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手性噁唑烷酮出发,经两步反应得到可溶性线型聚苯乙烯支载的噁唑烷酮手性助剂,总产率为48.5%.通过IR,1H NMR,13C NMR,GPC,TG和元素分析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发现得到的线型聚苯乙烯支载的噁唑烷酮手性助剂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较低的分子量(Mw=7 000),较高的支载量(Loading=2.41mmol/g)和很好的热稳定性(Td5%=337.5℃),是一个优良的手性辅助试剂. 相似文献
2.
以L-脯氨酸为原料,分别采用Na BH4/I2及Li Al H4两种还原体系制备L-脯氨醇,研究了反应时间及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 Al H4为还原剂制备L-脯氨醇,反应时间可以缩短到3h,产率提高到92%.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N-Boc-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辅助试剂——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烷2硫酮,总产率为40%,所有产物经IR、1H NMR、13C NM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的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4.
以大孔聚苯乙烯氯球为原料 ,将之与氨基吡啶及硫酸二甲酯反应 ,制成聚苯乙烯支载N -苄基 -N -甲基氨基吡啶催化剂 .利用该催化剂进行醛的烯醇酯化反应 .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 ,酯的收率在 60 %左右 相似文献
5.
6.
以苯甲醛为原料,经安息香缩合、氧化、成环、还原、手性拆分、磺酰化反应制备含有双键的手性磺酰二胺分子,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制备聚苯乙烯支载手性磺酰二胺微球,总产率8.1%.用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杨醛与肉桂醛的氧杂迈克尔加成/羟醛缩合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吡喃,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比较了溶剂、有机小分子酸、有机小分子碱、有机小分子酸碱混合使用、硅基Lewis酸和水杨醛与肉桂醛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脯氨醇硅醚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4-氯苯甲酸为添加剂,n(水杨醛)∶n(肉桂醛)=2∶1时,反应可以达到93%的产率和83%的ee值. 相似文献
8.
应用氯球(P○CH2Cl)与NaHSe反应,得到聚合物支载的苄基硒醇(P○CH2SeH),用NaBH4还原为P○CH2SeNa后,与卤代物反应生成载体化的硒醚,经30%H2O2氧化得到相应的酮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分别与乙酰氯、苯甲酰氯和3,4-二氯苯甲酰氯在Et3N存在下方便地得到了3种聚乙二醇支撑的羧酸酯,继而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的三级醇.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粗产物纯度较高.聚乙二醇支载的羧酸酯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0.
张万轩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2):156-157
为了深入研究聚合物支载苄硒醇的性质,我们制备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支载的苄硒醇,它经NaBH4还原后与端位环氧化物反应生成载体化的β-羟基硒醚,用30%H2O2氧化后,得到相应的2-酮,提供了一个制备2-酮的新方法,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用聚乙二醇-6000对其表面改性,然后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粒径小,磁含量高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Fe3O4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微球中存在苯乙烯和Fe3O4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所制备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约为100 nm.热重(TG)分析得到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磁性物质质量分数为14.5%.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结果表明,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4.4 A·m2/kg,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以溴异丁酸-β-羟乙酯为引发剂,在溴化亚铜(CuBr)/2,2′联吡啶的催化下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窄分布端羟基线性聚苯乙烯,然后以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将其与均苯四酸二酐反应。采用GPC、GPC-LS联机、核磁氢图三种测试方法确定得到了结构清晰的四臂星形聚苯乙烯。以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端羟基聚苯乙烯,将其与均苯四酸二酐反应,也得到了星形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3.
A rigid colloidal silica template was formed by self-assembly of the monodispersed silica spheres prepared according to Stober method. The silica template is highly ordered, which was verified by bright color effect due to Bragg diffraction and the results of SEM.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allowed within the interstices of the rigid template to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eriodic silica/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 The titled porous polystyrene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template with concentrated aqueous hydrofluoric aci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that the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has ordered arrays of the uniform pores replicated from the template.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the as-synthesized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silica spheres tre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纳米孔超级绝热复合材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原位生成的纳米孔硅气凝胶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分散聚合工艺制备出聚苯乙烯接枝包覆硅气凝胶的纳米核壳结构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显微镜(TEM)对上述纳米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就体系组分、引发剂、聚合参数和分散工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体系组分中对转化率影响最大的是硅气凝胶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以有机类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经独特的超声工艺处理,获得包覆率达70%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了含硅磺化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纳米乳胶粒子,并用红外光谱和粒度分布仪分别对其结构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同时用含硅磺化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纳米乳胶制备了质子交换膜,考察了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及质子传导率等各种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为288℃)和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含1,1-二苯基乙烯(DPE)侧基的聚苯乙烯. 首先用ATRP聚合单体4-乙烯基苄氧基二苯甲酮得到含二苯甲酮侧基的聚苯乙烯,然后通过Wittig反应将二苯甲酮侧基转化为DPE侧基. 采用1H NMR, IR和GPC对所得产物及其中间体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 结果证明所得聚合物含有DPE官能团,而且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 相似文献
17.
李爱香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44(11):12-15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含环氧侧基的聚苯乙烯。首先用对羟基苯甲醛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4-(2, 3-环氧丙氧基)苯甲醛(EBD),然后通过Wittig反应将醛基转化为乙烯基得到含环氧基团的功能性单体苯乙烯基环氧丙基醚 (SGE),最后用ATRP方法聚合单体SGE得到含环氧侧基的聚苯乙烯。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8.
废旧聚苯乙烯合成溴代聚苯乙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废旧聚苯乙烯(PS),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还原铁粉为催化剂合成了阻燃剂溴代聚苯乙烯(BPS)。并用FT-IR、TG、DSC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的苯环发生了二溴代或三溴代,合成溴代聚苯乙烯的最佳条件是40~60℃,以还原铁粉为催化剂用量为5phr,聚苯乙烯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8%,含溴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