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蒸汽动力循环的角度讨论了电动给水泵中水的焓升对循环经济性的影响.根据对泵焓升及其来源的不同的理解,提出了形式不同但本质和计算结果完全一致的经济性指标计算方法。将上述分析结果用于电厂实际循环,给出了电动方式下考虑给水焓升时,机组动力循环的经济性及其它相关参数的计算模型;文中进行了大量的验算工作,充分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此外,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民用热力站供暖系统循环水泵的选择方法,对循环水泵的流量及扬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供暖系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水泵台数确定的几个方案,并介绍了水泵变频调速和并联运行对选型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民用热力站供暖系统循环水泵选配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3.
疲劳剩余寿命分布的当量关系及可靠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两级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分布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非恒幅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可靠性问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通过对疲劳过程中剩余寿命分布规律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程序载荷作用下疲劳过程的物理本质,提出了一个以载荷循环数一疲劳寿命干涉模型为基础,以“损伤等效原则”计算不同载荷水平之间的当量循环次数,并充分考虑不同载荷历史下剩余寿命分布参数的变化的疲劳可靠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湖泊氮磷循环的关键过程与定量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湖泊氮磷循环的3个关键过程: 源过程、去除过程和内部转化过程, 识别不同过程(如底泥释放、反硝化等)对湖泊的影响机制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总结对比湖泊氮磷循环及其关键过程的实验与模型等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劣。基于文献综述分析提出, 未来的研究需将机理模型、实验观测及室内模拟结合起来, 通过机理模型定量表征氮磷循环的物质平衡, 辅以实验观测识别关键过程,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响应机制。这种多层次多手段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以为湖泊氮磷循环的深入探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武隆—广杨地区地处渝黔交界,交通位置良好.为研究其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控制因素,2020年4月现场采集31组地下水样,利用统计分析、Piper图示、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地下水的循环模式以及其水化学特征与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四种循环模式,岩溶水Ⅰ型、Ⅱ型为循环深度不同,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具有快速通道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两级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分布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非恒幅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可靠性问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通过对疲劳过程中剩 余寿命分布规律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程序载荷作用下疲劳过程的物理本质,提出了一个以载荷循环数-疲劳寿命干涉模型为基础,以“损伤等效原则”计算不同载荷水平之间的当量循环次数,并充分考虑不同载荷历史下剩余寿命分布参数的变化的疲劳可靠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充电电压对铅蓄电池及其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铅蓄电池进行不同充电电压的充放循环试验,测量了循环寿命期间单电极电流与电位的变化关系,分析了电极的极化性能、充电特性及正极电位对板栅腐蚀及电池寿命的影响,并讨论了优化的充电方武。  相似文献   

8.
差速循环流化床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差速循环流化床,即利用不同气速下飞灰携带率的差异,使燃烧室内具有3个不同的气速区,形成飞灰在燃烧室的内循环,构成差速内循环。针对差速循环流化床的结构及特有形式,采用小室模型的方法,对炉内煤的燃烧及其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模型结构为模块化方式,分为流动、传热、燃烧及求解等部分;而差速循环流化床的模型又可作为一个整体模块,成为联合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为其性能预测及结构设计提供仿真计算。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根据现有技术及锅炉设备于1992年提出差速循环流化床的构想并获得了专利。  相似文献   

9.
李喜玲 《奇闻怪事》2009,(1):117-118
本文分析了从偏磨、抽油杆承受的非对称循环应力、不同厂家抽油杆质量、超期服役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引发抽油杆断脱的各类因素,对目前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杆断的途径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动态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航空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模型仿真方法考察了不同参数阶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部件数学模型与闭环系统部件间耦合关系,在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环境下建立了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控制容积法离散各模型方程求解获得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制冷剂流量发生阶跃时,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各热力性能参数的动态响应规律不同。仿真结果可为机载蒸发制冷循环系统的优化及系统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太阳能和其他低温热源利用的新型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表明:循环热力系数和面积单耗都随循环中间压力升高而增大,且达到一定数值时循环将不能继续;冷却水先进入冷凝器的串联流程优于并联流程;随着热水或冷媒水温度的降低或冷却水温度的升高,溴冷机循环系统的热力系数、面积单耗等经济性指标都变差,但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1.x级循环的性能指标明显高于两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氨/水为工质的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冷循环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只有在冷却水温度较低,制冷剂蒸发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具有较高制冷系统的优点,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循环冷系数较考虑回收Ⅰ级循环的精馏热,以提高叠循环的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3.
氨水工质朗肯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核供热堆热电联供热源和冷源特点,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叙述了氨水朗肯循环的工作原理,并与同等条件下蒸汽朗肯循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适合核供热堆所提供的热源和冷源条件,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低温热源新型动力循环。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真空重量法测定子凹凸棒粘土吸附剂对水和乙醇的吸附量,得出各工质对的理论制冷量。并通过模拟的制冷实验装置,测定了各工质对的实际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新型联合热力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冷却水余热和润滑油余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车用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循环系统.此系统由用来回收温度较高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及润滑油余热的有机Rankine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和用来回收温度较低的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的Kalina循环耦合而成.基于P-R状态方程,编写了计算程序对此热力循环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还分析了采用不同有机工质对循环整体性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只回收发动机排气余热的热力循环系统相比,文中提出的构型其余热回收效率更高.当采用环戊烷为ORC工质时,循环系统的整体效率为20.83%;当采用R113为ORC工质时,循环系统的整体效率为16.51%.  相似文献   

16.
换热设备中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高温下容易产生污垢,不但会降低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还会影响设备安全。通过模拟实际工业循环冷却水结构,搭建了微型循环冷却水实验平台,采用高频电磁脉冲对人工配置的碳酸钙循环冷却水溶液进行阻垢处理,观察空白实验组和不同频率的高频电磁脉冲处理组中水垢形成情况,并利用自行设计的热阻监测系统对管道热阻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电磁脉冲对循环冷却水起到了很好的阻垢作用,主要表现为循环冷却水的电导率下降趋势和pH值上升趋势均变缓。根据模拟换热器的热阻监测结果显示,高频电磁脉冲处理组的热阻要小于空白实验组的热阻,并进一步证实了高频电磁脉冲的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低温余热动力回收系统的吸收驱动力和增强蒸发器抗低温腐蚀的能力,提出了三压力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3p-AWPC).在卡列纳循环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预热器,以分离器出口的稀溶液加热来自高压氨泵的工作溶液.采用Schulz方程、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对循环倍率、工作成分、基本成分、热源温度和冷源温度进行优化分析,研究工作浓度与基本浓度最佳配对关系.给出了在热源温度为200℃及冷却水温度为25℃条件下,3p-AWPC方案的热力性能优化算例.结果表明,动力回收效率为9.62%,比相同冷热源进口参数条件下水蒸气朗肯循环(SRC)的动力回收效率约增加16.5%.  相似文献   

18.
以100 MW 高压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为例,对采用以二氧化碳为介质的带膨胀机的排汽冷凝系统进行了循环过程的热力计算,得出这种系统通过二氧化碳膨胀机回收汽轮机排汽中的部分能量,不仅能够减少汽轮机系统的冷源损失,还能减少冷却水的消耗量,减少系统运行的动力消耗,并与现在常用的汽轮机排气冷却水系统在热效率、冷却水用量、冷却水系统用电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HRB400钢筋运用范围逐渐增大,将成为今后的主流产品.对水城钢铁公司生产的轧制后不同冷却制度的Φ25 V强化钢筋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显微硬度测试、金相观察及扫描电镜断口观察,发现轧后水冷工艺造成了组织和成分不均匀,使得钢筋强度和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没有明显提高,并降低了钢筋韧性.试验结果表明水钢HRB400钢筋可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轧后水冷对于钢筋性能影响不明显.最后总结出在水钢目前实际生产条件下,应不采用轧后控冷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制冷装置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运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机计算了典型氨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循不得不 中压缩机功耗与冷凝温度的关系,根据对两个工业制冷装置的实地测试和分析。提出制冷装置在部分负荷时,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调节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供现行制冷装置的节能调节和新制冷装置的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