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标准0.5μmGaAsPHEMT工艺设计了工作频段在2.4—6GHz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和超宽带(UWB)接收机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从宽带电路的选择、高频电路设计的器件选择和电路结构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如何进行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选择,可以采用0.5μmGaAsPHEMT工艺制备满足超宽带系统要求的低噪声放大器。在UWB3.1~5.15GHz低频带内,该LNA增益20.8~21.6dB,噪声系数低于0.9~1.1dB,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一10dB。在2.4~3GHz频带(涵盖802.11b/g的使用范围)内,该LNA增益20.8~21.5dB,噪声系数低于2dB,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10dB。在频带5.2—6GHz,该LNA的噪声系数增大到1.332dB。增益则从21.4dB下降到19.7dB。电路的工作电压为3.3V。  相似文献   

2.
带前置光放大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建模及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考虑到星间微波光子链路中信号经远距离传输损耗大,利用前置光放大来提高链路的信噪比.建立了带前置光放大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模型,利用Bessel函数展开和Graf加法定理推导出了信噪比(SNR)的解析表达式.确定了对链路影响最大的主要噪声成分,在不同前置放大器增益的条件下,对调制器直流偏置相移进行了优化,使得在给定SNR要求下所需激光器输出光功率最小,并进一步分析了前置放大器增益对最小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最优直流偏置相移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前置放大器增益的增加,达到指定SNR所需的激光器输出功率变小,相应的最优直流偏置相移先减小后增大.对于QPSK调制信号,未加前置放大器时,SNR要达到15.56dB(BER=10-9),激光器输出光功率至少为45dBm,而前置放大器增益为15dB时,只需要22.57dBm.  相似文献   

3.
对研制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进行了介绍,它由一个相位自均衡的10阶高温超导滤波器、一个低温专用的低噪声放大器和制冷装置组成,高温超导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955MHz,相对带宽为0.51%,采用Sonnet仿真,并由双面Tl2Ba2CaCu208超导薄膜制作而成,衬底材料为O.5mm厚的LaAlO3,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的最小插入损耗约为0.16dB,带外抑制好于75dB,下边带陡峭度为27dBMHz^-1,上边带陡峭度为22dBMHz^-1,滤波器子系统的增益为19.3dB,噪声系数为0.8dB,此外,还对高温超导滤波器的群时延失真进行讨论,并介绍了一种设计自均衡线性相位高温超导滤波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微观表面形貌和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样品在2~12.4GHZ频率范围内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微波反射率R与频率f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An包覆于掺杂锶铁氧体表面,PAn/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随着掺杂锶铁氧体含量的增加,微波吸收匹配厚度和吸收带宽发生变化: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聚合质量比为40%时,最佳匹配厚度为2.6mm,吸收峰值接近-40dB,峰值频率高于12.4GHz,大于10dB吸收带宽预计达到55GHz。  相似文献   

5.
研制成功可用于移动通信基站接收机前端的高温超导子系统原理样机. 该子系统以GSM1800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为应用背景. 它由高温超导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脉冲管制冷机和相关电路组成. 工作频段1710~1785 MHz, 增益18 dB, 工作温度70 K.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对称双芯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对其横截面结构的合理设计,可以使该光子晶体光纤的喇曼增益系数gR和其有效纤芯面积Aeff接近同步变化,从而使其喇曼增益效率系数rR=gR/Aeff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接近常数,进而可为增益谱平坦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提供优良的增益介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C波段(1530~1565nm)和L波段(1565~1625nm),该光子晶体光纤的喇曼增益效率系数rR的波动率△rR分别约为2.2%和5.7%.  相似文献   

7.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交叉增益型波长转换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基于单端耦合输入/输出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实现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波长转换,转换速率为2.5 Gbit/s,波长向上转换范围为12.8 nm,转换输出消光比大于15 dB.此种方案结构简单、更容易实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探测光获得的双程增益和光放大器后端面存在的透射损耗使得其转换性能优于普通交叉增益型波长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标准CMOS技术,提出和研究了一种用于光通信与光互连、集成差分光电探测器的全差分跨阻放大器(TIA).为实现全差分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差分光电探测器,其作用是将入射光信号转换成一对全差分光生电流信号,并保证电路结构和模型的全差分对称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与常规的、集成光电探测器的差分跨阻放大器相比,该全差分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更高,灵敏度也同时被提高一倍.基于该集成差分光电探测器的全差分跨阻放大器,采用特许3.3V,0.35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单片全差分光电集成接收机.其跨阻增益为98.75dBΩ,从1Hz至-3dB频率点间的等效输入积分噪声电流为0.334μA.该光接收机采用了单一的3.3V电源;跨阻放大器与限幅放大器的总功耗为100mW;50Ω输出缓冲器的功耗为138mW.对于850nm的入射光、-12.2dBm的峰峰光功率和231–1位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输入信号,该光接收机达到了1.1GHz的3dB带宽和1.6Gbit/s的数据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声学测量实验系统,提出了用声波回声技术测量随钻钻孔深度的技术手段。利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发射换能器阻抗特性,同时用脉冲法测量了发射换能器频谱,研究了单脉冲激发和burst信号激发测量等直径钻杆的波形和频谱。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激发时,频率为2.5 k Hz的信号更适宜于声波传播。波形随着钻杆长度的增加而衰减,可测量的钻杆长度为30 m。对于等直径的伪钻杆结构,理论上一次直达波可传播480 m,但在当前的实验条件下可传播的距离只有120 m。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般复杂动力网络的优化牵制问题.基于线性反馈方法,提出了通过牵制控制将一般复杂动力网络在目标态达到全局指数稳定的策略.特别地,回答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在牵制节点数目和反馈增益之间选取一个优化组合?最后用3个例子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基于Agilent 4395A阻抗分析仪的无线传感器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便携的LRC参数测试仪,给出了测量无线电感传感器及检测线圈LRC值的测量原理及其提取LC值的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阐明风险传播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风险传播问题的定义,证明了该问题是NP难题,并提出了一个基于邻近传播和最小入度的近似算法——APMI算法,该算法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3),最差近似比为D(n).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风险源密度等3方面因素对APMI算法和现有精确算法RH的性能或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H算法的性能受网络密度影响很大(呈指数增长),受网络规模和风险源密度的影响较小;APMI算法将RH算法在网络较稠密时的指数时间复杂度降低为多项式时间,而其准确性指标Coefficient仍保持在0.9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可利用的有限信道波长数对WDM星形单跳网容量限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波长重用的双向WDM星形单跳网. 根据该方案, 在信道波长数一定的条件下, 至少可使网络所支持的节点数——网络容量扩大一倍; 在网络节点数不变时, 则可大大减少网络节点的排队时延, 缓和网络中各通信节点对数据信道波长使用权的竞争矛盾, 使网络吞吐量增加1~3倍, 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 首先论述了该波长重用的双向WDM星形单跳网结构, 接着分析了网络的波长重用特性, 进而对所要求的光放大器增益和输出功率进行了计算, 最后计算了网络的最大节点数和最大信道波长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抽样的超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点是在一个测量时间区间内链接了大量源IP(宿IF)的宿IP(源IF),实时超点检测对网络安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算法不能控制内存空间的使用和超点的测量精度,论文提出了一个具有自适应抽样功能的超点实时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流抽样保留技术以减少非超点的测量并提高超点的测量精度;设计一个数据流结构维护流记录,并统计补偿Hash映射中产生的冲突;提出一个基于不等概率的自适应策略以维护内存空间.采用实际网络数据将论文的算法和其他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和数学分析表明论文算法在资源可控性、测量精度等方面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5.
Fe基合金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机理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不同外加张应力下540℃退火的Fe基合金薄(Fe73.5Cu1Nb3Si13.5B9)断口形貌,结合X射线衍射谱和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研究Fe基合金薄带张应力退火感生横向磁各向异性场过程中的应力作用机制.建立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模型,揭示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与磁各向异性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双采样保持(DSH)电路,在165V的电源电压下,其性能满足12位精度、200MS/s转换速率的流水线型ADC的要求。设计中采用了轨到轨自偏置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II)提高了S/H电路的可靠性和线性度;采用双采样结构,使得在同样性能的CCII条件下,采样速率成倍提高;对于大带宽自偏置CCII,采用了两个电流跟随器降低了端口的寄生电阻。DSH电路的采样电压幅度达到2V,对于输入为20MHZ的正弦波,测得其平台稳定精度为89μV,平台稳定时间为1.05ns,噪声失真比(SNDR)达到了84dB,满足12位ADC的要求,整个电路的功耗约为3.41mW。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研究泛昔洛韦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铜在3.0%NaCl介质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当泛昔洛韦浓度为0.40g/L、SDBS浓度为0.35g/L时,其复配缓蚀效率达到93.5%。泛昔洛韦和SDBS对黄铜的缓蚀机理分析表明,泛昔洛韦在铜舍金表面通过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形成保护膜,与SDBS发挥了极好的协同作用,阻碍Cl^-对铜的侵蚀,实现了对铜的高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SMA)活体形态的显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疑有腹部、盆腔疾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A扫描,然后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反向MIP(I—MIP)和薄层MIP(TS.MIP)等技术进行后处理。80例患者分为正常组(30例)和异常组(50例)两组,对正常组采用多种重建技术显示SMA各级分支,并测量SMA的直径,观察SMA起始段的走行;在MPR像上测量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An),在左肾静脉(LRV)平面测量SMA至AA的距离(M),在左侧肾门旁测量LRV最大前后径(A),在SMA与AA问测量LRV最小前后径(B)。对异常组采用多种重建技术显示SMA,分析SMA特点。结果VR、MIP、I-MIP像均可显示正常组SMA整体解剖形态,TS-MIP对小分支显示优于其他重建技术。不同重建方式对SMA直径的测量无显著差异(F=0.71,P〉0.05)。SMA起始段走行方向为右下走行90%,前下走行占6.7%,左下走行占3.3%。An平均为(61.06±22.79)°。M平均为(14.62±4.00)mm,A平均为(9.16±1.91)mm,B平均为(6.00±2.01)mm,A与B比值〉2者占20.0%,〉3者占3.3%。异常组中有5例小肠先天性旋转不良及2例小肠扭转,SMA轴位像主要表现“回旋征”,VR表现为“螺旋征”;1例SMA分支栓塞;消化道肿瘤19例,其中8例供血动脉为SMA分支;回盲部动静脉畸形1例;余22例肝脏、泌尿生殖系统病变SMA无明显异常。结论64层螺旋CTA能很好地显示SMA的活体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0001)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InGaN长周期多量子阱激光器结构.三轴晶X射线衍射测量显示该多量子阱结构质量优良.用该外延片制作了脊形波导GaN激光器,激光器的腔面为GaN的自然解理面,室温,电脉冲注入,激光器可实现激射.阈值电流密度为3.3kA/cm^2,特征温度为145K.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阶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改进的措施主要包括设计无源螺旋形电感、合理运用Cascode电感接入、改进偏置电路的设计.仿真结果为:在P1 dB点,Pout为18 dBm,输入输出匹配的情况下,5.2 GHz的功率增益为30 dB,1 dB压缩点的PAE为16%,输出三阶交调点IP3是26.8 dBm,静态工作电流为252 mA.上述结果表明,改进的功率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的要求.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元件库,应用Cadence软件画出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版图.上述工作对射频电路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