及品种特性考察。【结果】 杂交苗经品种特性考察后定名为‘百日华彩’,‘百日华彩’为丛生灌木或小乔木,花重瓣,初开时为粉红,后期颜色逐渐变为紫红色,不结实;花期6—11月,长达180 d。【结论】 ‘百日华彩’花期长、花姿优美、抗性强,符合新品种特异性,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我国城乡绿化美化提供新植物材料。【方法】海棠新品种‘红禧儿’是1996年利用平邑甜茶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后代中选育出的大果突变体。【结果】‘红禧儿’树体高大、树姿开张、花果量大、白蕾白花;幼叶和展开叶均为绿色;果实直径1.9 cm(母本1.3 cm),果实扁圆形,果皮初期绿色,后期转为亮红色,RHS色号:46A,果肉黄色或橙色,落叶后挂果期长。在青岛地区观花期为4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落叶,观果期10月中旬至12月中下旬。【结论】‘红禧儿’适应性强,综合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以辽优3225及其亲本为试材,对灌浆期剑叶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优3225剑叶叶绿素含量高于母本,与父本相近;辽优3225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父本,略低于母本;灌浆前期辽优3225叶片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活性高于父母本;灌浆前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后期迅速降低.辽优3225产量优势明显,平均优势为18.5%,从产量结构看每穗成粒数是主要原因,平均优势为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培育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栽培的彩叶桦,满足园林绿化对彩叶树种的需要。【方法】 以引种的紫雨桦(Betula pendula ‘Purple Rain’)为母本,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白桦(B. platyphylla SUK.)为父本,通过杂交、群体及个体选择等育种技术获得了耐寒性较强的 ‘紫霞1号’彩叶桦新品种。【结果】 该品种树干灰白色,枝条红褐色,叶为紫色,叶色为其主要观赏特性。但叶色随着季节变化而略有改变,春季新生叶全部为紫色,夏季老叶呈紫绿色,新叶为紫色,秋末随着温度降低,叶片呈深紫粉色。【结论】 ‘紫霞1号’适宜栽培区域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壤土栽植。  相似文献   

14.
The shape and color of rice leaves are impor- tant agronomic trait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roportion of sunlight energy utilization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yield and quality. A new mutant exhibiting stable inheritance was identified as derived from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treated restorer Jinhui 10, tentatively named as narrow and striped leaf 1 (nsll). The nsll displayed pale white leaves at the seeding stage and then white striped leaves in parallel to the main vein at the jointing stage. Meanwhile, its leaf blades are significantly narr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Jinhui 10. The chloroplast structures of cells in the white striped area of the nsll mutant break down, and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type. Moreover,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such as Fo, Fv/Fm, ФpsⅡ, qP, and ETR, in the nsll mutant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wild type, and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is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se changes in leaf color and shape, together with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nsll, result in smaller plant height and a decrease in the most important agro- nomic traits, such as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panicle, grain weight, etc. Genet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arrow and striped traits of the nsll mutant ar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nuclear gene,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InDel 16 and InDel 12 in chromosome 3. The physical distance is 204 kb. So far, no similar genes of such leaf color and shape in this area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has laid a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gene clo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NSL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片中的合成代谢规律,确定银杏合适采摘期,以及选育优良的银杏品种,探讨了雌、雄株和金叶(芽变品种)银杏叶片光合生理与黄酮含量的周年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银杏种质资源圃的雌株、雄株及嫁接的金叶银杏为材料,对4—11月银杏的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黄酮成分及含量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整个叶片生长周年动态变化中,雄株银杏的含水量低于雌株和金叶银杏,特别是在6—9月夏季高温时期的差异更显著;雌株银杏的含水量、相对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都大于雄株与金叶银杏,特别是在5—8月,但雄株与金叶银杏的相对叶面积增加速度较快;雌株银杏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 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高于雄株和金叶银杏,雌株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高点分别出现在4—5月和9月,各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金叶银杏>雄株>雌株;雄株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与槲皮素之间,雌株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金叶银杏叶色在4—6月为金黄色,其叶绿素含量均比雄株、雌株银杏低,7月转绿后与雌株和雄株差异不大,其光合、黄酮代谢的变化更接近于雄株,且其黄酮合成的能力高于雄株及雌株。【结论】银杏叶的最佳采收期在9月,雄株和金叶银杏更适用于叶用林的培育,雌株的抗逆性高于雄株与金叶银杏,金叶银杏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因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福胖’柳杉是从中国柳杉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天然变异新品种。树体矮化,属于灌木,萌蘖能力强,树冠呈窄卵形;雄花期2月底到3月初,雄球花长椭圆形,短作穗状花序,雌花少或无。具有绿化观赏价值,适宜在四川成都平原及盆地的低山丘陵区海拔400~1 200 m作绿化植物栽培,也可以培育为室内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7.
异源单体附加系是从亲缘关系较远或属间的一个物种单条染色体附加到另一个物种中.栽培稻珍籼97B与药用野生稻Hy18杂交与连续回交,在BC2后代中得到一个药用野生稻单体附加系.生物素标屺的药用野生稻总DNA作为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其异源单体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在栽培稻(AA,2n=24)基因组中附加了一条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并鉴定为第8号染色体.研究表明,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为药用野生稻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操作平台.而GISH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是最准确有效的染色体鉴定方法.在水稻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是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明确不同水稻食味品质基因型,可为优质水稻育种研究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22个目前上海市种植的重要常规水稻和杂交稻亲本食味品质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紫香糯861"水稻含有相对较多不良食味品质基因型.3种杂交稻父本,"湘晴"、"R44"和"繁14"的食味品质基因型比这3种杂交稻母本,"寒风A"、"秋风A"和"申9A"以及其他常规稻有欠缺.从蜡质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在本研究选用的22种水稻中,2个为糯稻、20个为粳稻,但其中有4个为软米型粳稻;在16个非软米型粳稻中,"宝农34"、"金丰"和"银香18"是具有相对最好食味品质基因型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