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社会最主要的文化悖论之一,就是明显世俗性与普通宗教性的并存。作为传统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和社会文化的基本部分,宗教及宗教团体对美国内政外交具有一定影响。但除个别例外(如针对苏联犹太人的1973年杰克逊-瓦尼克法),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并不特别强调宗教。  相似文献   

2.
美国抛出的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尚未达到美国的预期目标,“中国责任论”又随着美国政要的相继访华应运而生。对中国迅速发展的认知由“威胁”到“责任”的转变,是美对华战略层面变更,还是仅为战术方针调整;是美对华表示善意的真实体现,还是对华制约的另类手段等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审慎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抛出的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尚未达到美国的预期目标,“中国责任论”又随着美国政要的相继访华应运而生.对中国迅速发展的认知由“威胁”到“责任”的转变,是美对华战略层面变更,还是仅为战术方针调整;是美对华表示善意的真实体现,还是对华制约的另类手段等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审慎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钱其琛副总理访美为中美关系带来契机。然而,由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美国将在日内瓦国际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由于每年4月美国国会要讨论向台湾出售武器……中美上空仍有一些散不去的阴云。尽管阴云仍在,中美学者都想引用邓小平的话:太平洋曾经是双方交流的障碍,但现在已经变成了连接双方友谊的纽带。在中美关系中,我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本不该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土台湾被美国当做其国际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来摆布,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台湾分离主义势力试图扩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在合作的氛围因势利导应对挑战,2010年则以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应对挑战。如果说美国政治好比一列由总统驾驶、国会掌舵和最高法院后厢督导的政治列车,中期选举就好比四年期间的一次靠站检查或者停车加油。2010年是奥巴马当选总统两年的中期选举年,将会有435名众议员、36名参议员和39名州长和海外自治领的行政长官面临选举。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期选举挑战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合作的氛围因势利导应对挑战,2010年则以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利益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模式日趋多元化。美国的利益集团作为美国政治体制的产物,也是当今美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美国的对华外交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几个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利益集团加以分析,以求认识与了解利益集团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接待了包括前总统卡特和布什、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在内的一批美国政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就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中美关系发表了看法。本文辑录部分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总的来说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项美国国会通过的、随即由美国总统签署的1979年4月10日《与台湾关系法》,就对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起着干扰和破坏的作用。在中美建交之时,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尚未与大陆实现统一,回到祖国怀抱。美国人民要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国会为此要制定某种合理的有关法律,本来是可以考虑和得到理解的。但是,这一切都必须符合双方建交达成的谅解、符合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而《与台湾关系法》恰恰在很多方面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干涉中国内政该法第二条(乙)款(四)项载道,美国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  相似文献   

11.
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与两国关系具有相关性,媒体报道以正面居多时,两国交往密切,媒体报道以负面居多时,两国关系紧张。同时,本文总结了媒体报道对两国关系的作用机制,认为媒体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美国的对华政策,而是通过公众舆论间接地作用于政府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学者眼中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也是研究的热点,他们的观点或许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2,(17):3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年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于8月15日~17日在长春举行。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以来40年间,美国对外战略的历次转变,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抗苏、冷战结束时的全球战略转变、9.11事件后反恐优先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战略调整,以及2011年以来的战略再平衡或称"重返亚洲"战略等,无一不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所表达的既不是什么理论体系,也不是什么政治宣言,更不是什么政治运动,而是横行美国政坛长达五年之久的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从1950—1954年,在麦卡锡主义姿肆美国期间,美国可谓处于一个黑暗的历史时期——“麦卡锡时代”。在这一不正常的时代里,反共反民主的政治迫害十分猖獗,人人自危的猜疑、恐怖气氛笼罩了整个美国;“人们怕共产党,同样地怕被称为共产党。被称为共产党犹如被称为女巫,就是没有办法证明你不是的。任何人都可能因误解和怨恨而丢掉工作或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成千上万的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迫害。同时,它还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内乱,涉及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安危。由此可见,麦卡锡主义对美国的内政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那么,它对于美国与“共产党中国”之间的关系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越南战争扩大化和美国最后不得不从越南脱身对中美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越南战争直接导致并加深了中美间的持续对抗;结束越南战争、解决越南问题又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基础,它促进了中美两国间的缓和.  相似文献   

16.
回顾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经历的起伏跌宕,我们会发现,中美关系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对华认识的影响。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视新中国为洪水猛兽,禁止与中国的一切经贸往来,中美之间形成全面对抗的局面。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苏联东欧国家不同,可以联华抗苏。在此期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斯诺(1905~1972),是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苦难深重的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3年。中国解放后他又三次访问新中  相似文献   

18.
<正>7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的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期间,本刊记者遇到了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陆伯彬(ROBERT S.ROSS),对他进行了专访。陆伯彬是美国战略学界知名的中国通之一,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侧重于安全问题,著有《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一书。世界知识出版社曾于2012年12月出版他参与主编的《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一书。早在2005年,陆伯彬就提出运用现实主义政策管理中美关  相似文献   

19.
正周边外交需要思考的问题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对今天的中国周边外交,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中国的主要对手是谁?或者说,影响中国发展的主要对手到底是谁?谁有能力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才能对周边外交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第二,怎样处理中日关系?我认为,中美日这三角关系是互动的。中日关系越近,中美关系就越近;中日关系越远,中美关系就越远。道理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美国研究,至少可以上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晚清时期的“开眼看世界”思潮。自那以后,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近20多年,美国研究现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