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评价或预测水环境中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水质的影响,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几十年里化学手段分析水质以其分析标准化,能够准确检出目标污染物的含量等优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化学手段耗时长检测费用高较难实现连续监测,且不能准确区分不同性质污染物的毒性程度。为此,生态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用生物指标评价水质,将水污染所造成的群落结构的变化加以量化,从而利用生物有效地评价和监测水污染状况。对污染物的生物监测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Kolkwitz和Marssonn在1902年利用微生物类群研究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Richard…  相似文献   

2.
以地表水Ⅳ类水质限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四平市城区的南河、北河重金属污染物监测分析得出:锌、铜不超标,铅、镉、汞超标严重且有发展趋势;城市活动加大了河流重金属污染程度,南河受影响大于北河;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变化还与降水量及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密切相关;人工暗河污水中Cd、Cr、Hg浓度较大,地下水有受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3.
山丹河作为黑河水系的较大支流,其水质优劣程度对黑河干流水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利用山丹河水质监测数据对山丹河主要污染物浓度以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山丹河主要污染物以耗氧性有机物为主,营养盐次之,其主要污染物分担率为:BOD5占17.4%,挥发酚占13.6%,CODMn占12.9%,TP占12.6%.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水质等级评价研究,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山丹河的水质等级属于V级,属重度污染.同时分析了山丹河污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的突发水污染事故频发,松花江哈尔滨段作为哈尔滨市重要的水源地,沿岸的污水处理厂及化工企业众多,存在着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风险,因此,对可能的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预测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EFDC模型建立了松花江哈尔滨段突发水污染事故二维预警模型,分别预测了枯水期、丰水期污染物对主要断面的影响时长和污染物在江面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经过实测水位及水质数据验证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污染物质在研究区河段的扩散变化过程.以哈尔滨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泄露为例,得出主要断面COD浓度峰值及污染带持续时间,枯水期何家沟口下、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及大顶子山断面受污染物影响的时长分别为13、52、59、72h,丰水期污染团停留的时长分别为19、30、43、51h.枯水期及丰水期整个江面受污染时常分别为128h和70h.模拟结果为松花江哈尔滨段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警及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一种水质监测方法,它基于BAS(天牛须搜索智能优化算法)与TSFNN(T-S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该模型能实现全局寻优,且运行量大大降低.通过对嘉陵江水质数据实验比对,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监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松花江哈尔滨市段水生生物群落状况,与地表水化学监测结果相互比较印证,从不同角度反映松花江哈尔滨市段的水质状况,更加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该文收集和整理了哈尔滨市环境监测站"十一五"期间水生生物样品监测数据10519个,从4个断面检测的5门38属、38属、24属的着生藻类群落、着生原生动物群落和底栖生物群落的指标进行分析,运用藻类污染指数、均匀度指数(e)和生物学污染指数(BPI)研究等方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河流水生生物进行监测和评价,以此作为水环境污染评价的重要参考.研究得出:1"十一五"期间哈尔滨水质有所好转;2从检测结果分析得出水生生物对水质质量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校园生活饮用水管网中水质健康风险评价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饮用水是人体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重要暴露源,因此饮用水的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为了定量描述饮用水中污染物对暴露人群所造成的危害,需要针对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评价做水质数据基础研究.以校园宿舍楼内生活饮用水配水支管为研究对象,对管网末梢水质进行了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滞留水(在自来水水管中滞留6h以上的自来水)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研究作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其在校园饮用水安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原生动物在水质监测中的地位优势和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原生动物有着高等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原生动物繁殖速度快,细胞体积大,形态和遗传学等方面都很相似和种类繁多等优势.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原生动物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分别是赤潮的监测和重金属的监测.最后从两个方面叙述了原生动物评价水质的方式,微生物种群监测法和指数评价法.并且提出了原生动物在水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一下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环境日益恶化,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为了研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现状及未来污染的状况,以大庆为例,对主要的湖库、河流进行布点采样,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了解孟州市的水质状况,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孟州市的张连北、石井、贾营3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了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和氨氮3个水质指标,其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分析水质污染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波消解/AAS法测定有效态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流水环境中,沉积物在微量金属的传输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体中的沉积物通常吸附一些污染物质,尤其以重金属最为突出.由于沉积物中所含的腐殖质、土壤、泥沙、微生物具有微孔表面的作用,在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吸附、释放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自净、降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体沉积物中有效态金属的监测与研究是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朱焕山  任庆  张晶 《河南科技》2003,(15):29-29
COD在线监测仪在污染源废水监测中,由于水质中所含还原性物质成份不同,氧化反应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波动也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地表水Ⅳ类水质限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四平市城区的南河、北河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得出:城市活动对流经城区的河流水体非金属无机污染物有显著影响;其中,北河水体受总磷的影响较大且严重超标,南河水体受酸碱度的污染较重,部分采样点超标;南北河水体氰化物、氟化物和亚硝酸盐.氮均未超标,但总体上有污染增加的趋势;因此,对南北河实施治理迫在眉睫,但要科学合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海口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2008年海口湾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综合质量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海口湾近岸海域重点污染海区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秀英工业排污口附近海域和海口污水处理厂深水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质良好,近5年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或贫营养化水平.但是龙昆沟排海口附近海域水质较差,常年受到一定的污染,营养水平常年处于高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林格曼黑度是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能快速半定量化地评价烟气中颗粒态污染物浓度高低的监测手段。本文通过对现场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现场监测的注意事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烟气林格曼黑度监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COD在线监测仪在污染源废水监测中,由于水质中所含还原性物质成份不同,氧化反应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波动也较大。这种现状客观地要求COD在线监测仪工作时,消解时间、消解温度、曲线有效取值区间要与水质情况相匹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值,针对不同水质要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上述运行参数,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一、监测原理及相关影响因素HD02-I型COD在线监测仪方法原理与经典的化学法———重铬酸钾法在反应机理上是一致的,即在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氧化,其生成物为…  相似文献   

17.
李胜  王帅  袁秀华 《河南科技》2013,(6):170+215
本文基于弧段—结点模型在处理线性要素上所存在的局限性,引出了动态分段技术。在分析动态分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动态分段技术在河流污染物扩散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乐安河中的污染物(CODcr)为例,证明了研究的可行性。动态分段技术能够动态地显示不同分段上的该污染物浓度情况,从而为河流水质污染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原理,与其它生物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重点评述了发光细菌法在工业废水、水域水质毒性监测、检测水环境污染物的基因毒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类基于一阶传递偏微分方程的水污染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选取适当的江段,研究水污染事故中一类基于一阶传递方程的水污染模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组织设计开发的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采用成熟的网络和软件技术,整合了水质资料整编、水质评价、Web GIS信息服务、数据传输、水质趋势分析等功能,大大便利了水质业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水行政管理部门决策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